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交通需求管理初探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q_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随着城镇居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小汽车拥有量迅速发展,道路基础设施与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以南京市为例分析南京市在交通需求管理上落实的一些具体措施,以及实施这些管理手段现有的积极因数和阻碍因数。最后提出如何进一步开展交通需求管理。
  关键词: 交通需求管理;南京市;出行行为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南京人口不断增长,另外南京市GDP即将突破万亿,达到一线城市的标准。在人口膨胀和经济实力增强的基础上,汽车保有量提高,南京市交通需求量不断上升,虽然南京市的道路网密度不断完善,路段不断拓宽,但依然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图1-1 南京市近几年来汽车发展状况(单位:万辆)
  第二章 南京市交通需求管理实际应用分析
  新街口位于南京市的中心区域,每逢节假日客流量日均峰值达到近百万人次。南京市交通部门通过加大路网密度、实施公交优先和优化交通结构等交通需求管理手段,以提高城市道路交通服务水平和通行能力。
  2.1新建地铁
  2001年之前,新街口只有地上交通,新街口广场是环岛式交叉口,随着车辆的日益膨胀,道路的通行能力满足不了人们的出行需要,2005年8月十二日一号线正式启用。2010年5月28日增加了地铁二号线,缓解了一号线到新街口的交通压力。南京市于2015年4月1日开通三号线地铁,增加了一条南北向的城市地铁路线,加大到市中心的路线和班次。
  2.2公交优先发展
  交通运输部于2011年提出创建“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的倡议,得到全国各城市的积极响应,南京市也不例外,积极响应交通部号召,打造南京市为公交都市。具体实施的措施:
  ①提高公共交通的准点、准时性,开辟公交专用道。更大范围的覆盖公交线路,让更多地区的人们享受公共交通带来的方便。
  ②信号优先设置。公交车通过交叉口时提供优先信号,对于有公交专用道的道路设计“绿波”信号控制。
  2.3改变出行时间策略
  ①错时上下班:将不同部门的上下班时间可以设置为不同时间点。比如政府部门八点上班,而企事业单位九点上班,错开上班时间,下班亦可以如此。
  ②弹性上班:一天只要满足上班时间为8个小时,不强求员工的固定工作时间;一周不论休哪两天,每周只需上五天班;甚至用于每月。
  ③减少工作日,在原有的工作时間上延长每天的上班时间,在每周总工作时间不变的前提下,减少每周的工作日。
  2.4改变居民出行方式,优化交通结构
  新街口交通量大,特别是早高峰和晚高峰时段,通过改变人们去新街口的出行方式,对减少新街口的出行延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①工商业最大限度的雇佣附近居民,使每个地区的人员都能最大限度的就近上班。
  ②限制私人小汽车的行驶权利,对于某些拥挤路段和某些特殊时段采取禁止小汽车通行的措施。
  第三章 落实的积极因数和阻碍因数
  3.1现有的优势
  ⑴有其它地区成功经验可参考: 在国外已有多国成功实施了交通需求管理政策,特别是美国、日本、,新加坡、英国等国的成效显著,给南京市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⑵国际、国家和本市的三重有利环境: 1995年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交通发展战略研讨会”上颁布了《北京宣言》,同年召开的“国际城市交通研讨会”上确立了城市交通需求管理行动计划[1]。
  3.2可能出现的缺点
  ①可能带来环境恶化和资源浪费。实施的交通需求管理方法如果不适用于当地的综合条件,不仅不会改善道路的交通条件,反而滋生出许多其他的交通问题,
  ②各部门之间需要相互协调。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的同时,地区领导的话语权具有很大的决定性,使得很多的道路和交通的设计不能依据专业人士提供的规划方案实施,造成多处路段实施不合理的情况时有发生[2]。
  ③南京市交通类综合性人才多,专业性强的人员稍稍缺乏。现在强调综合能力,培养的人才研究范围广,在学科研究范围中,是需要更深层次的挖掘和引申,突破前人的技术,获得新突破。
  第四章 南京市交通需求管理的进一步发展趋势
  南京市的交通需求管理措施运用在城市交通管理的政策之中,以行政手段为主,目前通过控制机动车的拥有和使用等方法解决交通问题。
  ⑴控制机动车拥有数量
  购买车辆时需缴纳车辆购置税,同时还必须购买车辆相关的保险,购买后,通过提高车辆的保养和维修费用增加车辆的成本,不同程度降低人们的购买力。
  ⑵控制机动车使用数量
  对高峰时段的高峰路段采取出租车禁止驶入;车流量高峰时期的路段只允许车辆单向通行;对于乱停乱放的车辆,加大执法力度。
  ⑶发展大容量快速公交BTR。使用双层公交或加长公交,提高公交车的承载能力,同时开辟这种大容量公交车的专用车道,有的路段为了鼓励大型公交的使用,设置了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公交专用车道。
  结 语
  本文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南京市自身的发展特点,调查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南京市交通需求管理
  参考文献
  [1]荣利利,马洪生.国外交通需求管理经验借鉴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13(4):110-113.
  [2]陈欢,大城市交通需求管理及拥堵收费政策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5.
  作者简介:孙葛亮,性别 女,出生年份月份 1991年8月,民族 汉,籍贯(省、市) 安徽省芜湖市,学历 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学生则填在校学习的方向) 城市道路,公路。
其他文献
摘 要: 考虑到集散控制系统(DCS)技术成熟、应用广泛以及生产过程的实际情况, 在现有的DCS控制系统中如何集成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的新技术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本文在详细论述DCS与FCS的工作原理和不同特点的基础上比较了二者的优缺点,探讨了选择FCS时应注意的问题, 并就FCS与DCS 集成的问题, 简单介绍了一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DCS;FCS;系统集成;系统设计  1 引言 
摘 要: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又不能脱离教师的引导。所以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不断探讨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在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主体;自主探究模式;教学应用  一、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的作用  1.激发学生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兴趣是学习之母”。实践证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做起来就会注意力高度集中,也容易做好。首先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方法,找到教学的
2006年4月1日,“青田石雕艺术培训班”开学典礼在青田石雕艺术博物馆举行,林苏雄副主任主持。青田县从事石雕工艺的技术人员现有两万多人,他们为繁荣青田的石雕事业做出了积
收集了1998—2009年中国大陆30个省级区域产学研合作、国际贸易、FDI及创新方面的相关数据,运用超越知识生产函数的动态面板计量模型,考察了区域创新的产学研合作技术内溢、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医疗机构的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医改政策的不断推进,也为我国医疗机构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相应地支持。在医改过程中医院的后勤管理应该逐渐朝着社会化管理方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医院后勤管理水平。  关键词: 后医改时期;医院后勤管理;社会化管理模式  引言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的不断改制,在事业单位管理过程中,“社会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后勤管理是保障医院的各项医护工作可以顺利
摘 要: 文章以十九大报告为指引方向,提出做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应牢固树立和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以全新的面貌创造全新的工作,展示新的风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强化四个意识,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勤勉踏实,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关键词: 十九大;意识;政治;工作  引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以加强党的长期执
水利事业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维护生态平衡,建设绿水青山的重要部分,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保障。水利事业资产管理工作是水利事业的重要保障。做好水利资产管理工作,对于提高经费整体效益,增强水利事业的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更新资产管理理念,变革资产管理制度  1、增强资产节约意识,控制成本支出。资产部门依据物资集中采购小组的计划采购细则实施资金集中支付,从源头上遏制各种跑、冒、
期刊
摘 要: 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的教育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和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高素质劳动者,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学校田径队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 耐力;力量;速度;灵敏  众所周知,田径运动是一项典型的体能类运动项目。运动员各项身体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运动成绩能力的高低。换言之,作为一个运动员,只有具备了较高水平的身
摘 要: 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汽车成为家庭不可缺少的必备品。同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汽车的舒适度与安全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汽车行驶过程中,汽车制动噪声不仅困扰了车主,甚至成为城市噪声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关于如何控制汽车制动噪声问题,文章主要对盘式制动器制动噪声进行分析。  关键词: 盘式制动器;制动噪声;研究  前言:经济的发展,私家车逐渐进入人们生活。伴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
摘 要: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有了很大的进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关键是电力工程安装和土建施工之间的配合工作,因此作为电力工作人员要与土建施工人员密切配合,加强个人责任意识,分工明确,从而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以火电厂为例,对电力工程安装与土建施工配合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 电力工程安装;土建施工;配合施工技术  一、前言  伴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不断扩大,对各项工程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