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工程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施工质量代表着建筑施工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施工实践,提出了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措施,以促进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as a special product,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represents the overall level of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By analyzing factors that affecting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and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this article propos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 引言
建筑产品体量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生产要求复杂、施工环节多,并且各施工环节之间紧密相扣相连,每一个施工环节成果都是下一个施工环节的基础。同时建筑产品是一次性产品,具有单件性,一经建成便不能更换,最为突出的是建筑质量和使用者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紧密挂钩。然而当前建筑施工质量却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其质量安全隐患成为热点话题之一。因此,只有加大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力度和强度,抓好与建筑施工有关的每个环节,将管理措施落实到实处,才能最大限度的确保施工质量以及使用者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才能为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1.1 施工管理、操作人员因素
人是建筑施工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是工程质量保证的控制者,施工过程中人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好坏。在建筑施工中由于施工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差,不到位,不认真负责,专业技术水平不过硬,现场操作人员工作经验少,或未参加过相关的技能培训,在操作中不注意关键细节而造成人为的失误等这些原因都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中如项目技术负责人没有深入施工现场,跟踪服务、指导、督促不到位,施工员、质检员专业技术水平不过硬,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等。建筑施工行业是一个流动性比较大的行业,各施工企业内部新工人比较多,建筑市场的建筑工人主要来自农村,且大多数未参加过技能岗位培训或未取得有关岗位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无法按照设计与施工图纸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建筑工程的规范性施工。
1.2 施工材料因素
工程施工所用原材料是形成工程实体的原料,也是工程质量形成的基本要素。好的施工的材料是决定工程的最终质量,原材物料不按质、按量供应和使用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原因,由这方面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也比较常见。例如使用不合格的钢材、使用的砂子杂质含量大、不按要求使用砖块、水泥强度不够、防水和内墙装饰涂料质量差、预制楼板灌缝时所选用碎石的粒度不按国家标准、抹灰用砂含泥量不达标、饰面砖外形规格不整齐、石膏板质量低劣等,都对工程质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1.3 施工设备因素
从机械设备的角度来看,机械设备的好坏在运行过程中对工程质量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整个施工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的行业整体来看,机械设备落后以及不配套的现状,给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带来很大的影响。许多企业为了收缩开支,采购质量稍差的设备工具,使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能达到预定的功效,不仅增加了维修成本,同时也耽误了工期,有的施工单位则不分昼夜使设备运转,加班加点的强大耗损也降低了设备的生产效率和生命周期。
1.4 施工方法因素
施工方法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原因之一。施工过程的方法是指在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等。在这一因素中,难免会遇到问题,比如制定了施工组织设计却不能严格的执行,没有对可能发现的问题进行有效预防,不注重施工过程的管理和质量控制。施工方案是否正确也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三大目标(进度、质量和投资)能否顺利实现。因此,在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从组织、管理、技术、工艺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综合考虑,这样才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施工成本。
1.5 施工环境因素
建筑施工的质量深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气候情况、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向风力等不可抗拒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施工质量。虽然人为措施可以大大减少环境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比如避开风口、滑坡、地震群选址,可增强建筑的牢固性,不在严寒时冬季施工也可提高施工质量。然而建筑管理者對施工环境因素不够重视,没有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对建筑质量影响的重要程度,为了缩短工期或者降低施工成本,冒险施工。由此通过人为措施来降低环境影响施工质量的程度大大缩水,使得施工质量受到环境因素的侵害。并且建筑施工一环紧扣一环,每一个施工环节成果都是下一个施工环节的基础,由此恶性循环施工,势必为将来带来无穷的质量及安全隐患。
2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措施
2.1 施工现场人员管理
首先应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施工人员必须树立五大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并重的综合效益观念;其次是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素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都应具有较强的进行质量规划和目标管理的能力;组织施工和进行技术指导的能力,以及识别质量和检查质量的能力,生产人员则应当具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则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能以出色的服务,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与此同时还应落实完善质量监督机制,建立监督人员的持证上岗和定期培训制度,打造一支技术精良的质量监督队伍,使其具有较强的技术判断能力和行政执法水平,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等,保证工程质量。
2.2 施工现场材料及设备管理
在整个工程施工质量中,材料的质量是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是工程质量得以保证的基础,因此必须对材料的质量进行监控管理。在施工作业之前就要对所有的进场材料物资执行严格的检查验收,把好质量关。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控制材料设备性能、标准与设计文件的相符性;②控制材料设备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检验测试指标与标准要求的相符性;③控制材料设备进场验收程序及质量文件资料的齐全程度等;④控制不合格材料、设备的处理程序。不合格材料设备必须进行记录、标识,及时清退处理或指定专管,以防用错;不合格品不得使用。已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施工企业,施工现场材料设备质量控制,应按照质量程序文件规定,贯彻执行封样、采购、进场检验、抽样检测及质保资料提交等一系列明确规定的控制标准,报验合格的材料方能使用。对易碎、易潮、易变形、易污染的物品,在运输、堆放、安装过程等环节也须进行监控。
2.3 施工技术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产品具有多样性和单件性特点,导致施工技术工作带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案性特点,它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工作的中心环节是:(1)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各项技术准备工作;(2)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协调、控制调整和检查,坚持通过以试验检测数据评定工程质量;(3)做好施工技术标准。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施工技术方法是实施施工技术标准的具体手段。施工技术方法包含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而施工技术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部分,它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效率、质量、工期和技术经济效果,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施工技术方案的制定工作。施工技术方案应符合工程承包合同技术规范的要求,体现设计意图,要求做到技术工艺先进、经济合理,能保证工期、质量和安全。制定方案时必须结合项目现有资源和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施工方法、选择施工机械、安排施工顺序,衔接配合组织流水作业,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等,并在工程施工前或在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制定。在施工总体技术方案确定的前提下,各分部分项施工展开之前还必须结合具体施工条件进一步深化和进行具体操作方法的详细交底。对设计文件和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会同有关单位或部门协商解决并取得书面认可依据。
对施工技术方法的控制,还可以采取建立质量控制点的方法,即在全面正确地分析工程特征、技术关键及环境条件等到资料的基础上,把一些难点问题、薄弱环节、关键操作、经验不足事项等列为重点控制,建立质量控制点,进行专项落实和跟踪控制。另外必要时还可邀请专家咨询论证,或进行专项技术方案事前试验验证。对于气候不稳定地区的施工,项目部还要预测气象、水文、地质等到环境因素对施工不利的影响,并制定应对措施。
2.4 生产制度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还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度,并落实个人责任。施工中对每一道工序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需管理到位。首先,要根据施工队伍的自身特点和项目施工的条件限制,确定最终的质量目标和关键作业内容。然后,结合确定的质量部门和关键作业内容编写专项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制定专项的质量保证计划和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做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在落实专项的质量保证计划和具有针对性管理措施的工作中,需加强质量检查力度,对检查结果要综合条件定量分析,得到結果。最后,通过工程实践经验与此结果结合再分析,确定最终的结论和质量保证管理措施。
同时,应加强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应抓住目标制定,目标展开和目标实现三个环节。施工质量目标的制定,应根据企业的质量目标及控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经验的新施工产品、以及用户的意见和特殊的要求等,其中同类工程质量通病是最主要的质量控制目标;目标展开就是目标的分解与落实;目标的实施,中心环节是落实目标责任和实施目标责任。各专业、各工序都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管理,从各个侧面发挥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作用,从而使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2.5 施工环境的控制
施工环境和气象因素是不可控的,但可以采取最大限度的人为预防措施。第一,建筑工程的项目部要进行相应的收集整理,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各种气候及环境因素。第二,针对所收集的信息,要进行科学地分析管理,对于灾害信号,要发出预警,以便合理安排工程进度。进行科学准确地信息预测以及预防,可以极大地避免建设环境因素带来的灾害,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3 结 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决定其安全性能的关键,因而要实现建筑性能及效益则应科学有效的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并应充分认识到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涉及多个专业的系统工程,要实现有效的质量控制则应采取科学的方法来提高施工管理素质,不断分析和改善技术和管理措施方可有效的保证建筑施工质量,更好的体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高海静,张闯.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2012(19):92-96.
[2]吴勇辉.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控制[J].企业导报,2012(11):68-69.
[3]李宝茹.谈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J].科技信息,2012(21):353-354.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as a special product,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represents the overall level of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By analyzing factors that affecting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building engineering, and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this article propos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Key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 引言
建筑产品体量大、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生产要求复杂、施工环节多,并且各施工环节之间紧密相扣相连,每一个施工环节成果都是下一个施工环节的基础。同时建筑产品是一次性产品,具有单件性,一经建成便不能更换,最为突出的是建筑质量和使用者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紧密挂钩。然而当前建筑施工质量却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质疑,其质量安全隐患成为热点话题之一。因此,只有加大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力度和强度,抓好与建筑施工有关的每个环节,将管理措施落实到实处,才能最大限度的确保施工质量以及使用者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才能为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1.1 施工管理、操作人员因素
人是建筑施工活动过程中的主体,是工程质量保证的控制者,施工过程中人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好坏。在建筑施工中由于施工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差,不到位,不认真负责,专业技术水平不过硬,现场操作人员工作经验少,或未参加过相关的技能培训,在操作中不注意关键细节而造成人为的失误等这些原因都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中如项目技术负责人没有深入施工现场,跟踪服务、指导、督促不到位,施工员、质检员专业技术水平不过硬,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等。建筑施工行业是一个流动性比较大的行业,各施工企业内部新工人比较多,建筑市场的建筑工人主要来自农村,且大多数未参加过技能岗位培训或未取得有关岗位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无法按照设计与施工图纸的规定和要求进行建筑工程的规范性施工。
1.2 施工材料因素
工程施工所用原材料是形成工程实体的原料,也是工程质量形成的基本要素。好的施工的材料是决定工程的最终质量,原材物料不按质、按量供应和使用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原因,由这方面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也比较常见。例如使用不合格的钢材、使用的砂子杂质含量大、不按要求使用砖块、水泥强度不够、防水和内墙装饰涂料质量差、预制楼板灌缝时所选用碎石的粒度不按国家标准、抹灰用砂含泥量不达标、饰面砖外形规格不整齐、石膏板质量低劣等,都对工程质量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1.3 施工设备因素
从机械设备的角度来看,机械设备的好坏在运行过程中对工程质量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整个施工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的行业整体来看,机械设备落后以及不配套的现状,给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带来很大的影响。许多企业为了收缩开支,采购质量稍差的设备工具,使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能达到预定的功效,不仅增加了维修成本,同时也耽误了工期,有的施工单位则不分昼夜使设备运转,加班加点的强大耗损也降低了设备的生产效率和生命周期。
1.4 施工方法因素
施工方法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原因之一。施工过程的方法是指在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等。在这一因素中,难免会遇到问题,比如制定了施工组织设计却不能严格的执行,没有对可能发现的问题进行有效预防,不注重施工过程的管理和质量控制。施工方案是否正确也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三大目标(进度、质量和投资)能否顺利实现。因此,在制定和审核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从组织、管理、技术、工艺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综合考虑,这样才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施工成本。
1.5 施工环境因素
建筑施工的质量深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比如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情况、气候情况、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向风力等不可抗拒的因素都会影响到施工质量。虽然人为措施可以大大减少环境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比如避开风口、滑坡、地震群选址,可增强建筑的牢固性,不在严寒时冬季施工也可提高施工质量。然而建筑管理者對施工环境因素不够重视,没有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对建筑质量影响的重要程度,为了缩短工期或者降低施工成本,冒险施工。由此通过人为措施来降低环境影响施工质量的程度大大缩水,使得施工质量受到环境因素的侵害。并且建筑施工一环紧扣一环,每一个施工环节成果都是下一个施工环节的基础,由此恶性循环施工,势必为将来带来无穷的质量及安全隐患。
2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措施
2.1 施工现场人员管理
首先应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念,施工人员必须树立五大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并重的综合效益观念;其次是加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素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都应具有较强的进行质量规划和目标管理的能力;组织施工和进行技术指导的能力,以及识别质量和检查质量的能力,生产人员则应当具有精湛的技术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服务人员则应做好技术和生活服务,能以出色的服务,间接地保证工程质量;与此同时还应落实完善质量监督机制,建立监督人员的持证上岗和定期培训制度,打造一支技术精良的质量监督队伍,使其具有较强的技术判断能力和行政执法水平,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等,保证工程质量。
2.2 施工现场材料及设备管理
在整个工程施工质量中,材料的质量是有着直接的关系,也是工程质量得以保证的基础,因此必须对材料的质量进行监控管理。在施工作业之前就要对所有的进场材料物资执行严格的检查验收,把好质量关。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控制材料设备性能、标准与设计文件的相符性;②控制材料设备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检验测试指标与标准要求的相符性;③控制材料设备进场验收程序及质量文件资料的齐全程度等;④控制不合格材料、设备的处理程序。不合格材料设备必须进行记录、标识,及时清退处理或指定专管,以防用错;不合格品不得使用。已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施工企业,施工现场材料设备质量控制,应按照质量程序文件规定,贯彻执行封样、采购、进场检验、抽样检测及质保资料提交等一系列明确规定的控制标准,报验合格的材料方能使用。对易碎、易潮、易变形、易污染的物品,在运输、堆放、安装过程等环节也须进行监控。
2.3 施工技术管理
由于建筑工程产品具有多样性和单件性特点,导致施工技术工作带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专案性特点,它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工作的中心环节是:(1)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各项技术准备工作;(2)注重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协调、控制调整和检查,坚持通过以试验检测数据评定工程质量;(3)做好施工技术标准。
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施工技术方法是实施施工技术标准的具体手段。施工技术方法包含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而施工技术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部分,它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效率、质量、工期和技术经济效果,因此,必须高度重视施工技术方案的制定工作。施工技术方案应符合工程承包合同技术规范的要求,体现设计意图,要求做到技术工艺先进、经济合理,能保证工期、质量和安全。制定方案时必须结合项目现有资源和工程实际情况,确定施工方法、选择施工机械、安排施工顺序,衔接配合组织流水作业,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等,并在工程施工前或在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时制定。在施工总体技术方案确定的前提下,各分部分项施工展开之前还必须结合具体施工条件进一步深化和进行具体操作方法的详细交底。对设计文件和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会同有关单位或部门协商解决并取得书面认可依据。
对施工技术方法的控制,还可以采取建立质量控制点的方法,即在全面正确地分析工程特征、技术关键及环境条件等到资料的基础上,把一些难点问题、薄弱环节、关键操作、经验不足事项等列为重点控制,建立质量控制点,进行专项落实和跟踪控制。另外必要时还可邀请专家咨询论证,或进行专项技术方案事前试验验证。对于气候不稳定地区的施工,项目部还要预测气象、水文、地质等到环境因素对施工不利的影响,并制定应对措施。
2.4 生产制度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还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责任制度,并落实个人责任。施工中对每一道工序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需管理到位。首先,要根据施工队伍的自身特点和项目施工的条件限制,确定最终的质量目标和关键作业内容。然后,结合确定的质量部门和关键作业内容编写专项的施工组织设计,并制定专项的质量保证计划和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做好各项技术交底工作。在落实专项的质量保证计划和具有针对性管理措施的工作中,需加强质量检查力度,对检查结果要综合条件定量分析,得到結果。最后,通过工程实践经验与此结果结合再分析,确定最终的结论和质量保证管理措施。
同时,应加强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应抓住目标制定,目标展开和目标实现三个环节。施工质量目标的制定,应根据企业的质量目标及控制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没有经验的新施工产品、以及用户的意见和特殊的要求等,其中同类工程质量通病是最主要的质量控制目标;目标展开就是目标的分解与落实;目标的实施,中心环节是落实目标责任和实施目标责任。各专业、各工序都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管理,从各个侧面发挥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作用,从而使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2.5 施工环境的控制
施工环境和气象因素是不可控的,但可以采取最大限度的人为预防措施。第一,建筑工程的项目部要进行相应的收集整理,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各种气候及环境因素。第二,针对所收集的信息,要进行科学地分析管理,对于灾害信号,要发出预警,以便合理安排工程进度。进行科学准确地信息预测以及预防,可以极大地避免建设环境因素带来的灾害,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3 结 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决定其安全性能的关键,因而要实现建筑性能及效益则应科学有效的实施质量控制管理,并应充分认识到施工质量管理是一项涉及多个专业的系统工程,要实现有效的质量控制则应采取科学的方法来提高施工管理素质,不断分析和改善技术和管理措施方可有效的保证建筑施工质量,更好的体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高海静,张闯.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J].企业技术开发,2012(19):92-96.
[2]吴勇辉.如何加强建筑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控制[J].企业导报,2012(11):68-69.
[3]李宝茹.谈如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J].科技信息,2012(21):35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