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小儿危重症血液净化疗法学习班》通知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rer1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细胞凋亡亦称程序性细胞死亡,是指为维护体内稳态,由基因控制的一种有程序的、主动的、耗能的细胞死亡过程.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共同维持着群体细胞数量的平衡,维持着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和器官功能的正常运行,细胞凋亡异常会导致疾病的发生.那么危重症时胃肠功能障碍是否与细胞凋亡异常有关?细胞凋亡的传导途经和基因调控如何?如何针对细胞凋亡来治疗胃肠功能障碍?本文将就危重症时胃肠功能障碍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作一综述。
期刊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指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肺动脉压超过体循环动脉压,使由胎儿型循环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心房及(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的右向左分流,临床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等症状.以下将对PPHN的病因及治疗进行讨论。
期刊
结缔组织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呼吸系统受累时,肺小动脉内皮损伤、血栓栓塞、肺组织广泛纤维化引起肺实质及肺血管床被破坏,可导致肺动脉高压(PH).近年来,由于诊疗方法不断进步,结缔组织病患者的存活率逐渐提高,随着病程延长,合并PH的发生率亦有增高趋势,尤其是系统性硬化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和混合结缔组织疾病并发PH的病例较多[1-3]。
期刊
肺动脉高压是一组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和右心功能进行性衰竭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静息状态下心导管测肺动脉平均压>25mm Hg(1mm Hg=0.133kPa),或运动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30mm Hg,即可诊断肺动脉高压[1].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2],血管收缩、血管重构和原位血栓是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diopathic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
期刊
目的 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以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为对象,分析其临床特点并总结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临床特点为顽固性咳嗽、肺部改变,一部分可出现肺外并发症,红霉素治疗有效.结论 肺炎支原体肺炎病程时间长,经合理治疗可治愈。
近年来,轮状病毒(RV)肠炎合并肠道外损害的病例逐渐增多,但对RV肠炎合并心肌损害的临床报道较少.我科自2003年9月~2005年1月对293例RV肠炎患儿进行了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发现合并心肌损害152例.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湿肺的临床特征及需要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167例新生儿湿肺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临床特征、预后,分析需要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的影响因素.结果 167例患儿中早产儿69例(41.2%).161例(96.4%)患儿入院时存在呼吸衰竭,72例(43.1%)需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辅助通气组111例(气管插管72例,经鼻呼气末正压通气39例),非辅助通气组56例.两组患儿在年
人高致病性禽流感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烈性传染病.自1997年我国香港出现首例人H5N1亚型禽流感以来[1],有关人类感染病例陆续报道,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公众对禽流感的恐慌.为了应对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必须及时总结已经获得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基础研究和疫苗研发.本资料对湖南省郴州市传染病医院2006年1月确认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亚型禽流感1例的相关资料进行总结,对人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和治疗中
期刊
患儿,男,12岁,因头晕、恶心、胸闷1d入院.患儿入院前1?d练武术后出现头晕、恶心,伴有轻咳,无发热及其他不适.家长以为感冒,未予注意.入院当天头晕加重,曾在当地就诊,测血压偏低,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低电压、前间壁心肌损伤.急转入我院。
期刊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肺炎患儿自然杀伤(NK)细胞亚群、T细胞亚群及血IL-2、IL-4、INF-γ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32例病毒性肺炎患儿急性期(肺炎起病2?d内)、恢复期(肺炎起病5?d内)外周血NK细胞亚群、T细胞亚群,用ELISA法测定血IL-2、IL-4、INF-γ水平,用乳酸脱氢酶释放法测定NK细胞活性变化,并与3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进行比较.结果 (1) 病毒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