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精品 特色开发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plus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建设历时近两年,着手于该课程的教学研发,主要在于针对工科院校各专业来说这无疑是实践性、实用性极强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是服务于专业学习,使未来从业者尽快适应岗位专业需求的入门引导性课程。
  这门课程的主要主要讲授工程构件和机器零件用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变化规律和改变材料性能的途径等。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金属材料的基本组织、结构、性能;掌握钢锭结晶原理、结晶过程及组织控制方法;认知合金元素对钢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认知常炼钢种的化学成分及牌号表示方法及性能特点;使学生获得有关工程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掌握金属材料的合理选材、用材,并使学生初步具备与金属材料组织、结构、性能及热处理方法相关的现场实际问题理论分析能力及检测能力,为掌握知识及具备专业技能打好基础。
  一、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一)全面的课程设计理念
  与行业、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讨,根据企业实践专家提供的“冶炼、轧钢工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及“冶炼、轧钢工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鉴定规范”,以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为目标,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配备专业知识,采用“教、学、做、训、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到相关的专业知识,掌握必要的岗位操作技能,,了解常见的生产事故、问题及处理方法,以适应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
  (二)清晰实用的课程设计思路
  第一,针对岗位工作任务选取教学内容。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指导下,与兼职教师、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研讨,确定学生在钢铁生产区域的主要就业岗位;分析岗位能力要求及典型工作任务;对应工作任务配置相关的专业知识、经验案例和设备知识。
  第二,依据冶金技术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经历组织教学内容,制定课程标准
  课程内容按照金属学基础知识——钢的热处理——机械工程常用的金属材料——有色金属及硬质合金,四个模块组织,并按“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对接”的原则制定课程标准。
  二、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广泛的适用性
  本课程适用面较宽,能满足冶金轧钢技术、液压、焊接及机电等专业的《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教学需要。不同的专业的学习重点各有侧重,本精品课程设置九个模块内容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学习需求。教学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介绍有机结合在一起,充分体现本课程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应用性。
  (二)教学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及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1.完善的课堂教学
  在教材选择上,选用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老师通过长年的教学经验积累编写了自己的讲义。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我们采用教材加讲义的形式。学生对教学内容更易理解,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2.与理论知识密切结合的实验环节
  创建了实验与课堂教学相互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边教学边实验,密切知与做、动脑与动手之间的关系,强化实践教学,使学生获得实践的体验和训练,极大的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多元化直观性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理论教学改变以往满堂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做法。采用了任务驱动、项目驱动、讨论式、启发式、边讲边练、归纳类比的方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并借助网络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使这些方法得以有效实施。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教师讲课时把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和学习中的难点问题提出来,让学生独立思考,在教师的策划和组织下,师生一起讨论和交流。通过这样的交互学习环境,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教师的影响、引导、启迪,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吸收知识能力的提高。
  4.具有突破性的案例式教学
  对于热处理工艺,选择典型的工件(汽车曲轴或齿轮等),首先提出性能要求,让学生考虑如何获得所需性能,然后讲解工件的制造及后续处理过程(或者录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每一步工序的作用、参数选择原则、获得相应性能的原因等。
  本课程的实践性很强,授课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师的策划和组织下,师生共同讨论交流。这样的交互学习环境,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三、课程特色
  特色一:建立知识点细分图表,使学习内容、学习重点、难点及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一目了然。
  特色二:大量使用视频、动画、图片展示等加强对理论讲解的感性认识,通过实物分析、生产场景再现、现场生产及生活实例解析等方式对各知识点串连分析展现全章节的完整性和相关性。
  特色三:以现场生产要求、生产缺陷分析及解决措施设定为主线进行讲解,突显课件的实用性。实施了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相关课程间互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融学习、思考、实践为一体的学习氛围。
  特色四:以教材体系为基础,设置案例教学,使学员最大化地接触实际生产,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特色五:建立试题库及行之有效的、完整的评价方案,便于随时检验学效果或学员自学效果,以督促学习、合理评价。
  特色六: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们展示《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程所有实验课程标准化操作录像,解决了课堂教学中难以直观表达的问题,提高了教学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确实验步骤及操作程序,更为没有实验条件的学员提供了学习途径。
其他文献
随着新的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起了很大的变化,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数学更贴近生活;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我们也看到学生练习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一堂新授课下来,练习时间不超过10分钟,有的甚至还来不及练习。而相反教师提问或变相提问的时间越来越多,为了体现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这一教学理念,教师不断的重复着同一个
期刊
产婆术,即“苏格拉底方法”,苏格拉底方法包括讽刺、助产、归纳和定义等步骤。“苏格拉底方法”,是指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并不直截了当地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甚至辩论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一、“产婆术”是当前中学政治课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中学政治课程从课程本身而言,历来都行走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边缘,并且中学政治课的内容和功能上
期刊
2-3岁幼儿的粗大动作发展对于幼儿今后的运动能力、协调能力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当前的环境下,由于家长对幼儿的溺爱和家庭教育中的一些误区,造成目前2-3岁散居幼儿的粗大动作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不利于幼儿今后的健康发展。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现在,对于2-3岁大小的婴幼儿,其受教育的重视程度变得更加深刻。对于早期教育的重视,是一个社会的文明在不断向前进的重要标志。  
期刊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我校从2002年一年级就开始进行英语课程教学。实验至今,我的心得就是在情感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从激发儿童情趣入手,以情趣教学为主进行了英语教育,我的做法是如下。  一、对情趣教育的理解情趣包含性情、感情、兴趣、志趣等内容  儿童的情趣既有天性的童趣,又有后天习得性的社会情感和各种学习兴趣及理想、志趣。我所理解的情趣教育是指教师用自己的教育和爱心来培养和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和学科
期刊
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古人的心声,一样可以打动今天的学子。如果我们能把诗文和孩子们的生活、情感联系起来,使他们于诵读中享受诗文的节奏美、韵律美、人性美,兴趣和共鸣不仅会于他们心间油然而生,背诵也会成为一种自觉的生命需求。”于是,我在小学中高年级古诗词运用的研究中侧重于让小学生又快又牢地背诵古诗词,吟出其中的神韵,品出其中的意蕴,并学着在实践中巧妙地运用。  如何在每
期刊
初中政教工作主要就是学校的德育工作,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素质教育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农村中学德育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我曾担任班主任的多年,政教主任十一年,有过成功的喜悦,有过桃李芬芳、吐香遍野的快慰,也有过煞费苦心、无能为力的慷慨。但我却深深体会到:选择了教师职业,当上了政教主任,意味着全校师生对我信念,承担重任,在中层领导的岗位上无私奉献我的青春
期刊
高中思想政治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现实性,并且比较抽象,知识点繁多。在高中政治学习中,学生既要掌握一定的政治知识,又要学会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想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之“爱学”“会学”“学会”,而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正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但多媒体技术在农村高中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急需引起广大农村高中
期刊
《教师月刊》2012年第11期 “吴正宪的课堂哲学”给了笔者太多的启发,这位美丽的名师教会了笔者如何读懂英语,读懂课堂,读懂学生。这两年半来,笔者一直在学习运用她的观点,不断探索着、实践着符合英语学科特点并显示自己个人风格的课堂教学。2013年9月份开始,笔者学校开始的“问题导学” (Problem-based Learning)课改实验更是让笔者对“问题”和“导学”有了不同的思考和体验。有时课堂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积极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优势与幸福的一门心理学学科。它着眼于建立:积极情绪、积极个人优势、积极组织。本次研究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支撑,意图将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引入到我校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设计与实施中来。本次研究的重点在于以积极心理学的取向赋予心理健康活动课新的内容和更高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更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关注人的积极的认知加工、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积极的社会行为,培养积极
期刊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释疑的过程。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在思相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疑,巧妙质疑,灵活释疑,于无疑处布疑,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萌动的创新意识。围绕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社会热点进行创造性的质疑问难,促使学生无疑处生疑,撞击思维火花,激发创新思维的波澜,不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一、无疑处设疑  正如教育家朱熹所说:“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