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支撑喉镜联合切除声门难以暴露声带息肉的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cu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鼻内镜联合支撑喉镜切除声门难以暴露的声带息肉的疗效.方法 选择应用支撑喉镜直接暴露声门困难患者36例,其中位于声带前1/3处24例,位于声带前联合处12例;联合使用鼻内镜手术,通过调整鼻内镜旋转视野及角度达到暴露完全声带全程,切除声带息肉.结果 4例发现术后第2天咽部轻度擦伤,对症处理后擦伤消退.无舌体损伤、门齿脱落、颈椎损伤等严重并发症.36例随访6~ 12个月,33例在术后1周达到治愈标准,余3例进一步治疗后治愈.结论 鼻内镜支撑喉镜联合切除声门难以暴露的声带息肉疗效满意,适用于颈部活动受限、颈部粗短、喉体较高患者。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与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晚期结直肠癌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42例采用雷替曲塞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B组48例采用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4例,稳定14例,进展12例,总有效率为38.1%(16/42);
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LID)是帕金森病患者长期使用多巴胺治疗引发的一种不良反应。突触后相关受体的调节、传导功能的异常与LID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其活动水平的异常变化可导致靶点的突触可塑性发生改变,从而诱发LID或加重LID患者的病情。本文就LID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精准干预突触后相关受体以期降低LID发病率,为LID提供新的干预策略。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中发生后囊破裂人工晶状体一期植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346例(381眼)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术中发生晶状体后囊破裂21眼,其中18眼一期植入后房人工晶状体,3眼未植入人工晶状体,观察后囊破裂人工晶状体一期植入病例的并发症及术后3月视力.结果 一过性眼压升高3眼(16.67%),角膜水肿16眼(88.89%),人工晶状体轻度偏位2眼(11.11
为探讨皮肤瘙痒评估表的临床运用.根据在院痒疹患者生活质量评价,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引用南通大学四项目瘙痒评估(FIIQ量表)信效度评价,经过改良,制作瘙痒评估量表,对瘙痒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