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亢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往往需要长期服药,而且在停药后病情的复发率较高。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此病患者若想取得理想的疗效就必须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并应在治疗过程中遵循“分阶段、勤复查、长疗程、防复发”的12字方针。
分阶段
可治疗甲亢的药物主要包括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他巴唑)等。此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疗程很长,因此需要分阶段进行治疗:
1.初期治疗阶段:在初期治疗阶段,甲亢患者需进行2~3个月的治疗,并应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在此阶段,可每日服20~40毫克的甲巯咪唑或200~400毫克的丙硫氧嘧啶。一般来说,在用药治疗2~4周后,此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即可减轻或消失,其甲状腺的功能也可恢复正常。如果连续用药3个月患者的症状仍未减轻,则应积极寻找导致疗效不佳的原因。在临床上,可影响甲亢患者用药疗效的因素主要有用药不规范、服用了含碘的药物(如乙胺碘呋酮等)、吃了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含碘盐等)、精神紧张及过度劳累等。
2.减量治疗阶段:经过初期阶段的治疗后,大部分甲亢患者的症状均可减轻或消失,其血液中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4(甲状腺素)的指数也可接近正常。此时,甲亢患者可进入2~3个月的减量治疗阶段。在减量治疗阶段,甲亢患者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少用药量,但切不可擅自停药。一般来说,经过减量阶段的治疗后,甲亢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基本消失,血液中T3、T4的指数可恢复正常,病情可趋于稳定。
3.维持治疗阶段:在维持治疗阶段,甲亢患者应进一步将抗甲状腺药的用量减少至既能防止病情复发,又不会导致甲减的最低安全量,并长期按照此用量服用抗甲状腺药。一般来说,丙硫氧嘧啶的维持用药量为每天服25~100毫克,甲巯咪唑的维持用药量为每天服2.5~10毫克。在维持治疗阶段,甲亢患者至少要连续用药1~2年,病情经常复发的此病患者最好连续用药3 年以上。
勤复查
甲亢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期间不仅要有效地控制病情,使血液中的T3、T4指数保持正常,还要防止发生甲减、甲状腺持续肿大、突眼症、白细胞减少症和肝功异常等不良反应。因此,此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必须定期复查白细胞指数、T3、T4指数和肝肾功能。一般来说,甲亢患者在初期治疗阶段需每半个月到1个月检查1次血象,每月检查1次T3和T4指数;到了维持治疗阶段,可每3~6个月做1次上述检查。
长疗程
在20世纪50年代,医生仅会让甲亢患者服用6~12个月的抗甲状腺药,待症状好转后就会让其停药。临床实践证实,在使用此疗法后,此病患者病情复发的几率可高达50%以上。到了20世纪80年代,医生们将甲亢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的疗程延长到1.5~2年,从而使其病情复发的几率降到25%。现在专家们认为,甲亢患者应将服用抗甲状腺药的疗程延长到2~3年或更长,这样能使其病情复发的几率下降到20%以下。大量的临床数据表明,甲亢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的疗程越长,其病情复发的几率就越低。抗甲状腺药的价格低廉。甲亢患者在维持治疗阶段每天只需服用小剂量的此类药物(每天只需服1次)即可,这样服药发生的不良反应也较少,因此,治疗甲亢的“长疗程方案”较易被医生和患者接受。
防复发
甲亢患者的自然病程约为1~2年。目前的抗甲状腺药只能控制此病患者的病情发展,使其顺利地度过自然病程,因此用药的疗程可长达2~3年。尽管疗程如此漫长,甲亢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后其病情仍有20%的复发几率。在病情复发后,此病患者即使再进行药物治疗,其病情再度复发的几率也高达75%。因此,甲亢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和确定疗程时,应以如何降低复发率、提高治愈率为主要目的。
临床实践证实,甲亢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后,其病情复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用药量不足,疗程不够长。有些此病患者在病情好转后就停止服药,在病情再次加重后又开始服药,如此反复、间断地用药治疗可使病情长期不愈。②发生感染性疾病。此病患者若发生感冒、扁桃体炎、腹泻等感染性疾病,其病情就易复发。③受到精神生理因素的影响。甲亢患者在遇到外伤、车祸、亲人亡故、高考、转学、月经来潮、怀孕等情况时,可因受到精神生理因素的影响而使病情复发。④饮食不节。此病患者若过度饮酒、吸烟或长期吃含碘较多的食物或药品,其病情也会复发。
此外,甲亢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若出现或存在以下情况,其病情复发的几率往往较大:①出现了3度以上的甲状腺肿大或甲状腺进行性肿大。②甲状腺处有明显的杂音。③在用药治疗两个月后,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仍未恢复正常(T4指数恢复正常,而T3指数一直不降的患者其病情最易复发。此类患者也被称为T3优势型甲亢患者)。④在减量治疗阶段,患者的用药量仍较大,而且稍微减少用药量其T3、T4指数就会上升。⑤有甲亢家族史。⑥工作紧张、夜生活过多或休息的时间过少。
那么,甲亢患者如何预防病情复发呢?笔者认为,此病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应采取以下措施:①在用药时要遵循"四小、四长"的原则。"四小"指的是:老年甲亢患者、患有甲亢的孕妇、甲状腺明显肿大及同时患有较重突眼症的甲亢患者(共四类)在初期治疗阶段的用药量要小一些,疗程要短一些。“四长”指的是:病情反复发作的甲亢患者、同时患有结节性甲状腺肿大的甲亢患者、患有弥漫性甲状腺肿大和明显突眼症的甲亢患者(共四类)在维持治疗阶段的用药疗程要长一些,最好达到3年以上。需要注意的是,甲亢患者在进行大剂量、短疗程的药物治疗时,其突眼症和甲状腺肿大的症状有可能加重,发生白细胞减少症的几率也会增加。②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治疗,药量要足、疗程要长。③应同时服用甲状腺素片,尤其是病情曾复发者更应服用此药。甲状腺素片具有防复发、防突眼症、防甲状腺肿大的作用。④应定期进行复查。在进行药物治疗时,此病患者应每月检查1次甲状腺功能,在用药半年后应每2~3个月检查1次甲状腺功能。⑤应测定甲亢免疫指标,并将此指标作为停药的参考。研究发现,此病患者的甲状腺刺激抗体(也叫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若呈阳性,就表明其病情仍未痊愈,此时不能停药,否则病情极易复发。
分阶段
可治疗甲亢的药物主要包括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他巴唑)等。此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疗程很长,因此需要分阶段进行治疗:
1.初期治疗阶段:在初期治疗阶段,甲亢患者需进行2~3个月的治疗,并应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在此阶段,可每日服20~40毫克的甲巯咪唑或200~400毫克的丙硫氧嘧啶。一般来说,在用药治疗2~4周后,此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即可减轻或消失,其甲状腺的功能也可恢复正常。如果连续用药3个月患者的症状仍未减轻,则应积极寻找导致疗效不佳的原因。在临床上,可影响甲亢患者用药疗效的因素主要有用药不规范、服用了含碘的药物(如乙胺碘呋酮等)、吃了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含碘盐等)、精神紧张及过度劳累等。
2.减量治疗阶段:经过初期阶段的治疗后,大部分甲亢患者的症状均可减轻或消失,其血液中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4(甲状腺素)的指数也可接近正常。此时,甲亢患者可进入2~3个月的减量治疗阶段。在减量治疗阶段,甲亢患者应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少用药量,但切不可擅自停药。一般来说,经过减量阶段的治疗后,甲亢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基本消失,血液中T3、T4的指数可恢复正常,病情可趋于稳定。
3.维持治疗阶段:在维持治疗阶段,甲亢患者应进一步将抗甲状腺药的用量减少至既能防止病情复发,又不会导致甲减的最低安全量,并长期按照此用量服用抗甲状腺药。一般来说,丙硫氧嘧啶的维持用药量为每天服25~100毫克,甲巯咪唑的维持用药量为每天服2.5~10毫克。在维持治疗阶段,甲亢患者至少要连续用药1~2年,病情经常复发的此病患者最好连续用药3 年以上。
勤复查
甲亢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期间不仅要有效地控制病情,使血液中的T3、T4指数保持正常,还要防止发生甲减、甲状腺持续肿大、突眼症、白细胞减少症和肝功异常等不良反应。因此,此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必须定期复查白细胞指数、T3、T4指数和肝肾功能。一般来说,甲亢患者在初期治疗阶段需每半个月到1个月检查1次血象,每月检查1次T3和T4指数;到了维持治疗阶段,可每3~6个月做1次上述检查。
长疗程
在20世纪50年代,医生仅会让甲亢患者服用6~12个月的抗甲状腺药,待症状好转后就会让其停药。临床实践证实,在使用此疗法后,此病患者病情复发的几率可高达50%以上。到了20世纪80年代,医生们将甲亢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的疗程延长到1.5~2年,从而使其病情复发的几率降到25%。现在专家们认为,甲亢患者应将服用抗甲状腺药的疗程延长到2~3年或更长,这样能使其病情复发的几率下降到20%以下。大量的临床数据表明,甲亢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的疗程越长,其病情复发的几率就越低。抗甲状腺药的价格低廉。甲亢患者在维持治疗阶段每天只需服用小剂量的此类药物(每天只需服1次)即可,这样服药发生的不良反应也较少,因此,治疗甲亢的“长疗程方案”较易被医生和患者接受。
防复发
甲亢患者的自然病程约为1~2年。目前的抗甲状腺药只能控制此病患者的病情发展,使其顺利地度过自然病程,因此用药的疗程可长达2~3年。尽管疗程如此漫长,甲亢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后其病情仍有20%的复发几率。在病情复发后,此病患者即使再进行药物治疗,其病情再度复发的几率也高达75%。因此,甲亢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和确定疗程时,应以如何降低复发率、提高治愈率为主要目的。
临床实践证实,甲亢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后,其病情复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用药量不足,疗程不够长。有些此病患者在病情好转后就停止服药,在病情再次加重后又开始服药,如此反复、间断地用药治疗可使病情长期不愈。②发生感染性疾病。此病患者若发生感冒、扁桃体炎、腹泻等感染性疾病,其病情就易复发。③受到精神生理因素的影响。甲亢患者在遇到外伤、车祸、亲人亡故、高考、转学、月经来潮、怀孕等情况时,可因受到精神生理因素的影响而使病情复发。④饮食不节。此病患者若过度饮酒、吸烟或长期吃含碘较多的食物或药品,其病情也会复发。
此外,甲亢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若出现或存在以下情况,其病情复发的几率往往较大:①出现了3度以上的甲状腺肿大或甲状腺进行性肿大。②甲状腺处有明显的杂音。③在用药治疗两个月后,患者的甲状腺功能仍未恢复正常(T4指数恢复正常,而T3指数一直不降的患者其病情最易复发。此类患者也被称为T3优势型甲亢患者)。④在减量治疗阶段,患者的用药量仍较大,而且稍微减少用药量其T3、T4指数就会上升。⑤有甲亢家族史。⑥工作紧张、夜生活过多或休息的时间过少。
那么,甲亢患者如何预防病情复发呢?笔者认为,此病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应采取以下措施:①在用药时要遵循"四小、四长"的原则。"四小"指的是:老年甲亢患者、患有甲亢的孕妇、甲状腺明显肿大及同时患有较重突眼症的甲亢患者(共四类)在初期治疗阶段的用药量要小一些,疗程要短一些。“四长”指的是:病情反复发作的甲亢患者、同时患有结节性甲状腺肿大的甲亢患者、患有弥漫性甲状腺肿大和明显突眼症的甲亢患者(共四类)在维持治疗阶段的用药疗程要长一些,最好达到3年以上。需要注意的是,甲亢患者在进行大剂量、短疗程的药物治疗时,其突眼症和甲状腺肿大的症状有可能加重,发生白细胞减少症的几率也会增加。②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治疗,药量要足、疗程要长。③应同时服用甲状腺素片,尤其是病情曾复发者更应服用此药。甲状腺素片具有防复发、防突眼症、防甲状腺肿大的作用。④应定期进行复查。在进行药物治疗时,此病患者应每月检查1次甲状腺功能,在用药半年后应每2~3个月检查1次甲状腺功能。⑤应测定甲亢免疫指标,并将此指标作为停药的参考。研究发现,此病患者的甲状腺刺激抗体(也叫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若呈阳性,就表明其病情仍未痊愈,此时不能停药,否则病情极易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