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降准难见效

来源 :证券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fire60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在国常会决定“适时运用降准”后两天,7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9%。
  虽然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王一鸣强调,“本次全面降准是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的常规流动性操作,稳健货币政策的取向没有发生改变。”但我们知道,与其他温和的货币政策工具不同,降准和降息都属于力度和方向意义更重的工具,说明政策已经倾向于宽松,政策的重心再度转向稳增长。
  相比以往经济周期中的降准,这一次体现出了较强的前瞻性,在经济还没有出现特别明显的下行之前就开始未雨绸缪,不过,当下经济的困境是消费乏力带来的复苏不均衡,以及上游资源品价格上涨对下游利润的挤压;在缺乏了地产和基建的强力带动,货币政策“软绳子”的特点愈发明显,这或许意味哪怕央行继续扩大宽松的力度,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也大不如前。
  未来可以重点关注LPR是否发生调整,这是观察央行货币政策力度以及降准以后能否顺利地降低贷款利率的关键。

意外的降准时机与力度


  这次降准是大大超出市场预期的,既有降准时机的意外,也有降准力度的惊喜。
  自202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经济政策之后,2021年宏观政策是边际收紧的,逐步回归正常化。重要的体现为,信用端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财政端的力度也明显减弱。

图1:10年期国债利率迅速走低



數据来源:Wind

图2:社融快速下滑预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数据来源:Wind

  市场普遍认为,这种相对中性的政策基调还会延续,货币政策不太可能再度变松。从近几周主流券商的中期策略报告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中性政策预期。
  中信证券在2021年下半年宏观经济展望报告中曾预计,央行将大概率保持OMO、MLF等利率不变,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的概率也相对较低,以体现政策“不急转弯”的特征。
  海通证券在2021年宏观中期观点报告中指出,即使经济出现下行,年内明显放松的可能性也很小,因为2021年重点并不是稳增长。政策重点重回 2018年、2019 年的轨道:不刺激、调结构、化风险。
  中信建投证券在2021年中期投资策略报告中认为,宏观政策总量上回归常态化,结构上发力。总量上回归常态是由于经济明显恢复,当前是稳增长压力较小的窗口期,同时上年宏观杠杆率明显上升积累风险,因此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总量必然收缩。但不急于过度收紧是因为当前仍存在诸多不均衡、不稳固的因素。
  所以,当国常会宣传“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时,时机上超出了市场的预期。而此时市场普遍的预期是,央行接下来更可能是定向降准。
  但7月9日,央行决定的是“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降准力度上再超市场预期。

莫名其妙的市场反应


  如果说突如其来的降准让市场猝不及防,那么7月8日国常会宣布“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后,市场却一反常态的出现了恐慌性下跌。
  7月9日,上证综指下跌0.79%,沪深300跌1.02%,银行板块大幅下挫;7月10日,上证综指一度跌至3485点,盘中跌幅超1%。
  银行股的下跌似乎还能够理解,毕竟降准就意味着未来可能的加息预期消失,而息差上升的逻辑可能也会发生变化。但整个市场出现恐慌性下跌就比较费解了,因为不管是何种形式的降准,终归对经济和市场是一种利好。
  而债券市场对降准的利好则是照单全收,10年期国债利率迅速跌破3%。中信证券债券研究团队认为,流动性担忧缓解和资产荒延续会推动利率下行,中期维度看,10年期国债利率下行10BP没有太大问题。长期则建议关注当前的政策逻辑是否再次切换。

  不管是2020年下半年,大大领先于全球采取宏观政策正常化,还是目前选择降准,都体现出中国宏观政策的前瞻性大大提高。

更具前瞻性的降准


  回顾过去几轮经济周期,降准往往具有很强的持续性,一旦启动了第一次,后面通常会有连续多次的操作。而且央行此次降准的前瞻性要明显好于以往,这更有利于经济的平稳。
  2015年以来,大致经历过两轮降准。第一轮降准是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一共降准5次,累计降准3个百分点。当时经济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持续下行,通缩的压力愈发增大,直到2014年四季度宏观政策才开始放松,第一次降准更是到了2015年2月才落地,滞后经济下行约1年半。
  第二轮降准是从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一共降准7次,累计降准4.5个百分点。当时经济在2017年底出现了一些下行的迹象,2018年遭遇中美经贸冲突叠加金融去杠杆,经济下行的压力明显增大,央行在2018年4月开始降准,滞后经济下行约半年,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已大大增强。   这一次经济在二季度开始出现一定的下行压力,但形势依然比较模糊,尤其是PPI通胀持续高涨,央行暂时忽视通胀的可能威胁毅然于7月中旬降准,这需要很强的判断力和魄力。这一次央行的降准仅滞后经济下行约一个季度,具有非常好的前瞻性。
  一剂好药固然重要,但能够防患于未然,在病症还没有恶化之前就下药控制,这样的医术则更为高明。宏观政策的应用也如此,前瞻性显得非常重要。如果一个政策缺乏前瞻性,在经济形势已经木已成舟的情况下才采取行动,就不得不下猛药,即使最终经济形势得以扭转,但也很容易留下后遗症。
  不管是2020年下半年,大大领先于全球采取宏观政策正常化,还是目前选择降准,都体现出中国宏观政策的前瞻性大大提高。

单靠货币政策恐怕很难见效


  目前经济的主要矛盾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复苏的结构极不均衡,导致复苏的持续性偏弱,内生动力很快衰减。疫情以来,出口、工业的恢复较好,恢复到远超疫情前的水平。出口的强劲主要得益于全球经济的同步复苏,工业的恢复较快则体现了中国供应链的优势。但消费和投资的恢复较差,居民收入的受损以及预防性储蓄的增加大大抑制了消费,企业对未来前景也较为谨慎,不敢加大投资。
  这种严重的复苏结构性问题,并不能通过总量的货币政策解决。虽然“水”多了,总会流一些去复苏较慢的部门,但具体的效果却是很难指望的。这种结构性的问题,借助财政政策的效果可能会更好。比如,欧美针对疫情失业人员的收入保障政策,很好的维持了居民收入的增长,使其消费的恢复更加顺畅。
  在缺少了基建和地产的助力,中国的货币政策已经逐步回归 “软绳子”的特征,它对整体经济的刺激作用已大不如前。
  另一方面,大宗商品上涨导致下游企业成本大幅提升,下游复苏受到明显抑制。在正常的经济周期中,整个上下游产业链的传导是较为顺畅的,下游會通过一定的涨价来抵御成本的上升。但在这一轮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中,由于下游消费受到的抑制较大,恢复要慢得多,再加上一些资源品的供给弹性发生变化,使得上游商品涨价较快且不容易传导至下游。
  此次国常会明确指出,此次降准主要是“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实现的一种途径是“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值得注意的是,以降准为代表的货币政策可以使融资成本下降,但无法改变下游企业面临的原材料成本高涨,只能间接的缓和下游企业的综合成本压力。
  未来货币政策会如何演进呢?中信证券债券研究团队认为,降准通过向金融机构注入长期稳定资金,促进综合成本下降,从而传导至贷款利率水平,带动LPR向下调整。根据历史经验,自LPR改革后,两次全面降准均带来了LPR报价的算术平均值下行。
其他文献
构建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建立常态化监督管理机制,强化预算约束作用,既是形势所需,也是提升事业单位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基于事业单位的特点,本文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在预算管理中的构建进行剖析,希望能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源头管控,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单位目标。
最近一个月跟踪产业链各环节的高频数据,笔者的惯性思维仍以4月-6月的重边际节奏/轻估值的思路为主。4月-6月通过近光灯去找先验预期的偏差,核心在于跟踪关键时间点4月-6月现货边际状态与涨价预期的证伪与证实,重调整与应对。  近期在思考一个问题,能否从近光灯切换到远光灯,看得再远一些,筛选出合理的先验预期,再用近光灯观察偏差与修正,也就是在前日日报提到的思路从重节奏切换到节奏与估值并进。那么合理的先
期刊
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其成本管理能力是竞争的核心体现.尤其在我国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三种发展模式并存的情况下,不同的驱动力产生了不同的管理思维,并决定了其成本管理方式
期刊
以往对演化博弈的研究都假设个体从博弈中获得的支付是确定的并以精确的数来表示。然而由于受环境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个体博弈时所获得的支付并不是一个精确的数值,而需要用一个模糊数来表示。本文研究模糊支付下2×2的对称博弈,利用模糊数的运算,分析具有模糊支付的有限种群Moran过程演化动态。在弱选择下以梯形模糊数和三角模糊数表示博弈支付,计算策略的模糊扎根概率,分析自然选择有利于策略扎根及策略成为模糊演化稳定策略的条件。将经典博弈推广到模糊环境中丰富了演化博弈理论,更具有现实意义。
美国拜登政府上台以来,不断加码财政刺激措施,以支撑美国经济复苏。但积极的财政政策,会导致美国财政赤字迅速扩大,会对全球大类资产价格带来深远影响,美元指数将会走向何方?历史上的美国财政扩张  美国的财政政策具有逆周期特性,一般情况下,当美国经济增长乏力,美国历届政府会选擇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财政赤字规模,以提振经济增长。以联邦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来看,自1960年以来,美国财政赤字扩大的时间段
期刊
会计行业的变化日新月异,行业会将那些不愿进步前进的人留在2020年令人焦虑的阴霾里。会计专业人士要在今年的疫情危机中进一步提升自己,不仅需要对咨询服务的实际作用要有清晰的认识,更要迅速果断地采取行动,推进采用新的方式,提供包含更高水平的客户倡导和价值的服务。
7月8日,中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举下行突破3.0%关口,与我们5月末的预期一致。10年期国债收益率最低下行至7月30日的2.84%,创2020年6月30日以来新低。那么,问题来了,未来国债收益率的下行空间有多大呢?7月债市走牛的三大因素  其一,央行意外全面降准。7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
期刊
大数据时代,社保基金管理应用大数据技术成为必然趋势。其主要是由于以往常规的社保基金管理方式难以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各项管理及服务工作开展,都面临明显的技术局限性。而通过大数据技术的融入和运用,依托独有的技术优势,能够促使社保基金的管理更加规范、高效及科学。因此,对大数据技术在社保基金管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旨在为我国社保基金管理的完善及发展提供思路及方向。
固定资产为高校财务管理核心内容之一,是高校履行职能所需的资源。随着我国事业单位职能转变,主要由管理型逐渐趋于服务型,中等职业学校固有的资产管理模式,难以满足新时代发展潮流。中等职业学校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为后续发展趋势,但受各类因素影响,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存在部分不足,体现在动态管理缺失、信息采集缺乏等,本文主要从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利用信息化技术角度提出优化策略。
引入包含线上购买线下取货(buy online and pick up in store,BOPS)的全渠道策略,在随机和确定性需求下分别构建双寡头Nash均衡博弈模型,得出在线下-线上和BOPS-线上等不同渠道下双寡头企业的最优库存策略。通过分析不同的渠道,进一步探讨了双寡头企业产品定价的差异对最优线下库存的影响。结果表明,BOPS作为一种新的零售模式,通过提供库存的可用性信息,显著降低了顾客承担的缺货风险,既可以增加顾客的访问量,还可以增加交叉收益;同时,零售商是否提供BOPS,将显著影响顾客的渠道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