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背景下以学定教的实践探索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p396526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学定教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的体现,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以学定教,把握学情,研读教材是起点;基于学生与教材展开教学是重点;关注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学习是保证。以学定教,就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目的是全面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统编教材 ;以学定教;研读教材;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9-0026-02
  以学定教是指以学生的学来确定教的方法、方案的教学方式、原则。以学定教是因材施教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的体现。为什么要提倡以学定教呢?这是因为,一直以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都是预先设计好这节课需要教什么、怎么教,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样的教学,根本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以学定教则是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心理、接受理解程度以及学生想要学些什么的基础上展开的,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在统编语文教材背景下,以学定教该如何实施呢?
  一、把握学情,研读教材,确定起点
  以学定教的语文课堂,认真研读教材是基础,是条件。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在遵循教材编排特点,了解本单元和单篇课文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学习。
  (一)准确把握学生学情
  以学定教首先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定的了解。由于每个学生在学习新知的时候,他们的起点不同,所以教学之前,教师要了解学情,了解哪些内容是学生未知的,哪些内容是学生已知的,哪些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哪些是需要学生简单了解的,哪些是需要学生在本节课需要学会的。教师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更好地确定教学目标。
  (二)了解单元课文特点
  统编语文教材按照主题的形式进行单元编排。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确定好以学定教的价值起点,形成教学合力,从而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升奠定基础。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预测单元,从体裁来看,几篇课文都是童话;从语文要素来看,让学生学会猜读,在预测阅读中享受到阅读的乐趣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基于此,教师在教学之前,要从学情出发,了解学生童话阅读的状况,了解学生平时是如何阅读童话的,是否一边读一边对后面的故事内容进行猜想。在整体了解学情和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再确定本单元教学的方式方法,这样才能促进语文要素在课堂中的落实。
  (三)整合单元文本内容
  选入同一单元的课文其价值主旨大都一致。要想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就要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都是童话故事,都提出让学生进行预测阅读的要求。那如何对本单元阅读内容进行统整,才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呢?根据这三篇童话的特点,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把教学目标确定为让学生习得预测阅读的方法策略;在《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一课的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预测阅读策略的迁移运用上;在《小狗学叫》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把教学重点确定为运用学过的预测阅读策略进行阅读,并能从中选出自己认为合理的结局。这样因“课”制宜,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真正实现让学生学有所获的阅读教学目标,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
  二、基于学生与教材,确定内容
  在以学定教的课堂中,学什么、教什么是重点。怎样才能合理地进行教学内容的设定,真正为以学定教奠定基础呢?
  (一)关注文本语言,确定教学内容
  对语文教学来说,让学生习得语言的规律是主要任务。教师应该从语言出发,确定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触摸语言,感受文本语言的张力,探寻语言表达的秘妙。这样抓住语文教学的重点,有助于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提升。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的《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三年级的学生虽然对段落组成有了一定了解,但对总分段落如何构成他们并不是很清楚。因此,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就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把教学内容确定为“读懂课文,体会文中关键语句和段落之间的结构关系;仔细观察课后练习中的图片,大胆想象,试着以总分的构段形式,围绕一个意思把图片的内容表达清楚”。这样教学,不仅抓住了三年级的训练重点,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而且还把本單元的重点目标落到了实处,促进了学生读写能力的提升。
  (二)关注学生思维,确定教学内容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从学生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确定教学内容,让学生理清语言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使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条理性等得到提升,这应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任务。如,五年级下册的《田忌赛马》一课,讲述了一个有名的历史故事——田忌赛马。这个历史故事告诉人们,遇到事情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才能想出好的方法来。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读懂故事的内容,还要让学生明白孙膑为什么要让田忌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这样让马出场进行比赛优势哪里。这样启发学生思考,就使学生对故事内容的关注逐步转向对孙膑计策方面上来。假如教师只是关注故事情节,那么无异于舍本逐末,不能真正凸显出编者的编排用意。因此,作为一名教师要从文本语言出发,引领学生反复揣摩其中隐含的言语智慧,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逻辑思维训练,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教材的教学价值。
  (三)关注文本情感,确定教学内容
  语文教材的许多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从体会情感入手来确定教学内容,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使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获得美好的阅读体验,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如,五年级上册的《慈母情深》一课,母亲对儿子的爱体现在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对母亲的印象非常深刻,一直怀念自己的母亲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凝聚着深刻情感的地方去挖掘,让学生去体会。教师可以这样启发学生思考:“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母亲为孩子买书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可是,作者为什么会因母亲给自己买书深受感动呢?”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学生结合“我”的家庭状况,母亲的工作环境以及母亲因为长时间工作而身体瘦弱进行理解。就这样,学生很快读出了母亲的钱来之不易以及母亲对“我”读书的支持。面对这一切,作者又怎能不深受感动呢?这样从情感出发确定教学内容,让学生“情动而辞发”,获得深刻的感悟体验,走进阅读的深处。   三、关注教学模式,确定以学定教的落点
  合理确定教学模式对以学定教在课堂的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不仅要认真研读教材,合理确定教学内容,而且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变线性推进为板块推进
  传统的语文课堂以线性教学为主,注重对内容的分析,各部分内容之间环环相扣,步步为营。这样的设计看似完美,可实际上是学生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如果能改线性设计为板块设计,那么不仅可以打破传统的师问生答的教学模式,而且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从容不迫的学习。如,三年级下册的《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一课,是一篇充满趣味性的故事。按照以往的方法教学,教师一般会从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方面步步推进,引领学生感知故事内容。在统编教材背景下,这种线性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双线目标的落实,而且整个环节过于紧凑,学生没有自己沉下来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因此,教师从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目标出发,分为“整體感知—分角色朗读—复述故事”几个板块展开教学。这样,每个学习板块都有学生充分发挥自我的空间,学生学习的目标明确,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落实。
  (二)变顺序而教为循学而导
  在对学情了解的基础上,教师依照学情顺学而导,可以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的《西门豹治邺》一课,当学生对课文内容大致了解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质疑:“西门豹为什么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西门豹惩治巫婆和乡绅的办法好在哪里?”这是一个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去文中寻找答案,并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这样关注课堂生成,通过问题探究,再循学而导,由表及里,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变教师灌输为主动获取
  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他们理解接受新知的能力是有区别的,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点拨引领,以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的《带刺的朋友》一课,有的学生在读完课文之后认为:“小刺猬偷枣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可为什么作者还说它高明呢?”面对学生的疑惑,教师不能置之不理或者认为学生的发言没有意义。他们能提出自己的疑惑,说明他们在阅读中遇到了问题。因此,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可顺势引导:“是啊,难道是作者写错了吗?请大家再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说‘小刺猬偷枣的本领真高明’。你从小刺猬偷枣的过程中还读出了什么?”就这样,在再读课文、细细揣摩文本语言的过程中,学生很快读出了作者对小刺猬的喜爱之情。可见,在以学定教的课堂中,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就要教给学生什么。这样教学,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还可以实现阅读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适合学生的教入手进行课堂教学,站在学生学习的立场,以学定教,这样打破了原本学生被动学习的课堂教学格局,让语文教学真正回归本源,实现高效教学的目标。
  (责编 韦 雄)
其他文献
学习任务单在小学语文合作学习课堂的有效运用对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是近年教师探究的热点,但在实际教学中容易流于形式,缺乏有效性.鉴于此前提,文章结合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
[摘 要]统编教材的每个单元都以语文要素为线索贯穿始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观照语文要素,并通过前后勾连、注重整体设计、关注过程等途径,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单元内容,理解单元内部各个知识板块的联系,从而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和规律。这样整体观照语文要素、整体推进要素落实,能全面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要素;单元整体;统编教材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
阅读是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广泛的阅读会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主动感悟和体会,在语言的熏陶和感染下加工语言素材,提高理解能力。文章主要探究了乐读、会读、巧读在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中的应用,以期促进学生在阅读中感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摘 要]语文是实践性课程,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组织学生展开听说读写思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实践活动要以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在需求和认知规律为基础,追求目标的精准、有效的发展和思维的提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发展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学习活动;目标精准;有效发展;思维提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
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教育的重要使命,其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粤港澳大湾区高职思政教育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对人才质量的新要求,积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课程作用,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要求为指导,以岭南老字号文化为纽带,融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构建以岭南老字号文化为融合点、思政为引领、项目为导向的课程思政群,融合岭南老字号文化与粤港澳大湾区思政教育,发挥文化耦合效应、育人效应和力量集聚效应,提高高职思政育人质量。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感知和理解为基础,给学生充分的阅读和思考空间,指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阅读,而不应过多干预学生的阅读活动,导致学生在阅读时不能发挥学习自主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尤其应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要尝试以“交互式对话”“生活化的情境”“重构文本”的形式,活化阅读教学活动,让阅读真正发生。  一、交互式师生对话,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  对话是师生互动的灵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真实、
期刊
“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是衔接“表内乘法”和“多位数乘法”的重要内容.根据一线教师的困惑,对比分析四个版本教材和学生的学习起点,重组教学路径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并在实践
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想办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教”与“学”均产生良好的效果。要让学生轻松、主动、有效进行学习,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根据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针对这一课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希望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一、运用鼓励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天真活泼,自我表现欲望强烈。
摘要:读史使人明智,优秀的历史书籍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针对历史阅读效率低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几种指导学生阅读历史书籍的策略,包括引导性的阅读策略和深度阅读策略。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在历史阅读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历史阅读 核心素养 指导策略  历史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认识国家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丰富文化知识,还能让学生开阔眼界,培育家国情怀,传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网络育人是“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文章从回溯和反思网络育人发展现状入手,从平台建设、运行条件、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分析当前网络育人存在的问题,思考以“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要求完善网络育人工作的原则,剖析网络育人工作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完善网络育人工作的思路和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