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A在预防住院患者口服药发放护理差错中的探讨

来源 :养生保健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xin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PDA在预防住院患者口服药发放护理差错中的探讨分析,方法按两个院区呼吸内科患者分为对照组(南京路院区)和观察组(后湖院区).对照组由治疗护士根据医嘱单核对,责任护士呼叫患者姓名,双人核对口服药执行单无误后发放给患者.观察组由自动包药机集中分包口服药,药袋在下角有二维码;责任护士听由患者或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或由腕带核识患者身份后,通过PDA扫描药袋二维码和手腕带识别患者及药品信息无误,将药品发放给患者.结果对照组(南京路院区)在口服药发放过程中,PDA提醒药物漏发2例次、剂量少发0例次、剂量多发0例次、药袋信息错误例数为0例次.观察组(后湖院区)在口服药发放过程中,药物漏发5例次、剂量少发3例次、剂量多发0例次、药袋信息错误例数为1例次,对照组显著少于观察组(均P<0.05).结论PDA可以减少人为查对时的惯性思维以及查对不严格导致的护理差错①,确保了护理工作的安全.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汗证在临床杂病中较为常见,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对汗证有详细的论述.马鸿斌主任医师善于脉诊,精于辨证,崇尚经典,擅用古方,将汗证从肾虚湿热辨治用于临床,取得良好的效果.
目的探讨卵巢癌细胞转移与组织、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失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9例行手术治疗的卵巢癌患者的手术标本,其中发生局部或远处转移40例(转移组),无远处或局部转移49例(非转移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卵巢癌组织、癌旁组织和外周血CD4+和CD8+ T淋巴细胞,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干扰素(IFN)-γ
目的 探讨持续吸入高浓度氧(高氧)后,新生大鼠肺组织病理和核因子(NF)-κB与κB抑制蛋白(IκB)α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 足月新生SD大鼠生后12 h内分别持续吸入90%的高氧(实验组)和空气(对照组),于1、3、7、14和21 d动态观察其肺组织病理学改变以及NF-κB p65与IκBα的定位与表达.结果 吸高氧3d时肺组织出现炎性细胞渗出,7d时肺间隔增宽,小肺泡数量减少,14和21d正常
目的系统评价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治疗急性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疗效及出血风险。 方法计算机检索有关数据库截至2017年12月收录的关于NOAC治疗VTE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结局指标包括症状性VTE复发率、全因病死率、大出血发生率或临床相关性非重大(CRNM)出血发生率。应用STATA 13.1软件,采用网络Meta分析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