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嗜血家族”在身边

来源 :知识就是力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eat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炎热的夏天,你以为埋伏在你身边,吸你的血、给你派发大“红包”的只有蚊子吗?当然不是啦!除了蚊子,“吸血鬼”家族还有很多其他成员。下面,我们就一起揭开昆虫界“嗜血家族”的神秘面纱。
  臭虫
  物种档案:臭虫属异翅目(Heteroptera)臭虫科(Cimicidae)。臭虫体小型、扁平、卵形,无单眼,喙3节,前翅仅见1对棕色革片的痕迹。因为它胸部腹面第2、第3对足基部之间,有臭腺挥发区和半月形的臭腺孔发出异味,故名臭虫。臭虫爬过的地方,都会留下难闻的臭味。
  出没地点:中国有2种吸食人血的臭虫:温带臭虫和热带臭虫。温带臭虫生活的适宜温度为28~29℃,在中国分布广泛,向南可至福建厦门-广西桂林一带;热带臭虫最适宜的生活温度为32~33℃,分布在南方诸省,向北可至湖南衡阳-四川成都一带。臭虫白天隐藏在墙缝、床席等处的缝隙中,夜间出来活动。
  恼人的危害:臭虫的若虫和成虫,不分雌雄均吸血。它们吸食温血动物的血液,如人类、鸟类、蝙蝠等,对寄主没有严格的选择性。臭虫不仅扰人睡眠,而且传播疫病。
  跳蚤
  物种档案:跳蚤属蚤目(Siphonaptera),是身体侧扁、无翅的外寄生者。跳蚤体型小而坚硬,体被许多刚毛和刺,触角棒状,腹部10节,后足粗长,跳跃能力极强。成虫羽化至吸血前可以生活一段时间,雌蚤较雄蚤耐饥饿能力强,吸血后的跳蚤比未吸血的弱。一般情况下,雌蚤在吸食正常寄主的血液后交尾,才能产出受精卵。
  出没地点:蚤类随着寄主的分布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热带地区较为普遍。多数跳蚤不会永久地在寄主身上生活,只有成虫吸血时才会到寄主身上。潜蚤则永久生活在寄主皮内,如趾甲下,直到寄主死后才离开。
  恼人的危害:跳蚤雌雄虫均吸血,唾液中含有抗凝血物质。跳蚤主要寄生在哺乳动物身上,叮咬并吸食血液,常引起剧烈瘙痒,使寄主烦躁不安,可传播鼠疫、斑疹伤寒等疾病。
  虱子
  物种档案:虱子属虱目(Phthiraptera),是一类无翅的、背腹扁平的外寄生性昆虫。虱子头小,略呈圆锥状,窄于胸部,向前突出;触角短小,3~5节;无复眼或退化,无单眼;胸部完全愈合;足短粗并具有大爪,用来抓住寄主的毛发;腹部9节,无尾须。
  出没地点:虱子对寄主具有一定的专嗜性,如人虱,依据其在人体上生活的不同部位,可进一步分化为头虱、体虱、阴虱。
  恼人的危害:虱子中只有虱亚目的种类具有刺吸式口器,能吸血。它能够寄生在几乎所有鸟类和大多数哺乳动物身上,雌雄成虫和若虫均吸食血液,造成痛痒和失血,并传播多种人畜疾病,如斑疹伤寒、鼠疫等。
  锥猎蝽
  物种档案:锥猎蝽属异翅目(Heteroptera)猎蝽科(Reduviidae)。锥猎蝽体小型至中型,多椭圆形,头部长而尖,在眼后细缩如颈状;复眼突出;腹部中段常膨大。
  出没地点:锥猎蝽大部分种类生活在野外,少数种类隐藏在室内,夜间活动。在中国,锥猎蝽主要分布在南方的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恼人的危害:锥猎蝽雌雄若虫和成虫均吸食哺乳动物或鸟类的血液,部分种类是锥虫病的传播媒介。锥猎蝽常叮刺人体的裸露部位,尤其是眼睛周围和嘴唇,也因此而得名“接吻虫”。
  舌蝇
  物种档案:舌蝇属双翅目(Diptera)蝇科(Muscidae)。舌蝇体型比家蝇大,粗壮,身上有稀疏的鬃毛,黄褐色至黑色;触角具鬃毛状附器—触角芒,触角芒上有一排长而分支的毛;双翅静止时平叠于背部。
  出没地点:舌蝇昼夜均活动,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非洲,中国没有。
  恼人的危害:舌蝇雌雄成虫均吸血,以人类、家畜及野生动物的血为食。其中,吸食人血的以雄性个体占多数,雌性个体多吸食大型动物的血液。舌蝇能够追踪其偏好寄主呼吸所产生的气味,特别是二氧化碳、辛醇、丙酮及酮类物质,并可传播锥虫病,引起人畜睡眠病。
  牛虻
  物种档案:牛虻属双翅目(Diptera)虻科(Tabanidae)。牛虻体粗壮,中到大型,多毛,形似蜜蜂,体色为黄绿色;头部半球形,复眼大而突出;触角第3节延长,呈牛角状。
  出没地點:牛虻幼虫生活在潮湿的泥土中;成虫喜阳光,多在高温强光的白天活动,中午最活跃。
  恼人的危害:牛虻雄成虫主要取食花粉和花蜜,雌成虫则吸食牛、马、骡、驴等牲畜的血,有时也攻击人类和其他动物。除吸血外,牛虻雌成虫还可能啄取大块皮肉,引起严重失血和伤害,伤口也容易因被其他蝇类取食造成感染,并传播炭疽病、锥虫病等。
  蚋
  物种档案:蚋属双翅目(Diptera)蚋科(Simuliidae)。蚋体小型,强壮,多为黑色;复眼大,雌蚋为离眼式,雄蚋为接眼式;胸部隆起,翅宽大,其上有刺或毛。蚋的口器与蚊子相似,但较短。蚊子的喙能刺入很深以寻找寄主的毛细血管,而蚋则刺入较浅,取食寄主伤口渗出的血液。它吸血的同时,还会向寄主体内注入含有抗凝血剂的唾液。
  出没地点:蚋幼虫水生,成蚋常在晚春和夏季大量出现在山区、林区、森林草原等有泉水或溪流的地方。
  恼人的危害:雌雄
  成蚋均可取食花蜜和植物汁液,仅雌成蚋吸食鸟类或哺乳动物的血液。蚋对人类分泌的汗腺成分有反应,可传播蟠尾丝虫病。
  延伸阅读
  吸血的蜱虫是昆虫吗?
  吸血的蜱虫不是昆虫,它是蛛形纲(Arachnida)蜱螨亚纲(Acarina)的种类,与昆虫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有4对足,胸腹部没有分开。蜱是蜱总科(Ixodoidea)生物的总称,有硬蜱和软蜱之分,硬蜱成虫背面有壳质化较强的盾板,软蜱无盾板。二者皆吸血,未吸血时体型很小,吸饱血后可膨大几倍至几十倍,如饱满的黄豆。
  蜱虫常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森林中,或隐藏在动物的皮毛间。蜱的幼虫、若虫及成虫不论雌雄均吸血,寄主包括陆生哺乳类、鸟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蜱的嗅觉敏锐,对动物排出的汗味和二氧化碳很敏感。硬蜱吸血时,口器牢牢地固定在寄主的皮肤上,惊吓时也不离去,若强行拔除,易将假头折断于皮肤内,引起后续感染,可传播多种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因此,发现被蜱虫叮咬时,可用香烟、蚊香等熏烤,或用乙醚等药品麻醉它,使其自动脱离,并用肥皂水清洁伤口;最好及时送医,由医生麻醉取出并消毒伤口。
  吸血昆虫频繁骚扰、传播疾病,不仅严重影响我们人类的生活、工作和游乐,同时也给家畜和野生动物的生长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我们要对吸血昆虫进行积极的防治,首先要保持个人和环境的卫生,减少其生存概率,其次还要配以相应的杀虫剂等措施。
其他文献
小朋友们,春天到了,小草发芽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开了。我们一起去郊游吧!
“丰田车召回门”、“比亚迪电动汽车电池安全事故”等事件为当前红火推进的新能源汽车事业敲响了警钟。由安全问题引发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等问题在探索我国新能源汽车产
人生若只如一瞬,奈何转身却永恒。——题记转身,一个平常不过的动作,也是一个让人终生难忘的动作:它意味着一个结束,同时,也是另一个开始。生命在每一次转身中流逝,在我们每
<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也会随之增加,社会利益的日益多元化、生活风险的增大,会进一步造成部分社会成员心理压力感增大,社会心态中存在一些不适应感、不公平感、困惑感、矛盾感、浮躁焦虑、急功近利等非
近代以来,虽然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强势冲击,但时移势易,孔子的许多思想包括他的和谐思想被人们所推崇和弘扬。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和"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一种政治智慧,一种人文关怀,一种道德诉求。今天,在建设和谐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进程中,孔子的和谐思想确实值得我们挖掘、借鉴和弘扬。建设和谐社会不仅是现代化的要求,也是中国经济规模和社会结构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要求,它是在孔子思想烛照下中华民族的理性选择。而对"和"的追求,渗透于政治、经济、社会的一切领域和一切方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要求。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在鋼鉄发展史上,耐热鋼是个最年輕的領域,它的兴起只是木世紀三十年代的事。但是,在短短二十余年里,无論在鋼种的研究和創制上,还是在理論的探討和闡述上,都获得了不少成就
前言测定粉末粒度的方法很多,如吸咐法,显微镜法,筛分法,费歇尔超细筛法,光透法,X光小角度衍射法和沉降天平法等。各种方法都具有不同的特性和优缺点,沉降天 Preface There
知力的读者朋友们,记得甘老师的那篇《仲夏夜之梦》吗?在那里,甘老讲了谷歌公司的自驾车梦。在这里,甘老师再次带你到山景城,欣赏谷歌新做的VR白日梦。2016年5月18日全球开发者大会开幕时的盛况
绘画中有一类专门以人物为主体的绘画创作,它被称为人物画。人物画是所有绘画类别中技术要求最高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人被称作“万物之灵”——不光有千差万别的面孔和外形,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