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教学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

来源 :魅力湖南·学术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fhx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摘要】目前高职院校的会计教育在高职教育新兴模式下,无论是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核体系、师资力量等都稍显滞后,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高职会计专业的发展。文章针对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论文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教学
  教学环节是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但目前高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育观念、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践教学和师资方面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高职会计专业的发展,使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如何针对高职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呢?
  一、当前高职会计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体系单一,教学内容重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实施的以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环节组成的课程体系,仍然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没有按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设置课程,另外没有按照技能实践和职业岗位的需要整合教材,课程内容与职业需要相脱节,实习实训的绝大部分内容也是账务处理,其实是准则、制度讲解的继续,是将平时做在作业纸上的作业改做在账册、凭证上而已,使实践课内容缺乏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教育观念仍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上
  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学生习惯于依赖教师和教材,教师讲什么就是什么,缺乏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缺乏创新能力,再加上会计知识的原则性和规定性较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相对滞后
  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按部就班地以教科书为依据,实施“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上课记笔记,下课学笔记,考试考笔记,学生思维闭塞,把记忆当做接受知识的唯一途径。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对知识的应用,学生也许学会了怎样编制分录,怎样编制报表,但在如何利用这些生成的信息帮助解决日益复杂的企业与会计问题方面显得不足。另外,教学手段落后、单一,主要的教学仍是依靠“黑板+粉笔”,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十分有限。不能将原理与实务,手工记账与会计电算化、会计核算与分析加以有机结合,不能满足各种层次的高职学生对会计专业知识的需求。
  (四)成绩考评单调,实践能力测试不足
  学生成绩考评基本上沿用传统的闭卷、笔试形式的期末考试评价方式,仅以一次成绩作为成绩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忽略了实践能力的测试。成绩考评体制的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对学生的职业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五)教师的实践经验缺乏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输送实用型人才的重任,这就决定了它对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对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有着特殊的要求。高职专业的教师不仅要有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并能及时掌握专业方面的新信息、新知识。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高职会计专业的发展,使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社会对高职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改革现有的高职会计教学方式,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高职会计教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解决措施
  (一)转变观念、注重实效
  作为一线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必须转变以往的教育观念,充分认清高职教育目标。树立“教师为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的学习主导地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实际会计岗位需求作为教学的方向。教师在加强理论研究的同时,更要注意会计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及时更新知识,以及计算机财务软件的应用。
  (二)改革课程体系,整合教材结构
  对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注重课程内容的实用性与针对性。一是对教学内容,根据国家有关制度、政策的变化进行及时更新,如对《财务会计》内容及时补充了新会计准则的内容,对专业主干课程之间的重复性内容,则在编制教学大纲时进行协调。
  应根据会计结构的新变化,会计发展的新领域,全面设置相关课程,尤其是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的会计理念、新颖的会计制度等,更深入地进行会计领域与策略的研究,经营风险与会计风险的研究等。在具体操作上,可通过开设专业讲座的形式来完成上述内容的学习。会计教学不仅要妥善运用咨讯科技,同时亦需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及统计分析等领域相结合,使学生具备科技整和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教学的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教学中避免“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畅导新的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效率和效果。案例教学法、课堂演示性、角色扮演法就是一种很好的互动式教学方法。在教学手段上多媒体教学要大力提倡,此外应鼓励学生通过相关的参考书、全国会计师与注册会计师中有关会计实务的内容、网络信息等进行多渠道地学习,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国内的“会计从业资格”与全国“注册会计师”等从业资格证书的考核;鼓励会计专业的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程,以弥补知识结构上的不足。这样既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务进行恰当的融合,又挖掘了学生学习的潜能,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会计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在教师。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会计教师的综合素质,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鼓励会计教师参加会计职称考试,以加快“双师型”队伍建设;二是积极创造条件,鼓励会计教师到社会上做会计兼职工作,参加会计学会、审计学会及相关学术社团组织并任职,承担财政、税务、银行及企业组织的财税培训工作,以提高教师的动手实践能力,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三是采取内引外联的方式,结合教学进行教师培训。
  (五)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首先可以利用专业师资的优势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比如组建会计服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作为独立法人对外承担代理记账、财税咨询、审计业务,组织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直接从事会计实务操作和审计基础工作。
  其次,加大校外实习工作力度,选择有代表性的企业,与他们建立人才培养——就业实习基地关系,签订联合办学协议,确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使企方能够每年提供一定数量的会计实习岗位,使学生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和实际会计工作零距离对接。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论文摘要】古代中国人的交往及实践具有如下特征:整体主义至上,重人伦、讲亲缘,人性化的情感交往,重视和谐与信任。同时,由于儒家文化根植于中国农业文明的土壤之中,因而在其交往与实践中也有它的缺陷。认真加以研究,对于构建当下和谐社会无疑有借鉴意义。  【论文关键词】儒家;交往伦理;和谐社会  深受儒家文化影响下的古代中国人的交往及实践具有如下特征:整体主义至上,重人伦、讲亲缘,人性化的情感交往,重视和
期刊
  
期刊
【论文摘要】一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与其外交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其中前者起着基础性作用。历史经验还表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外交调整与之相配合。据此,为了因应经济发展方式综合性、系统性和战略性的转变,中国外交需要继续坚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方针,坚持“不结盟”的外交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如下调整:将更多外交资源应用于新的国际制度、国际规则的构建;适当降低对发达国家的外交
期刊
【论文摘要】“孔颜之乐”自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提出以来,在各朝代的儒家学者中一直备受重视并逐渐成为儒家理想境界的一个代表层面。其思想内核是上古贤人精神追求的理想境界,不仅对古代文化来说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与影响,对我们现代人,更有其不凡的意义与价值。  【论文关键词】孔颜之乐;文化传承;理想境界  孔子弟子三千,而其中通晓六艺者七十二人。其中有一名弟子,颇受孔子赏识,这名弟子就是颜回。  在《论语》中,
期刊
【论文摘要】何为全面发展?何为个性发展?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入手,具体论述人的全面发展及个性发展的关系,阐述传统教育模式下人的发展的误区。这些正是笔者在本文中要探讨的问题。  【论文关键词】人的发展;理性思考;误区分析  “教育的车轮一旦转动起来,它就将永远加快自己的速度。”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这句名言,早已为社会发展的事实所验证;在被称为“信息时代”、“知识社会”、“教育世纪”的当代,更
期刊
【论文摘要】中国古代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朝代更迭中,其治国方略一步步完善。使由乱到治,多次实现“尧天舜日”之治,最终经历了“为政识德”到“任法而治”再到“德主刑辅”的治国理念过渡到德礼刑并用,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论文关键词】德治;法治  中国古代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朝代更迭中,其治国方略一步步完善。使得社会由乱到治,多次实现“尧天舜日”之治,最终经历了“为政识德”到“任法而治”再到“德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