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赠扶养协议中的利益失衡及其矫治

来源 :环球法律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656lk55lk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遗赠扶养协议的生养死葬条款自协议成立时生效,遗赠条款自遗赠人死亡时生效。遗赠人生前对扶养人享有扶养请求权,扶养人在遗赠人死后对继承人享有遗赠请求权。这种权利产生的异时性和义务主体的错位性,导致扶养人可能无法在遗赠人死后取得遗赠财产。由于扶养与遗赠之间并无牵连性,遗赠扶养协议并非双务合同,因此扶养人不享有不安抗辩权。虽然遗赠人对遗赠财产的死因处分受到限制,但现行法并没有限制遗赠人的生前处分权限。为了保护扶养人,应当规定无偿取得遗赠财产的第三人负有补充性的返还义务。此外,遗赠扶养协议是以遗赠人和扶养人的信任关
其他文献
为探讨不同种的成分差异,从长喙吴萸(Evodia vestia)地上枝叶的95%乙醇提取物中通过层析方法首次分离到11个化合物,应用波谱方法将它们鉴定为佛手内酯(1)、花椒毒素(2)、异茴芹内酯
从无花果一株内生真菌链格孢属FL25(Alternaria sp. FL25)的次生代谢产物中首次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经波谱(MS,1H-NMR,13C-NMR)解析,分别为Fumitremorgin B(1)、Fumitremorgin C(2)、H
为研制EMI滤波性能更强、体积更小的滤波器,分析研究了非晶纳米晶磁芯的磁电特性,采用了非晶纳米晶磁芯进行共模电感和差模电感的设计,并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确定了基于非晶
单位刑事责任论的研究近年来呈现出显著的规范性。与此同时,基于预防需要,纯粹自然进路的代位责任理论也在悄然复归。从《刑法》第30条、第31条出发,单位是在为自身行为负责,
随着“以审判为中心”、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等司法改革的深入推进,刑事案件的办理方式日益呈现两个“互斥共存”的程序格局,即“以庭审为重心”和“以审查起诉为重心”。其中,
案件事实在司法裁判中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无论是司法管辖的原初纠纷事实还是司法认定的证据事实和要件事实,都是经由司法活动建构的案件事实表达形式。成为裁判理由并记载于判
我国《民法典》第33条确立了成年人的意定监护制度,贯彻成年人监护事务的自决权。我国意定监护应采取“委托+代理授权”的法律构造,意定监护人在执行监护时享有事务管理权限,
在改革开放后制定的民商事法律中,票据法并不是一部很成功的法律。从立法理念上而言,以《票据法》第10条为代表的有因性规定,根本违背票据法促进票据流通和确保票据支付的理
点一首歌小玲打电话到电台,说要给妈妈点首歌。主持人问:“为什么要给妈妈点歌?”
<正> 建国50年来,泗洪县积极开展水利建设,先后建成了五大水利工程体系。以7条流域性行洪河道和115公里滨湖防洪堤为主,与众多截岗沟、走廊沟相配套的防洪工程体系;以10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