辙叉用贝氏体钢CCT曲线的测定及其对生产实践的指导

来源 :交通科技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tanmi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验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测定辙叉用贝氏体钢在不同冷速下的连续冷却转变膨胀曲线,根据曲线上的拐点确定相变点;再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不同冷却速度下试样的金相组织,判断各相变点的相变类型,绘制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并利用测得的CCT曲线优化热处理冷却工艺,辙叉产品性能稳定性及实际使用寿命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贝氏体辙叉钢;CCT 曲线;热膨胀法;力学性能;强韧化
  辙叉是铁路轨道结构的关键部件之一,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巨大的交变冲击载荷和接触应力作用,易产生疲劳裂纹,导致剥离掉块等伤损。传统的高锰钢辙叉存在内部铸造缺陷,初始硬度低,使用初期不耐磨等问题,整体使用寿命不高。而贝氏体钢强度高,具有良好的强韧性、耐磨性和抗接触疲劳性,是制造辙叉的理想材料之一[1,2]。近年来随着贝氏体相变理论的不断成熟,国内外道岔市场逐步开始采用贝氏体合金钢来制造固定型辙叉中的心轨和翼轨,并表现出非常好的使用效果;但目前贝氏体钢辙叉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质量不稳定,实际使用过程中寿命离散度较大,这主要是由于辙叉生产过程中热处理工艺控制不合适导致。
  为了进一步优化贝氏体辙叉钢的热处理工艺,提高贝氏体钢辙叉质量及其稳定性,实验中利用Gleeble-3800热模拟机对目前在线使用的一种典型贝氏体辙叉钢进行CCT曲线的测定和绘制,并基于测定的CCT曲线优化产品热处理工艺,使辙叉产品的性能及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实验材料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数,wt.%)见表1。
  1.2 CCT曲线测试方法
  将实验材料加工成标准试样,尺寸见图1。再将测温热电偶焊接在试样的测试部位,通过热电偶直接对试样温度进行监测。
  在Gleeble-3800热模拟机上利用热膨胀法测定贝氏体钢在不同冷却速度下的连续冷却转变膨胀曲线,实验工艺见图2,试样以10℃/s的加热速度加热到900℃,保温600 s再分别以0.02、0.03、0.05、0.08、0.1、0.13、0.15、0.18、0.25、0.3、0.5、0.8、1.5、1.9、2.0℃/s的冷速冷却到室温,记录试样冷却过程中的膨胀曲线,根据曲线上的拐点确定相变点。利用电火花切割机将热膨胀测试后的试样加工成Φ5 mm×
  5 mm的金相试样,经打磨、抛光和4%硝酸酒精侵蚀后制成金相试样;再利用Nikon显微镜观察不同冷却速度下试样的金相组织,确定各相变点的相变类型,绘制CCT曲线。
  1.3 辙叉产品组织及力学性能检测方法
  基于测定的CCT曲线优化辙叉热处理工艺,并对工艺优化先后产品的力学性能及使用寿命进行比较分析,优化前、后的热处理工艺见表2。力学性能测试按照Q/CR595-2017标准中规定的取样位置与检测方法执行;分别在每种辙叉上取3件拉伸试样和6件U型缺口标准冲击样,在摆锤试验机上测定3种辙叉的室温和-40℃的冲击功,硬度测试在洛氏硬度计上进行测试。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测定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及残余奥氏体中碳的质量分数(wt.%),XRD试验测试时X射线扫描速度为2°/min。
  2 实验结果
  2.1 连续冷却膨胀曲线
  试样在连续冷却的过程中发生奥氏体(A)向铁素体(F)、贝氏体(B)或马氏体(M)的转变,由于新旧两相的晶体结构不同、比容也不相同,因此在相变发生时材料的体积将发生变化,膨胀曲线在相变发生的温度处将会出现拐点,根据拐点即可确定材料的相变点。图3(a~d)分别为0.02、0.1、0.5和2.0℃/s冷速下的膨胀曲线,通过膨胀曲线上的拐点可确定相变温度;0.02℃/s冷速冷却曲线上共有5个拐点,0.1℃/s冷速冷却曲线上也有5个拐点,0.5℃/s冷速冷却曲线上共有3个拐点,2℃/s冷速冷却曲线上也共有3个拐点。各拐点对应的相变类型需要进一步结合金相组织分析确定。
  0.02、0.1、0.5和2.0℃/s冷速下膨胀试样的金相组织分别见图4(a~d)。由于实验钢中Si含量较高,Si会抑制碳化物的形成,贝氏体转变不形成碳化物,形成贝氏体铁素体+富碳残余奥氏体或其转变产物(多呈岛状)的混合组织,称之为无碳化物贝氏体。0.02℃/s冷速试样金相组织为F+B,0.1℃/s冷速试样金相组织为F+B,0.5℃/s冷速试样金相组织为B+M,2℃/s冷速试样金相组织为M。根据金相组织可以判定各冷速下发生相变的类型,进而确定冷却曲线上各拐点处的相变类型。利用该方法可测定不同冷速下相变的类型及對应的相变温度,见表3。
  2.2 CCT曲线的绘制
  利用表2中的数据在温度-时间对数坐标上绘出各相变点,同时在温度-时间对数坐标上绘制不同冷速的冷却曲线,再将各个冷却速度下的相变点用光滑的曲线连接并注明相变类型,绘制的CCT曲线如图5所示。
  2.3 临界冷速及相变特征
  由于实验钢中含有比较高的Mn、Si和Cr,并添加了0.4wt.%的Mo,推迟了铁素体和珠光体转变,使实验材料获得高淬透性;同时Cr和Mo还可扩大CCT曲线的贝氏体相变区,促进获得贝氏体组织。从图5可看出,该材料的奥氏体在以不同速度冷却的过程中将发生铁素体转变(A→F)、贝氏体转变(A→B)和马氏体转变(A→M)。在冷却速度小于0.2℃/s时将首先发生奥氏体向铁素体的转变,随着温度的降低未发生转变的奥氏体转变为贝氏体;当冷却速度大于0.2℃/s时,不存在奥氏体向铁素体的转变,奥氏体直接转变为贝氏体或马氏体;当冷却速度大于1.5℃/s时,奥氏体直接转变为马氏体。因此,该实验钢不发生铁素体转变的临界冷速为0.2℃/s,不发生贝氏体转变的临界冷速为1.5℃/s。
  贝氏体的组织形态受冷速影响较大,当冷速较大时贝氏体形态多呈条片状,而当冷速较慢时贝氏体多呈无规则块状或粒状形态,如图4所示。冷速较大时贝氏体铁素体的横向长大受到抑制,贝氏体呈条片状;冷速较慢时贝氏体铁素体无定向长大,最终残留无规则形状“小岛”,贝氏体呈无规则块状或粒状形态[3-5]。   3 CCT曲線对生产实践的指导
  3.1 热处理工艺的优化
  从贝氏体钢辙叉实际使用效果来看,粒状形态贝氏体较条片形态贝氏体有更好的使用效果,粒状贝氏体可以使裂纹扩展发生偏转,增加裂纹扩展路径和阻力,有利于抑制裂纹扩展,提高辙叉使用寿命。因此,在生产实践中更期望获得粒状形态的贝氏体组织,同时要避免组织中出现先共析铁素体。根据测定的CCT曲线可知,为了避免先共析铁素体组织产生,正火冷却过程中高温区冷速要大于0.3℃/s;
  同时,为了得到更多的粒状贝氏体组织,在贝氏体转变温区要以较低的冷速冷却。基于以上测定结果,生产中对正火冷却工艺进行优化以期获得更好的组织和力学性能,采用三阶段冷却工艺:500℃以上以0.3℃/s速度冷却,500℃~300℃以0.05℃/s速度冷却,300℃以下空冷至室温。再将正火后的辙叉在260℃回火5 h,以消除应力和提高材料强韧性。
  3.2 热处理工艺优化前后组织比较
  热处理工艺优化前、后辙叉的组织如图6(a)和(b)所示。热处理工艺优化前组织多呈条片状,仅有少量呈粒状;而热处理工艺优化后组织主要呈粒状,仅有少量呈条片状。图7为热处理工艺优化前后辙叉的XRD图谱,都为铁素体(α)和奥氏体(γ)两类衍射峰。经测定热处理工艺优化前辙叉的残余奥氏体含量(体积分数,vol.%)约为5.65vol.%,残余奥氏体碳含量为1.32wt.%;热处理工艺优化后辙叉的残余奥氏体含量约为8.86vol.%,残余奥氏体碳含量为1.52wt.%。残余奥氏体稳定性一方面受其尺寸、形态影响,另一方面,碳含量是影响奥氏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碳含量越高,奥氏体稳定性越好[6-8]。贝氏体钢中残余奥氏体多以薄膜状、小块状或颗粒状存在,其尺度都在纳米量级,因而奥氏体中碳含量是决定奥氏体稳定性的关键因素。XRD测试结果表明热处理工艺优化后的辙叉中不仅残余奥氏体含量增加,且稳定性提高。
  3.3 热处理工艺优化前后辙叉力学性能比较
  热处理工艺优化前、后辙叉的力学性能见表4。热处理工艺优化后的辙叉的强度和硬度较优化前的辙叉略有降低,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降低76 MPa和56 MPa,硬度降低2 HRc~3 HRc;而韧性显著提高,延伸率由14%提升至20%,断面收缩率由45%提升至62%,室温和低温韧性分别由65 J和44 J提升至88 J和61 J。热处理工艺优化前后辙叉的各项力学性能均满足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于2017年09月05日发布的企业标准Q/CR595-2017的要求,但热处理工艺优化后的辙叉在未明显损失强度的同时使韧性得到显著提高,辙叉的使用寿命(过载量)也从热处理工艺优化前的1.2亿吨提高至2.5亿吨。热处理工艺优化后辙叉组织得到优化,组织中残余奥氏体含量和稳定增加,在变形过程中随着应变增加残余奥氏体逐渐转变为马氏体,产生较强的相变诱发塑性(TRIP)效应[9],提升辙叉韧性和推迟裂纹萌生时间;另一方面,热处理工艺优化后贝氏体组织主要呈粒状,有利于抑制裂纹扩展,提升辙叉寿命。
  4 结论
  (1)利用连续冷却转变膨胀曲线测定了贝氏体辙叉钢的CCT曲线,该辙叉钢具有较好的淬透性,连续冷却转变过程中不发生铁素体转变的临界冷速为0.2℃/s,不发生贝氏体转变的临界冷速为1.5℃/s。
  (2)利用测得的CCT曲线对辙叉生产过程中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优化,设计出在500℃以上快冷,500℃~300℃慢冷,300℃以下空冷的热处理工艺,使辙叉产品的组织和力学性能得到优化,辙叉使用寿命显著提高,达到2.5亿吨。
  参考文献:
  [1]林云蕾,周清跃.辙叉用贝氏体钢的研究进展[J].铁道建筑,2018,58(10):1-4.
  [2]张福成,杨志南,康杰.铁路辙叉用贝氏体钢研究进展[J].燕山大学学报,2013,37(1):1-7.
  [3]方鸿生,白秉哲,邓金海,等.粒状贝氏体组织形态、精细结构及相变[J].金属热处理学报,1982,3(2):76-90.
  [4]白秉哲,方鸿生.低碳合金钢中粒状贝氏体相变[J]. 材料热处理学报,1984,3(2):15-34.
  [5]方鸿生,白秉哲,郑秀华,等.粒状贝氏体和粒状组织的形态与相变[J].金属学报,1986,22(4):283-288.
  [6]Garcí,A-Mateo C,Caballero F G.The Role of Retained Austenite on Tensile Properties of Steels with Bainitic Microstructures[J].MATERIALS TRANSACTIONS,2005,6(8):1839-1846.
  [7]I.B.Timokhina,P.D.Hodgson,E.V.Pereloma.Effect of microstructure on the stability of retained austenite in transformation-induced-plasticity steels[J].Metallurgical &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2004,35(8):2331-2341.
  [8]S.J.Lee,D.K.Matlock,C.Tyne.Carbon diffusivity in multi-component austenite[J].ScriptaMaterialia,2011,64(9):805-808.
  [9]P.J.Jacques.Transformation-induced plasticity for high strength formable steels[J].Current Opinion in Solid State& Materials Science,2004,8(3-4):259-265.
其他文献
摘 要:工程造价控制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对于轨道交通的工程造价控制来说更是如此。在整个规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的整个周期中都需要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而且需要涉及到很多个参建单位,比如建设单位、施工设备的制造商等。所以只有从宏观层面分析和研究,严格把控工程造价的每一个环节,还要了解和掌握哪一些板块和内容会影响造价,确保可以有效控制整个轨道交通工程造价的过程,确保工程造价的效果。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合肥市轨道交通4号线5标区间盾构工程下穿南淝河施工项目为例,在明确现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从重大风险源的分析与应对、穿越段掘进施工多项参数的确定与监控为切入点,分析了施工主要内容,并下穿南淝河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旨在为其他相似项目的施工提供借鉴。  关键词:轨道交通;盾构工程;穿越段掘进  0 引言   对于地铁线路施工而言,由于其设置于地下,所以面对的水文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期刊
摘 要:在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中运用BIM技术对工程成本控制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开展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中应当从转变传统造价管理模式出发,借助造价软件开展造价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通过对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展现BIM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提高造价管理质量。  关键词:BIM技术;公路工程;造价管理  0 前言   在新时代发展下,公路工程开始向着全新方向发展。可以说公路工程属于我国
期刊
摘 要:公路连续配筋混凝土技术是公路施工中常用的一项技术,该技术施工效率高、刚度强能够提升工程的质量所以得到广泛应用。为了对该技术有全面了解本文以某项目实例为研究背景,对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以及质量控制要点进行研究,希望可以给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公路工程;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1 技术优势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PCP)是新兴的技术,主要作用就是消除水泥混凝土路面存在
期刊
摘 要:通过采用组合式可调二衬钢筋定位支架,改变二衬钢筋定位支架安装方式和时间点,消除定位支架与二衬钢筋之间的位置干扰,同时实现二衬钢筋定位支架更轻巧,使用更灵活。  关键词:隧道;二衬钢筋定位支架;安装方式  0 前言   传统二衬钢筋定位支架多采用两根角钢组焊成钢楼梯状,用两根角钢之间的横向杆件焊死作为二衬钢筋层间距定位,在角钢翼板上切口进行二次环向钢筋纵向定位,因重量较重,现场操作空间较小
期刊
摘 要:桥梁施工工程在建筑施工中是较为常见的一个工程,伴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施工桥梁越来越多,那么施工工人的桥梁技术也在不断地学习提升,道路作为国家交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要素,那么桥梁是否可以进行稳定使用,并保证其流畅性是非常重要的。施工人员为了桥梁施工后的质量问题,深思熟虑后,为了让桥梁可以更快的投入到运行中,对如何提升桥梁施工的质量问题也进行了研究,目前施工工人在进行桥梁施工时,将钢纤维混凝
期刊
摘 要:公路工程建設中,路面为重点施工部分,其中以沥青路面较为常见,在现阶段的公路路面形式中占据较大的比重。沥青路面施工环境复杂且质量要求高,为切实提高施工质量,需在施工前组织试验,视实际试验结果合理优化施工技术,生成具有可行性的施工方案。鉴于此,文章则以沥青路面下面层施工为背景,重点围绕其试验路段施工技术展开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沥青路面;下面层;试验路段;质量控制;施工技术   沥青路
期刊
摘 要: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工作一直是国家发展建设的重点,是推动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本文将针对现阶段高速公路隧道通风设计的情况展开探究,希望能够为改善现存的部分问题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高速公路隧道;通风设计;方法  0 引言   当前,一些高速公路施工单位对公路隧道通风工作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尚未制定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以完善公路隧道通风施工。由于高速公路隧道内空气流通不畅,可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構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习近平总书记从生态文明建设高度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论断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将节能减排和污染防治和强化交通生态保护修复列入重点任务,港口和航道等水运工程要以《长江保护法》实施为契机,进一步转变建设理念,不断优化施工方式,提高集约性和环保性。本文遵循自然生态理念和绿色
期刊
摘 要:公路工程建设规模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扩大,与此同时相继有更多的施工单位参与其中,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施工单位需要高度重视工程投标方案的编制工作,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投标方案,由此提高中标的几率。在本文中,则围绕公路工程投标编制方案的相关工作要点展开探讨,以期给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招投标;投标方案   标书编制是招投标全流程中的重点环节,具有复杂化、综合性强、难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