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时间为纳秒级的照相系统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8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曝光时间为纳秒级的照相系统邱孟通张小兵(西北核技术研究所二室西安710024)描述了一种曝光时间为纳秒级的超高速照相系统。着重描述了该系统中电快门和光快门的实现以及图像信号的放大;讨论了脉冲宽度为一到几十纳秒、脉冲幅度为330V左右的快门电路的研制;...
其他文献
换向器变形量激光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宋琴香胡燕妮林亚风(国防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长沙410073)换向器变形量激光检测系统,安装在车间现场换向器生产线上;周围不仅有鼓风炉、冲压机、天车在
圆分度基准信号的计算机细分孙承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130022)张阅春(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现代光学教研室116024)细分是圆分度检验仪的关键环节,细分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检验仪
光电成像跟踪的模式与状态设计刘上乾牛碧芹(西安电子科技大学710071)研制了一种光电成像跟踪信息处理系统,它具有自动捕获目标、自适应波门跟踪和抗干扰、抗阻塞等功能。其跟踪模式和
现有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颁布于2005年,至今已近10年,这期间部分标准分析方法被废止,部分有所更新,并新增了很多标准分析方法。2012年颁布的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的PM2.5、镉、汞、砷、六价铬等项目在手工监测技术规范中未涉及。针对手工监测技术规范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修订建议。
红外导引技术的发展与新趋势何启予(航天工业总公司三院八三五八所天津300192)介绍了红外导引技术的发展:小视场扫描加微机信息处理是当代抗干扰红外点源导引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扫描
CCD输出特性的实验研究宋敏(辽宁师范大学物理系大连116022)李叶芳项世法(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116024)CCD作为一种新型的图像传感器,具有体积小、便于与计算机接口实现各种图像处理等优点,其应用已遍及
电力机车牵引电机换向器变形量激光检测系统的研究宋琴香彭升阳琚新军林亚风(国防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长沙410073)在防振平台上安装双频激光干涉仪、过零发讯传感器、截面位置限位开关
采用青岛崂山点位2005-2009年的大气监测数据,利用HYSPLIT4.8模式和象限分析方法,计算出污染物的方位贡献情况,判断出胶州湾大气污染物的传输路径主要为北、西北和西部路径,SO2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