结合新大学实际 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来源 :北京教育·高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生产、传播、应用新知识、新思想的重要基地,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起着基础性、战略性的作用。由原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原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提高人才队伍的科研能力和取得标志性成果为目标,切实营造创新环境,着力加强学科建设,坚持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积极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国家特别是首都建设发展的贡献率。学校近3年以第一完成单位连续获得四项国家科技奖励,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高等级课题立项、专利授权、获奖成果、发表论文与出版专著数量屡创新高,科研工作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以营造和谐创新环境为抓手,激励科技创新
  
  组成新大学的原两校均具有长期隶属行业管理的办学历史,一直非常重视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科研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基础。北京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优化首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作出组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的重要决策,扩大了学校的学科覆盖面,为学校科技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学校在电子信息、现代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以及知识管理与技术经济等领域具有的特色和优势,与国家高度重视先进制造业和信息产业发展,以及首都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电子信息产业和振兴现代制造业的方向十分契合,使学校科技创新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新大学切实树立机遇意识,通过制定规划、创新机制、优化配置、构建平台、营造环境、激活潜能,努力开创科研工作的新局面。
  2004年,新大学筹建之初即明确了以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为重点,增强在行业和国防军工领域的特色与优势,面向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科研工作方针,确定了“抓横促纵、抓大带小,以点带面、重点突破,建设基地、快速发展”的科研工作思路,形成了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服务国计民生的科研工作价值取向。学校先后制定了科技工作奖励、科研编制核定、科研机构设置与管理等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政策措施,建立了“以学科为导向”的人才选拔机制和“专业素质、教学技能、实践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了人才激励机制和职务聘任、分配制度,进一步调动了教师开展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校充分利用上级主管部门多年来持续投入的专项建设经费,支持科研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的条件建设,逐步形成了以重点实验室为龙头、科研机构为骨干、课题组为基础,科技创新平台为支撑的科研工作体系,年科研经费从合校之初的不足1,000万元提高到目前的5,000万元。
  新大学积极培育大学精神,“勤以为学、信以立身”的校训精神已经深入人心,“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争先创优、挑战自我”的校园精神已逐渐形成。在科学研究领域,学校不断凝练创新文化,倡导和弘扬为探索知识、追求真理而埋头苦干、勇于奉献的科研精神和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营造尊重科学、尊重人才、宽松包容、团结互助的学术环境。学校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的团队事迹进行了重点宣传,召开表彰大会,对获奖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在校内外媒体加强专题报道,既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又使师生深受激励和鼓舞,很多教师纷纷以获得高水平成果的团队为榜样,积极开展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争先创优”的氛围日益浓厚。例如,获得2008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张福学教授先后完成了数十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防科研等项目,获批30余项国内外发明专利,先后获得3项国家发明奖、20余项省部级和行业科技奖励。张福学教授一贯淡泊名利、不善言辞,但他说的“创新是一辈子的事。要想有所发现和发明,首先应有宽广的基础知识;成果只有转化为生产力,才有价值和影响力”,已经成为校园名言。
  新大学积极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学校制定了“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基金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建立了本科生基金项目工作体制;通过举办“一二·九”科技节、网络文化节,以及大力支持学生科技活动社团,为学生科技创新搭建广阔舞台;通过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竞赛和学科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其实践能力。近年来,学校有1,000多名学生获得各级学科及科技竞赛奖励,其中在2009国际Robcup机器人公开赛中获得中国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七的好成绩,在第三届Honda节能竞技大赛中获得最佳技术奖。
  
   以加强学科建设为主要着力点,注重集成创新
  
  学科建设是实现高校科技创新的关键。新大学以院系设置与学科专业调整为契机,按照“优化体系、整合资源、凝练方向、寻求突破”的总体原则,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科发展前沿为导向,着眼于首都和行业需求,立足学校定位与发展目标,强化优势学科,扶持新建学科,培育新兴学科,鼓励学科交叉、渗透与融合,进一步提升了新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一是凝练学科方向,科学规划学科体系。学校根据国际、国内研究前沿和国民经济建设以及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调整学科结构,凝练学科方向,不断提升学科的整体实力,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现代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知识管理和技术经济等学科为主要特色和优势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不断引导、发现和培育具有发展潜力的交叉学科、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合并组建以来,学校新增一级学科硕士点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个,取得了法学和理学硕士点的突破;新增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授权领域达到5个;新增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4个。二是优化人才结构,提升学术团队的整体素质。学校以学科需求为导向,加快培养和引进学科、专业和课程的带头人;强化教师培训,通过“人才强校工程”等项目带动、支持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对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管理,重视与重点大学合作,促进博士生导师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合并组建以来,学校聘任两名“双聘院士”、1名外籍终身教授;新增市属高校学科首席专家岗位1个、学术创新团队9个,高层次人才1人、拔尖创新人才12人、优秀中青年骨干人才86人;高级职称人数增加45.2%,具有博士学位人员增加4.5倍,硕士生导师和兼职博士生导师分别增加两倍和1倍。三是整合资源,构建学科基地和工作平台。学校整合现有的科研、教学实验室以及校外教学、科研基地,构筑学科基地和工作平台;促进科研实验室与教学实验室有机结合,实现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充分利用专项建设经费的支持与导向作用,为学科发展提供先进技术和装备。建成了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两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新增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1个、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重点实验室两个。
  学校以整合各学科专业的力量为主要着力点,发挥自身优势,探索出一条原创加集成创新的科研发展之路。“集成创新”即内部凝聚,外部联合。内部凝聚就是在一线教师多年研究已经取得初步或比较成熟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整合学校各学科专业的力量,通过集中攻关突破瓶颈,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科学研究的层次和水平。外部联合就是在充分了解国际国内科研成果的背景下,进一步加强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的沟通与联系,合作申报、研究重大课题,共同研发技术产品,不仅要取得理论创新,而且还要能够进行产品开发,推进产业化,努力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
  
   以科技成果产业化为主要目标,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
  
  产学研用相结合是高校服务社会的要求,是高校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能够为高校的学科建设、教学和科研、科研管理体制、科技平台等提供正确的导向和强大的发展动力。学校树立“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思想,紧贴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先后获得的4个国家科技大奖都是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建设、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创新成果。
  2007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项目,面对国外产品占据我国高中档仪器大部分市场的被动局面,创建了一种可兼容、可扩展、可升级的开放式柔性研发平台体系,对促进我国现代仪器和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具有重要作用。研制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仪器装备及产品应用部门涉及机械、环保、国防、航天、材料、石化等多个行业。2008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某国防项目,成功研制出了新型传感器,系列产品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广泛应用于航空、车辆、舰船等军事领域及工业自动化等的稳定和控制系统,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某杀手锏武器就批量列装了该项目相关产品。200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项目,有效解决了消费类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样品的拆分,和以前处理方式中国际上最难达成共识的难点问题。项目成果在海尔、美的、TCL等80多家企业进行了示范推广应用,在保障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食品安全保障中发挥了特殊作用,直接应用产品超过600万件,产值超过11亿元,并建成了由30家实验室组成的检测示范实验室基地。200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项目则以理论研究成果为核心技术,自主研发了生物医学检测仪器6个系列12类产品,所有产品均通过国家相关机构检测认证并进行了大规模生产,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部分产品完全替代进口,用户年创经济效益近20亿元。其中该项目研制出的一款产品售价为4万元~5万元,在国内没有掌握生产技术之前,该产品市场销售价格达到70多万元。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为民族产业、民族品牌提供了核心竞争力。目前,在国内应用该项目研制仪器的医院已经有3,800多家,产品销售额5年累计4.1亿元。
  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进一步激发和提升了广大教师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内动力,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与实践能力,为学校强化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学校科研经费有相当数量固化为实验仪器设备,研究成果充实、更新了实践教学内容;通过加强与有关企业单位的合作,扩大了学校与生产、设计、经营一线的联系,为学生参与工程训练、社会实践创造了更多的机会。所有这些,都进一步强化了学校“突出务实精神、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特色。
  与此同时,学校成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首批6家股权激励试点单位之一。大学科技园建设顺利通过了北京市评审,通过了北京市工程技术中心和数字化校园示范校评审,这些都为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科技初创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服务首都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科技园自筹建以来,推广应用了学校多项科技成果:中文信息处理研究中心研制开发的“TRS全文信息管理系统”研究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搜索引擎,作为科技园一家企业的拳头产品,已经被新华社、国家专利局等单位广泛采用;信息获取与检测实验室完成的国家“863计划”项目—膜电位角传感研究系列成果,已经应用于10余项国防重点工程中;自动化实验室完成的加速度测量装置等系列成果也已应用于多项国防、军工重点工程。学校科技园将依托中关村科技园区强大的政策与环境优势,把先进仪器制造和自主软件开发作为重点建设领域,全力建设一个既能对中关村科技园区形成有利补充,又具有学校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提供良好的平台。
  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学校的科研工作将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与综合实力,保持科学研究持续上规模、上层次,力争在承担国家级项目、取得原创性成果、提高科研贡献率等方面再上新台阶,为实现学校确定的“在电子信息、现代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知识管理与技术经济等领域的优势与特色更加突出,综合办学实力稳居北京市属高校前列,并早日达到国内同类高校的一流水平”发展目标提供巨大推力,为北京创新型城市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王 成]
其他文献
在中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包装已正在成为包装业的共识和主流.中国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如何进一步利用法律法规来指导包装行业的发展.包装行业也在相应地研究共建立和完善国
压力容器是现代工业生产中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的器件,由于生产领域、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压力容器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故障和问题.例如,在石油化工领域和
企业内部治安保卫工作是否有效不仅会对社会整体治安管理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关乎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将对企业内部治安管理进行深入探讨,指出现阶段企业治安保卫工作所面临
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攻防体验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套路攻防的实用性进行体悟和研究.研究认为:武术套路绝非“花拳绣腿”、“中看不中用”,相反,其具备了丰富、精妙且能攻善守
自党中央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来,我国文化市场呈现出越来越繁荣的发展态势.作为文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物市场也日趋活跃,但在活跃的背后,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不断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这白薯我给你看着北京人凡事都好讲个理儿。前不久,我所在的小区里搬来一家新住户,免不了要收拾房子搞装修,结果弄脏了楼道和对面邻居家的门。被弄脏门的那家不干了,和新住户
我们的身体经常会出现耳鸣、打嗝以及手脚发麻等现象,通过这些可以了解到我们身体健康的一些隐形信号。那么你能够读懂它们正真的含义吗想要尽快地解决这些小问题,下文可以帮
纵观这一阶段银行业金融创新,无论是创新的数量、质量,还是深度,都较以往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金融创新还需要以高效、健全和切合实际的金融监管法制体系
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力量的提升,我们越来越重视国家多元文化知识的学习,认为劳逸结合的学习方法,才能够有效的提高人们对知识的了解效率,提高我们国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