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钠通过激活核因子κB(NF-B)通路引起大鼠HAPI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

来源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ydd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丙戊酸钠(VPA)诱发HAPI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的可能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HAPI小胶质细胞,分别给予(0、0.25、0.5、1、2.5、5)mmol/L VPA处理24h.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生长及形态变化,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ELISA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以2.5 mmol/L VPA作为最适浓度,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抑制物(IκB)激酶α/β(IKKα/β)、磷酸化的IκB激酶(pIKKα/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蛋白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NF-κB p65蛋白核转位情况.结果 随着VPA浓度增高,HAPI细胞逐渐伸出丝状伪足,并最终激活形成阿米巴样形态,且HAPI细胞的存活率不断降低;当VPA的浓度增高至1 mmol/L后,小胶质HAPI细胞分泌的TNF-α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5 mmol/L VPA处理的HAPI细胞NF-κB通路相关蛋白IKKα/β、pIKKα/β、TNF-α、IL-1 β表达明显增高,同时伴随HAPI细胞中NF-κB p65蛋白表达由胞质中高表达转为主要在细胞核内表达.结论 高浓度VPA通过激活HAPI小胶质细胞NF-κB通路,引起炎症反应.
其他文献
既往的观点认为,哺乳动物的心肌受损后只能进行瘢痕修复,无法实现组织再生,最终诱发心力衰竭.近年来的大量报道则指出,哺乳动物在出生早期具备基于心肌细胞增殖的再生能力,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