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和额颞叶痴呆患者徘徊行为落日现象的比较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s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索阿尔茨海默病和额颞叶痴呆患者徘徊行为的落日现象,并比较该现象在两痴呆亚型之间的差异.方法 利用电子示踪监测系统对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入住大阪浅香山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27例阿尔茨海默病及7例额颞叶痴呆患者进行连续30 d的步行活动监测,分析并比较两者24h标准化活动水平的变化.结果 经Huynh-Feldt Epsilon(H-F)校正后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24h标准化活动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74,P=0.06),分组因素与时间因素无交互效应(F=1.42,P>0.05),两组间标准化活动水平变化趋势不服从第17次项曲线(F=5.24,P<0.05)和第9次项曲线(F=4.26,P=0.05).两组标准化活动水平均逐渐增高,阿尔茨海默病组在18:00达到最高点,额颢叶痴呆组则在19:00达到最高点,Bonferroni法多重比较显示阿尔茨海默病组在5:00 ~7:00的标准化活动水平较额颞叶痴呆组高(分别为0.75±0.08比0.35±0.16,F =4.91;1.13±0.13比0.49±0.26,F=5.06;1.24±0.15比0.56±0.28,F=4.47;P<0.05),而在16:00则较低(1.65±0.11比2.22±0.22,P<0.05).圆形分布x2检验显示额颞叶痴呆组活动峰值时间较阿尔茨海默病组延迟(14:12±5:12比15:47±4:19,x2=87.31,P<0.01).结论 徘徊行为的落日现象在阿尔茨海默病及额颞叶痴呆中均有出现,但两者徘徊行为时间趋势不尽相同.与额颞叶痴呆患者相比,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徘徊行为时相较长,且峰值时间较早.
其他文献
建立食品中非食用色素皂黄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样品经丙酮提取,固相萃取小柱净化,以乙腈-5 mmol/L乙酸铵+0.06%三乙胺水溶液为流动相,XDB-C18色谱柱分离,二极管
为明确25%阿维·福·莠锈悬浮种衣剂对大豆的安全性及对大豆根腐病和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以大豆品种嫩丰20为试材,研究了25%阿维·福·莠锈悬浮种衣剂拌种对大豆根腐病及根
目的建立16SrDNA结合显色法芯片技术(玻璃芯片转尼龙膜显色法)鉴定分枝杆菌的方法。方法利用GenBank中细菌16SrDNA保守区序列,设计两对分枝杆菌属特异性通用引物,采用双重PCR
通过基于2×2列联表的种间联结分析和x2检验,对浙江天童保存较好的披针叶茴香(Illicium lanceolatum AC.Smith)群落的种间联结性进行研究,以揭示披针叶茴香在群落中的地位及
为探明双斑长跗萤叶甲在黑龙江省的发生动态,2012年和2013年采用田间网捕和定点方法调查了黑龙江省哈尔滨、佳木斯和牡丹江3个地区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田间发生情况。结果表明
林学(林果病虫害防治)专业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才紧缺的专业之一,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学专业的主要依托实验室林木保护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进行研究,在完善实验室规章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工作人群中首位致盲性眼病,黄斑水肿(DME)和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是其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定期筛查,发现DR发病危险因子
金属锂具有燃烧温度高、速度快、火焰宽、发热量大等特点,广泛用于军事及电子等领域。职业性锂及其化合物的健康影响主要以局部刺激作用为主,其次为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引起的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ATO)对MRL/lpr自发性狼疮小鼠抗双链DNA(dsDNA)抗体及DNA甲基转移酶1(DNMT1)和黏附分子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的亚基CD11a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作
目的 探讨用PowerPlex(R) 16体系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TR)基因座分型时等位基因丢失的现象及原因.方法 分析10 642宗肯定亲权的亲子鉴定案件(涉及18 314次减数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