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礼俗面面观

来源 :大学·思政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348386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酒,渗透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贯穿于相聚、团圆、送别等场景,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形成了独特的饮酒礼俗。那么,古人在饮酒时有什么讲究呢?
  酒为礼而设,因此饮酒首先要讲究喝酒的礼仪,即“酒德”。“酒德”一词最早见于《尚书·周书·无逸》:“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在周代,酒被视为德行缺损、丧邦亡国的罪魁祸首,周代统治者总结殷商的教训,因此倡导饮酒者要有德行,不能像商纣王那样败坏德行、沉湎于酒色。《诗经·小雅·宾之初筵》中也有记载:“既醉而出,并受其福。醉而不出,是谓伐德。饮酒孔嘉,维其令仪。”意思是,宴会中,喝醉了就应离席,这样其他人就不会尴尬;如果喝醉了还不退出,而在酒席上耍酒疯、出洋相,就会败坏品德和声誉;饮酒本是好事情,应当保有好的品行。因此,周朝还设置了“司正”一职,负责监督大家遵守饮酒的礼仪。如果有人喝醉后扰乱秩序,轻则受到呵斥,重则可能会被“依法斩之”。
  与宫廷宴会的肃穆相比,富贵之家的饮酒活动,就要轻松许多。在饮酒前,主人要将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准备好宴会所饮的酒,还要在门口恭迎客人,以示尊重;而客人除了要着装得体,還需准备礼物,表达对主人的感谢。在宴会过程中,除了有歌舞助兴,还会有一些游戏。李商隐诗“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就反映了宴会上的热闹,而其中的“送钩”和“射覆”,正是用来助兴的小游戏。
  和今天一样,在宴饮中,古人也会轮流敬酒。《礼记》中记载,主人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回敬主人叫“酢”,客人之间相互敬酒则叫“旅酬”。不仅如此,具体的敬酒事宜还十分讲究:如果敬酒者的身份高于或长于被敬酒者,则后者回敬时应该离席而拜,以示对敬酒者的尊重;如果是同辈或地位相当的人敬酒,只需半坐席上拜;如果是辈分和地位较低的人来敬酒,那么只需饮酒,不必起身。此外,敬酒时还需满杯,如果被敬的人不喝或者不满杯,都是一种不尊重。《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记载,一次酒会上,得势的武安侯敬酒时,大家纷纷离席而拜;而不得势的魏其侯敬酒时,大部分人却半坐在席上,只略微欠身;因为犯错而被罢官的灌夫敬酒时,也有多数人不起身,甚至有人“不能满觞”。多么细微的敬酒之别,却真实地反映了世态炎凉。
  先秦时期,由于生产力、自然条件的限制,相比于权贵,民间百姓饮酒的机会并不多,他们大多数只能在婚丧宴席或节日时饮酒,作为平日艰苦生活的滋补。为了调节百姓的生活,逢重要节日(如新年)或重大喜事(如战争胜利、天子登基)的时候,朝廷也会赐下美酒和肉食,让全国上下一起聚饮狂欢,即“大酺”(pú ,表示大规模庆贺)。
  寻常百姓饮酒的机会虽然不多,但也有好处,那就是宴饮上少了很多繁文缛节,能够更加尽情尽兴。《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齐威王召见淳于髡(kūn)赏他喝酒,问他能喝多少,淳于髡回答说自己喝一斗也醉、喝一石也醉,并解释在大王面前喝酒,因为害怕,所以喝一斗便醉了;而参加乡里的宴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握手无罚,目眙不禁……髡心最欢,能饮一石”,即男男女女没有烦琐的礼仪约束,大家开怀畅饮,又有六博、投壶等游戏,因此喝一石才醉。此时,饮酒既能放松心情,又能和睦邻里关系,还能加强国家的凝聚力,正符合儒家追求的和谐社会的政治理想。
其他文献
古文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出处《孟子·公孙丑上》  原文段落(孟子)曰:“……齐人有言曰:‘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今时则易然也。夏后、殷、周之盛,地未有过千里者也,而齐有其地矣;鸡鸣狗吠相闻,而达乎四境,而齐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春秋时期,齐桓公带领齐国崛起,率先成为天下霸主。但在孟子看来,这份功绩远称不上伟大。相比于夏、商、周三
期刊
海涅,除了广为人知的文人身份,他还是一位革命者、反宗教者和瘫痪多年的病人。这些身份使海涅一生与“死亡”命题相伴,并进一步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海涅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诗歌作品都带有浓烈的死亡色彩。因而,了解这些诗歌中的死亡意象,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走近他。  一、恋爱苦闷的吐露  爱,是海涅抒情诗中永恒的主题。有人称海涅的爱情诗中浓浓的抒情意味让德语从此有了诗意,连自称“太阳”的尼采都说:“是海涅使我懂
期刊
海因里希·海涅是继歌德之后德国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成就足以与英国的拜伦、雪莱,俄国的普希金,匈牙利的裴多菲等人相媲美。海涅的诗歌既有充满“玫瑰”和“夜莺”的爱情抒情诗,又有带着“剑”和“火焰”的斗志满满的政治讽刺诗。  外国诗歌阅读一直是诗歌阅读欣赏之中的难点,因为外国诗歌是翻译后的作品,消除了原生语言的韵律节奏美,即便译者的水平非常高超,可能也无法在音韵方面探求审美体验,加上因为地域文化的民族
期刊
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成立:共产主义小组  1920年8月,陈独秀、杨明斋、李达等人经过反复讨论酝酿后,在上海发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  第一个把《共产党宣言》全文传入中国的人:陈望道  陈望道,浙江义乌人,1915年留学日本,1919年6月回国后,任浙江第一师范学校教师,并积极从事新文化运动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陈望道于1919年底完成了《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工作。1920年8月,《共产党宣
期刊
一、吴荪甫:具有两面性的民族资本家  作为《子夜》的主人公,吴荪甫在小说中初登场的时候,茅盾就在一片紧张嚣喧的氛围里,对他进行着力渲染,使读者一看便知,这绝不是一个等闲人物。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茅盾又具体展示了吴荪甫这一人物形象的两面性,他既有进步的一面,也有反动的一面。  作为民族资本家,吴荪甫积极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有着振兴民族工业的热情与抱负,他坚信“只要国家像个国家,政府像个政府
期刊
一、“全景画”式的叙事描写  《子夜》以20世纪3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上海为背景,对当时的中国社会进行了方方面面的描写,从乡村到都市、从底层民众到英雄式的民族企业家,涵盖各个阶级、各个地域,具有现代小说所少有的“全景画”式的特征。  一般说来,史诗型的长篇小说大都采用一种对生活作长河式的纵向描述的叙述方法,时空跨度大,而《子夜》则不同,它截取的是生活中的片段,并且故事的时间跨度只有两个月,但在
期刊
十七  大概是靠近午夜的时刻了吧。笼罩着树林、泉水的暗夜,鸦雀无声,万籁俱寂,人们连呼吸声似乎都没有了,只有夜风发出微弱的声音,一阵阵送来松明的烟味儿。老爷先是沉默着,一动不动地看着这种难以想象的景象,过了一会儿把膝盖向前挪了挪,尖声喊道:“良秀!”  良秀好像回答了些什么,但除了哝哝唧唧的声音,我什么也没有听清。  “良秀,今天夜里我按你的意思,把车子点起火来给你看看!”  老爷这么说,向他左近
期刊
不三不四: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  我们总被父母、老师教导:“别在外面结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这话很好懂,就是说要跟品行好的人做朋友,不要跟品行差的人做朋友。但深究起来,这话也令人费解,难道这人要很“三”或很“四”才算品行好?这里的“三”和“四”到底指什么?  原来,古人认为天为一,地为二。天与地相加则为三,是天地万物这一整体的象征。如老子在《道德经》中的阐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而,
期刊
紫气东来:旧时比喻吉祥的征兆。  春秋末期的函谷关,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是周朝的西大门,北边是黄河,南边是秦岭,过了函谷关再往西,就是当时少数民族居住的蛮荒之地,大多是沙漠、戈壁。  周敬王二十九年(前491)的某一天,当时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向东眺望,发现远处有一团紫气由下而上,腾地而起,看样子这团紫气是向西飘来。  没过多久,从东方国都的方向来了一个骑着青牛要西出函谷关的人,仔细打听才知道,这
期刊
思辨探究  01  《子夜》与《大卫·科波菲尔》都是现实主义作品,但前者更具有理性色彩,而后者不乏浪漫主义的因素。试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思路引导  首先,从写作的目的来看,《大卫·科波菲尔》是一曲对普通劳动人民的颂歌,而《子夜》体现着茅盾的“文学推动社会”的创作观,具有强烈的政治意味和时代色彩。  其次,从写作的内容来看,《大卫·科波菲尔》通过大卫的形象和他一生的命运起伏,主要表现的是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