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学改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ph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学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经皮肝组织活检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102例,记录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感染途径等,检测ALT水平、AST水平、HCV基因分型、病毒载量和肝脏组织学改变。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肝脏炎症活动指数( HAI)≥4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ALT、AST水平较高,PLT较低,与HAI<4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9、2.298、2.565,均P<0.05)。纤维化分期评分(F)≥3的患者平均年龄、ALT水平、AST水平以及感染时间均高于F<3的患者(t=2.340、3.497、2.758、2.570,均P<0.05),而PLT则较低(t=2.761,P=0.007)。女性、ALT>1×正常值上限(ULN)、AST水平、F≥3、HCV RNA≥6 lgIU/mL和PLT计数是HAI≥4的单因素预测因子;经多因素分析后,Ishak纤维化分期评分是HAI≥4的唯一独立预测因子(OR 3.098,95% Cl1.884~5.092,P<0.01)。单因素分析F≥3的预测因子为年龄、BMI≥24 kg/m2、ALT>1×ULN、AST水平、HAI≥4、PLT计数以及感染年限≥15年;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 1.074,95%CI1.006~1.146,P=0.033)、ALT水平(OR 1.035,95%CI 1.015~1.055,P<0.01)、AST水平(OR0.969,95%CI 0.948~0.990,P=0.005)、感染年限≥15年(OR 37.215,95%CI 5.816~238.127,P<0.01)和HAI≥4(OR 1.939,95%CI 1.426~2.636,P<0.01)是F≥3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ALT水平、AST水平、感染年限≥15年和HAI≥4是肝组织学显著纤维化的独立预测因子。

其他文献
自2009年3月份墨西哥首先报道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病例后,4月份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且有相关死亡病例的发生。由于该病毒在全球传播的广泛性和严重性,全世界都对其高度重视。因此,了解该疾病的相关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对制订针对性的防治措施非常重要。
期刊
2009年3月以来,墨西哥、美国暴发了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疫情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世界卫生组织(WHO)及我国卫生部均推荐使用奥司他韦进行抗病毒治疗[1]。我国利用中药治疗病毒感染性疾病有很好的效果,因此针对甲型H1N1流感进行随机对照研究,明确奥司他韦及中药在甲型H1N1流感治疗中的价值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评价奥司他韦与中药改良麻杏石甘汤对甲型H1N1流感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期刊
患者,女,37岁.发热、咳白痰4d,加重伴呼吸困难4h.酗酒史(200 g/d)20余年.体检:T 38.6℃,P 110次/min,R 34次/min,Bp 70/40 mm Hg(1 mm Hg=0.133kPa),巩膜黄染,双肺散在湿啰音,心音低钝,心尖部Ⅲ级收缩期杂音,肝剑突下4 cm,边缘钝,全身指凹性水肿.血常规:WBC 1.68×109/L,中性粒细胞0.50,RBC 2.04×10
期刊
患者男,45岁,渔民,因发热2周,酱油尿、意识不清12d入院。患者在非洲几内亚居住16个月,2010年8月6日归国,10 d后出现乏力、高热,最高体温39℃,持续数小时不退,当地诊所予以退热治疗,数小时后大汗,汗出后体温正常,数小时后再次升高,如此反复,第11天最高体温升至40.7℃,并伴谵妄、血尿,第12天出现口唇疱疹、意识不清、间歇性抽搐,酱油尿1次,尿量正常,于舟山市普陀人民医院就诊。入院体
期刊
【摘 要】幼儿园区域活动倡导让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由、主动地学习,深得幼儿的喜欢。本文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针对我国幼儿园区域活动存在的一些问题,围绕:区域的设置、材料的投放、教师的指导、游戏评价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以“精、巧、细、优”四字策略优化幼儿园区域活动,让幼儿在操作、探索、发现、表达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学习和创造的快乐。   【关键词】精;巧;细;优;区域活动;幼儿园
2009年3月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在全球流行,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此次流感为一种新型呼吸道传染病,其病毒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株,病毒基因中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1].2009年10月我国报道的首例死于甲型H1N1流感的病例发生在西藏墨竹工卡县,现对2009年9-11月在西藏日喀则地区人民医院传染科收治的33例流感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期刊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自2005年10月起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对上海市的患者以及长期居住在上海的外地患者进行免费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国家免费治疗手册中建议成人的一线抗病毒治疗方案为两种核苷类药物(NRTIs)和一种非核苷类药物(NNRTIs),即司他夫定或齐多夫定+拉米夫定(3TC)+奈韦拉平或依非韦伦,二线药物有替诺福韦( TDF)、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部
期刊
患者男,46岁.持续畏寒、高热4d入院.体温>39℃,呈稽留热型.自服感冒药无效.体格检查:体温39.5℃,精神欠佳,呼吸尚平稳,全身未见皮疹、出血点.实验室检查:血WBC 2.2×109/L,中性粒细胞0.56,淋巴细胞0.41,PLT 37×109/L,尿常规及胸部X线片正常.入院后给予丙种球蛋白12.5 g/d静脉注射,头孢哌酮-舒巴坦2 g,每天2次,效果不佳,2d后停用抗菌药物,出现蛋白
期刊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各学科在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核心素养的培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需要教师围绕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训练,以不断优化学生的地理知识理解、分析、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增进对学科知识内涵的深刻理解,并实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不断提高其学科核心素养。本文就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探究,以期对提高高
患者女,22岁.入院前5 d开始出现发热,最高达39.8℃,伴有咳嗽、流涕、畏光、流泪,疑为上呼吸道感染,予头孢曲松钠、布洛芬治疗3 d,仍有发热.2 d前出现皮疹,从面部、颈后开始,并迅速蔓延至躯干、四肢,无瘙痒,转入无锡市传染病医院治疗.否认近期有麻疹密切接触史,预防接种史不详.体格检查:体温39.2℃,脉搏112次/min,呼吸25次/min,血压110/75 mm Hg(1 mm Hg=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