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蒸汽再热技术的供热优化改造试验研究

来源 :电站系统工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24334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根据蒸汽再热技术实施供热改造后的某300 MW亚临界机组,依据“等发电功率”+“等供热量”的原则,通过进行三组对比性的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纯凝通流改造+供热优化”对机组运行经济性的影响.重点研究改造前后供热工况下机组性能变化,并对比分析改造前后纯凝工况下的机组性能.分析得出:纯凝通流改造前后纯凝THA工况下汽轮机热耗率下降331.8k J/kWh,折合供电煤耗率下降12.90g/kWh;供热优化后新供热方式与老供热方式相比同工况热耗率下降383.2k J/kWh,折合供电煤耗率下降14.91g/kWh;纯凝通流改造和供热优化综合节能效果,同工况热耗率下降710.2kJ/kWh,折合供电煤耗率下降27.63g/kWh.供热优化节能(14.91g/kWh)在总节能量(27.63g/kWh)中占比为53.4%.
其他文献
岩藻多糖(fucoidan)是一种主要从褐藻中提取分离得到的天然活性多糖,由一定比例的L-岩藻糖和其他单糖以及硫酸酯残基组成.岩藻多糖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凝血、降血脂以及改善胃肠道功能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对动物生产有积极作用.目前,抗生素已被全面禁止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畜禽生产中使用,寻找自然来源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已经成为畜牧行业研究热点,而岩藻多糖凭借其特有的生物学活性,有望成为潜在的畜牧饲料中优质抗生素替代物.因此,文章综述了岩藻多糖的提取工艺、主要生物学活性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岩藻多糖进一步在动物
针对人脸图像识别问题,提出联合多模态表示的方法.采用二维经验模态分解(BEMD)对人脸图像进行分解,获得多层次二维内蕴模函数(BIMF),作为人脸的多模态表示.在分类阶段,采用多任务压缩感知模型(MTCS)对多层次BIMF进行表征,求解不同BIMF的稀疏系数矢量,进而计算不同类别对于当前测试样本的重构误差,根据重构误差判断样本所属类别.通过在ORL和Yale-B人脸图像数据集上开展实验,所提方法平均识别率分别达到75.42%和94.07%,且对噪声干扰具有良好的稳健性.
孔隙率是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结构的重要指标,对催化剂的脱硝效率有重要影响.根据工程依据范围创建微观孔隙尺度的SCR脱硝催化剂多孔介质模型,采用随机配置的方法,构造出8种不同孔隙率.采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SCR催化剂表面流动及传质耦合化学反应过程,在特定烟气流速和NO原始浓度工况条件下获得多孔介质中烟气流动的速度分布和伴随流动过程发生催化还原反应的NO浓度分布,研究孔隙率对流动和脱硝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孔隙率的增加,全场平均孔隙流速逐渐减小,出口NO平均浓度逐渐增大,脱硝率
为了解决妊娠母猪精细饲喂需求,试验设计了一种母猪精细饲喂器控制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嵌入式实时系统、RS485总线通信、机电控制、网络数据库云服务等功能.母猪精细饲喂器控制系统采用雨刮式下料电机实现精准下料,由云端服务器进行远程参数配置和调控,并运用RS485总线通信技术实现数据同步.结果 表明:设计的饲喂器模块,单日下料误差控制在5.00%以内,能够实现精细化饲喂控制;单次下水误差控制在4.00%以内,可以有效实现水料配比,并且该系统运行稳定.说明母猪精细饲喂器控制系统符合妊娠母猪精细饲喂的基本要求,为小型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单链共价闭合的环状非编码RNA,长度约为100个核苷酸,是由线性前体mRNA通过反向剪接产生的内源转录产物,可调节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随着下一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基因沉默(小干扰RNA)技术和CRISPR/CAS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环状RNA研究的进程.circRNAs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对真核细胞的增殖、分化、自噬和凋亡等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文章综述了circRNAs在调控卵泡发育、精子发
为了探究巴马猪BECN2基因编码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其mRNA在巴马猪不同组织中表达水平,试验采用PCR方法扩增并克隆巴马猪BECN2基因CDS全长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蛋白进行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巴马猪BECN2基因mRNA在不同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 表明:经PCR扩增巴马猪BECN2基因CDS全长序列大小为1302 bp;巴马猪BECN2蛋白是一种结构较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由433个氨基酸组成,亮氨酸含量最高,占比为13.2%.巴马猪BECN2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
为研究循环流化床锅炉膜式水冷壁的热应力问题,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顶棚拐点处水冷壁的温度、变形量和热应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向火侧到背火侧水冷壁的温度梯度变化较大,水冷壁的变形量极不均匀,在水冷壁管与鳍片接触处出现应力的集中.水冷壁减薄后,最大热应力先减小再增大,在减薄厚度为1.5mm后热应力迅速增大,鳍片磨损减薄后水冷壁热应力增加速度逐渐变大,当热应力超过材料的许用应力时极易发生爆管.水冷壁减薄量超过自身厚度的21.4%时考虑对水冷壁管进行更换.对水冷壁最大热应力与鳍片减薄量间的规律拟合成函数关系式,对判
目前设计的输电线路无人机激光清障系统识别清晰度较低,导致工作效率较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基于AI图像识别设计一种新的输电线路无人机激光清障系统.硬件设备主要包括前端的监控传感器、无人机激光器、通信装置和后台控制服务器.后台控制服务器选用支持Windows 10系统的计算机,能够支持移动网络和无线网连接,运行内存8 GB,储存内存256 GB及以上,处理芯片能够支持AI图像识别系统正常运行.根据灰度检测方法,识别定位输电线路漂浮物,依据判断结果下达相应指令实现软件操作,指导无人机进行清障作业.实验结果表明,
为解决轴流风机结构共振问题,通过结构共振机理分析,得出了引发结构共振的必要条件,并根据轴流风机结构特征分析了其主要振源部件和常见故障频率范围,进而提出了四项治理结构共振的措施:提高结构刚度、改变激振力频率、降低激振力和增加阻尼,并讨论了各处理措施的适用性及优劣.结合某1000MW机组双级轴流引风机案例,综合采用提高支撑刚度和降低激振力的方法使结构共振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流行性出血热(epizootic hemorrhagic disease,EHD)是由节肢动物库蠓叮咬引起的一种在全世界野生及家饲有蹄动物中广泛分布的非接触性虫媒病毒病,目前至少有9种血清型,其中有7种在我国流行.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pizootic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主要感染鹿和牛,羊和其他反刍动物为无症状感染,给养殖业造成了严重损失.检测EHDV的方法有很多,主要以分子生物学和血清学检测方法为主.文章就EHD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重点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