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藤碱缓释滴丸的研制

来源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1372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优选钩藤碱缓释滴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优化了药液温度、辅料用量比例及冷凝液温度和滴速等工艺条件,制备钩藤碱缓释滴丸,并初步研究其成型工艺。结果:所得缓释滴丸在pH 1.2盐酸和pH 6.8磷酸盐缓冲液及模拟胃肠道介质中的体外释药行为相似,不受pH变化影响。 Objective: To optimize the preparation of rhynchophylline sustained-release dropping pills. Methods: Orthogonal design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drug solution temperature, the proportion of excipients and the condensate temperature and drip rate. The rhynchophylline sustained-release dropping pills were prepared and the forming process was preliminary studied. Results: The in vitro release behaviors of the obtained sustained-release dropping pills in vitro in pH 1.2 hydrochloric acid and pH 6.8 phosphate buffer and in simulated gastrointestinal medium were not affected by pH changes.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普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9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只给予普外科常规
目的 观察低强度电磁场(LIEMF)在促进表皮干细胞(ESCs)移植修复皮肤缺损中的作用.方法 取7~8周龄的裸鼠50只,制作全层皮肤缺损后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1 Hz组、10
目的 探讨人食管鳞状细胞癌中Tollip对Src家族酪氨酸激酶Fyn表达的负调控机制.方法 收集3例新鲜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ESCC)和食管正常黏膜上皮组织(UNR),采用免疫印迹法分析To
现代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证明,人类遗传和基因多态性是药物不良反应及其疗效个体差异的首要原因.个体化医学则是根据个体的遗传结构,选择适合患者的药物种类和剂量,以显著提高药
肝衰竭患者病情危重,病死率高,人工肝治疗是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以吲哚氰绿(ICG)排泄试验为代表的肝脏储备功能检测是评价肝脏功能的重要方法之一.脉冲式色素浓度分析仪分析
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治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41例患者中男15例,女26例;年龄12~72岁,平均(54.6±12.6)岁.中度中毒31例,重度
目的 探讨胰岛素(regular insulin,RI)对糖尿病(DM)小鼠小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一次性给予雄性BALB/c小鼠链脲佐菌素(STZ,150 mg/kg)腹腔注射造模.将造模成功小鼠分为DM组6只,D
目的:用门控心肌单光子计算机断层(SPECT)显像评价运动试验后缺血性心肌顿抑.方法:对108例临床疑诊冠心病的患者及30例冠心病低度可能的患者行运动试验后早期(5~15 min)、延迟
患者,女,32岁.主诉:头晕1月,加重5 d.体检:神志清,精神可,无语言障碍;锥体束征阴性,脑膜刺激征阴性;血常规检查正常,否认外伤史.MRI表现:于就诊当日10:00行颅脑MRI检查,显示
目的:观察低蛋白饮食加α-酮酸(LPD+α-KA)这一终末期肾功能衰竭(ESRD)病人营养治疗方法对减轻血管钙化的作用。方法:将1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蛋白-慢性肾功能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