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来源 :临床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king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评价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效果和安全性,将40例胎龄≤34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国产rhEPO750IU/(kg@w),每周分3次皮下注射,用药6周;对照组未用rhEPO;两组早产儿均口服铁剂.结果显示治疗组用药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比、网织红细胞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铁蛋白水平在用药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输血率较对照组明显减
其他文献
腰椎间盘脱出症(LIDP)为临床常见多发病之一,治疗方法早期多以保守疗法为主,但采用单一疗法疗效不佳,病程长、易复发.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白细胞介素-18(IL-18)和γ-干扰素(IFN-γ)与免疫球蛋白(IgG、IgA和IgM)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酶法(ELISA)和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111例感染性肺炎患儿
在小儿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糖皮质激素是最铑常应用的治疗方案之一,其临床的有效性是儿科临床医师所公认的,但在对糖皮质激素敏感的肾病综合征中,在发挥激素的最大临床效果而
对60例哮喘患儿采用WHO全球哮喘防治策略,使用持续倍氯米松加间断沙丁胺醇吸入治疗、峰流速仪肺功能监测、检测及避免触发因素、社会教育管理、心理干预等综合疗法,跟踪观察1年
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原称晶体后纤维增生症,1942年首先由Terry报道,1984年正式定名为早产儿视网膜病。该病是一种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其特征为视网膜缺血
颈性眩晕指颈部软组织包括肌肉、筋膜、颈椎及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小关节增生所致慢性损伤性疾病.该病一般多伴有颈部肌肉僵硬及非旋转性眩晕,临床发病率高.我科自1998年
为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幼年发病与成人期发病在遗传基础方面是否存在差异,选择与SLE成人期发病有关的lq22~24区域的2个微卫星标记Dls2628和Dls2673及16q12区域的1个微卫星
围产期缺氧窒息后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威胁着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并且是我国伤残儿 童重要病因之 一。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差别很大,在某些边远地区和广大基
随着NICU的发展,早产儿存活率明显提高,但神经发育后遗症并未成比例下降.早产儿脑损伤包括脑室内出血(IVH)、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VL)和各种类型神经源损伤,超声检查是早期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