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改理念的多元化的生物课程

来源 :家长·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b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元化的生物课程,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加深对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本文将从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生物社团课程等四方面讨论课堂上的具体实施过程及对学生能力的塑造。
  关键词:核心素养;新课改;研究实践
  新一轮的课改,要改变的是教学观与学习观。培养学生逐步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才是重中之重。日常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多元化的生物教学有利于更加深入地探讨相关生物学问题,并加深对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育。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大方面,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思维能力,需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逐步渗透和加强。
  一、必修课程
  人教版生物教材共有三门必修课程,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现阶段的高中教学一般以每学期一本教材的进度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可通过不同章节的特点,侧重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
  一些关乎生命起源、生命的发生,植物生长、动物世界、微生物繁殖等生命现象的视频也有很多,学生往往也都比较感兴趣,按照生物进化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有序地选择一些源于教材又稍高于教材,贴近生活,并可以应用于生活实践的短片,通过视觉盛宴,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生命现象,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进一步形成生命观念。
  一些知识性、理论性强的章节,可侧重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归纳整理、组内交流,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科学探究类的课程,一般首先让学生重走科学家们的探索之路,亲身体验生命现象的发现历程,通过观察生物学现象→小组合作讨论分析,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对问题或结论的不断追问,最终解决核心问题。可能在此过程中,还会生成许多新的问题,可以选择一两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兴趣小组的同学课下设计实验尝试解决,在实验课上指导其他同学完成实验,组织同学交流讨论,并最终得出合理的解释。
  实验条件允许的学校,建议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教辅资料或网络等搜集信息,在课堂上进行组问交流讨论完善实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在动手实践完成实验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归纳总结实验原理、步骤,以及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二、选择性必修课程
  人教版生物教材共有三门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选修二《生物科学与社会》、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依据黑龙江省的高考考纲提出的考试范围,本地区的高中生一般只学习选修一和选修三,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在高考理综试题中选择其一作答。高考理综考试的第37题考察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的内容,相对较为简单,主要侧重于学生对实验原理和过程的理解,学习过程中,可以借助导学案指导学生课前整理教材信息,课堂上小组之间通过思维碰撞解决问题,教师做最后的总结,并纠正学生语言或思维上的错误。高考理综考试的第38题考察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内容,某些章节是必修三内容的延伸,可以在必修三的学习中做适当渗透。
  三、选修课程
  (一)大学先修课程
  1.生物专业。奥赛课程是高中生物课程的深入和延伸,也是大学的先修课程。组织上好奥赛课程也是谋学生终身之发展的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不同研究领域的研究生或博士生教师进行专项教学,再由资深教师进行综合培育,使学生构建出所学知识的整体框架。
  2.医学专业。高中生物学科是医学的基础学科,应对一些学有余力,有学医目标的同学开设。有必要让他们在高中阶段获知医学的基础知识,使之更加从容地过渡到大学的学习生活,同时让学生了解医学的不同分支学科,更利于学生进行专业的选择。
  (二)生活中的生物学
  生物学是与生活联系的较为紧密的一门学科,可在选修课中,联系生活实际,针对一些对生物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每节课研讨一个小课题,组织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展示讨论,教师总结归纳出其中涉及的生物学知识,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加深了學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四、生物社团
  学生要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发展科学思维,不仅表现在生物课堂上,同样要渗透于日常生活中,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学生科学思维的建立,很大程度上首先是来自对科学家实验的模拟,得益于学校生物实验室的建设,高中生物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中的实验、高中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中所涉猎的部分实验,我们均有条件完成。正常实验课教学过程中,全体学生均需参与教材实验的模拟操作和适当的拓展实验。在此基础上,生物社团课程中,学生通过查找科学家们的原著论文和当下科学发展的背景,尊重科学事实的证据,还原科学家们的实验过程,从中真切体会到科学家们的实验设计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严谨的求知态度,明确受到当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所未能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再借助先进仪器设备的支持、科学家们实验设计思想的提示,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出延伸实验、创新实验的大体思路,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不断摸索、改进,整理出完善的解决方案。
  高中是生物学核心素养建立的重要阶段,是学生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兼顾着为大学输送高、精、专人才的重要作用,多元化的生物课程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有利于塑造学生多方面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应该具备能够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品格和综合能力。因此,本文基于核心素养探讨高中物理课题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核心素养  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是以实验作为教学的理论依据,以数学运算作为解题手段的具有严谨逻辑性的科学课程。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物理的教学,使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一、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个性需求  
期刊
摘要:物理是一门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再到理论的探究性学科,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还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动手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因此教师要想让学生学好物理,必须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来提升观察力,并加强思维能力的训练。本文结合当前教育现状,就初中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做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探究;教
期刊
摘要:在物理学习的初中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形成一定的物理学科素养,可以认识和分析在生活和自然中的物理现象,并能解決一定的问题。而物理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关注全体学生,这里所指的是学生不仅包括基础较好,能力较强的尖子生,还包括部分学困生。只要他们突破自我,获得进步,就能够很大程度地提升课堂质量。本文主要针对如何促进初中物理学困生转化这一问题进
期刊
摘要:在新课标的积极作用下,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模式需要实行变革和创新。强化学生的英语写作技能,就需要在实际英语写作教学活动中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深入新教育市场,积极探索各种先进、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逐步丰富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课堂,给学生呈现出多元化的写作活动,以此强化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一、在英语写作中体现出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英语教师在实
期刊
摘要:对小学的数学教学来说,家庭作业是良好的复习方式,能够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印象,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可是历来的数学家庭作业,主要内容往往是练习题,形式单调、训练不够丰富。只有家庭作业变得丰富多样,才能发挥效用,有利于使学生爱上数学,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家庭作业;多元化设计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小学生课业负担重,需要减轻负担,教师应认识到这一点,了解学生对什么样的知识巩
期刊
摘要:数学一直以来都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具有很高的要求。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数学的难度也逐渐加大,这就要求教师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不只停留在数学基础知识的层面上,还要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进行一定的培养。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数学;问题及对策  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要求很高的学科,对于许多高生来说都或多或少有点难度。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同时也对高
期刊
摘要:生命教育旨在培养初中生的人文情怀和价值观念,那么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是展开语文德育教学的重要方式。并且,在诸多初中语文课文中,都已经隐隐约约地体现出生命教育思想,这就说明生命教育是必要的教育手段。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和课外读物,将生命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中。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命教育;教学  从每个人漫长的一生来看,每个人都在不同时间地经历着生老病死,这就是生命的常态。而在这个过
期刊
摘要:生活是识字的舞台,我们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感知、寻找、观察,不断开发识字的资源,让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增加识字量。  关键词:识字;校园活动;家庭生活;社会实践  识字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是部编版低年级教材教学中的重点。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生活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我们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感知、寻找、观察,开发出一系
期刊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是新背景、新视角下的高中语文课程设置、教学实施的“国字号”文件。其中明确提出四个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从原则上规定了语文学科教学的内核结构。课程标准设置了18个学习任务群,分布于整个高中三年的语文教学中。如何把这18个学习任务群分解成学习专题,学生如何学习这些专题,在18个任务群中的119个专题
期刊
摘要: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展示出焕然一新的教学面貌,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趋势,注重对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实际体验的优化设计,鼓励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环节中,基于兴趣培养的劳技课程使整体教学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关键词:小学;劳动与技术;课堂教学;趣味  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已经成为教学设计的基本出发点,针对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的“体”方面进行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