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适宜土壤水分、中度干旱和严重干旱 3种土壤水分条件下研究了刺槐苗木生长及水分利用特征。结果表明 :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 ,刺槐叶水势、叶含水量、生长速率、光合速率及
【机 构】
:
南阳师范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基金项目】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适宜土壤水分、中度干旱和严重干旱 3种土壤水分条件下研究了刺槐苗木生长及水分利用特征。结果表明 :随着土壤含水量的下降 ,刺槐叶水势、叶含水量、生长速率、光合速率及单叶水分利用效率 (WUE)均显著下降 ;在整个生长季中刺槐枝条快速生长和干物质增加主要集中在 4— 6月份 ;适宜水分下总耗水量和总生物量均为最高 ,但总水分利用效率在中度干旱时为最高 ;刺槐最高耗水月、最高耗水日和一天中最高耗水时间段在 3种土壤水分下均有差异 ,在中度干旱和严重干旱下的最高耗水日出现的时间比适宜水分下的最高耗水日滞后一个月以上。刺槐的最大耗水月在 3种土壤水分下均在 7月份 ;刺槐日耗水进程在生长季多数月份呈单峰曲线 ,7月份多呈双峰曲线。刺槐属于耐旱性强的高耗水树种。根据刺槐的生长及耗水特点 ,刺槐不适宜大面积栽植在黄土高原缺水地区 ,仅适合栽植在阴坡、沟渠等土壤水分条件较好的立地上。
其他文献
从固定样地资料出发,构造地位指数函数、胸径生长历程函数、林分枯损函数等基础模型.在林分状态结构的极限分布是在正态分布条件下,建立林分状态动态结构的Weibull分布模型.
摘 要: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的整合,能较便利地展现感性材料,创设最佳情境,能够激发和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成为共识;能够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内涵的理解;具有传统历史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整合 探究式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5(c)-0120-01 在作省级重点课题《学科教学中
林木蒸腾速率随天气状况、叶面积大小、林冠构架和土壤水分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Landsberg et al.,1997),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林木调节水分损失和对环境胁迫的适应能力.近年
索网式和双联式缆索起重机的设计计算都十分困难,主要是因为过去的索道索系比较简单,以致现行的索道设计计算体系,都只计算悬挂缆索在均匀重力场的作用下,承受垂直载荷时的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