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帝王 亨利·福特

来源 :财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t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富档案
  亨利·福特是在世界汽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先驱者。他采用了适合于大规模批量生产的流水线生产方式,使福特汽车公司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汽车公司。他所推出的著名的T型车、A型车、V型车等,都被称为历史上著名的“世界车”,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其财富是当时美国的第二位,仅次于石油大王洛克菲勒。
  
  如今,汽车已在现代都市里扮演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汽车的发明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进步。曾有人把它的出现和蒸气机的发明相提并论,可见意义的重大。而提起汽车,就必须提起一个人,就是亨利·福特,他是第一个将小汽车正式命名为“轿车”的人,也是世界著名品牌“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从一个一文不名的穷小子到亿万富翁,福特个人奋斗的历史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津津乐道的传奇。而他给后人留下的,也不仅仅是有关于汽车的东西,还有更多。
  
  不愿做农场主的发明家
  
  1863年7月30日,福特出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郊的一个小城,父母都以经营农场为生。作为长子,福特被父亲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希望他可以继承祖业,更多地关注农场事务。
  但是,福特对土地根本没有多大的兴趣,他喜欢的是机械。童年时看到的蒸气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那是他第一次目睹不靠马拉的车,福特更加相信了机械的力量是无穷的。
  于是他17岁那年,离开了家乡,独自一人到位于底特律的密西根制造公司。但在这家拥有2000人的底特律最大的工厂,福特只工作6天就辞职不干了,原因是“该公司优秀的员工需要花费好几个小时才能修复的机器,我只要30分钟就可以修好,因而其他员工对我十分不满”。后来,他又先后从事过机械修理、手表修理、船舶修理等工作,并且还一边工作一边参加夜校学习,以便将来能够“自己开一家制造机械的工厂,不屈居于人下被别人利用而过一生”。
  梦想是好的,但现实却是残酷的。在底特律的日子,是不断奋起,又不断失败的,钟表厂梦的破灭,研究内燃引擎的碰壁,使这个年轻的机械师心灰意冷起来。或许回家是好的选择?于是在离家两年之后,福特又回到了故土。
  福特在家里呆了10年,这10年他结了婚,继承了父亲留的土地,但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发明。他不是种田的那种人,他喜欢紧张而刺激的都市生活,他渐渐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设计一种可以烧汽油的发动机,并且让这个发动机驱动四轮车。这样,人们出门不再需要马了,他们将驾驶这种无马的马车去上班、去旅游。
  一旦产生了这个想法,它就在福特的脑海里扎下了根。福特做梦都想实现这个梦想。“一定要走出农场,去底特律!”他下定决心要去闯世界。尽管妻子克拉拉非常留恋这个温馨的家,然而,她还是毫不犹豫地拿起了行李,没有半句怨言,随着丈夫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底特律。
  
  梦想成真的“速度之魔”
  
  当时正处于一个新兴汽车即将取代马车的过渡时代,1893年,美国的杜里埃兄弟设计出美国的第一辆用汽油发动的汽车,此后,还有许多年轻人在跃跃欲试。想法是许多人都会有的,但是要变成现实就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了。
  福特在担任底特律照明公司工程师的同时,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汽车之上,在朋友的帮助之下,工夫不负有心人,1896年6月4日,福特的第一辆汽车诞生了。尽管这辆车速度极慢,形状奇怪无比,但却是福特和朋友的杰作!这也是底特律的第一辆汽车!福特开着这辆车在城里转来转去,引来了许多人的围观,别人都叫他“疯子亨利”!
  而一次偶然的机会,福特遇见了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激动的福特向爱迪生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了这个发明大王的称赞和鼓励,于是,36岁的福特准备孤注一掷了,他辞去了职务,潜心于汽车的研制。到1899年,他已经成功造出了自己的第三辆汽车。
  1901年,福特驾着自制的赛车参加一年一度的全美汽车大赛,战胜了所有对手,赢得了冠军。从此,福特闻名全国,美国的《天马杂志》称他为“速度之魔”,他成了底特律的英雄。1902年,他又参加了一次全国性的汽车大赛,结果又远远地超出了第二名。这两次胜利不仅使他名声大噪,还结识了许多巨商大贾,为以后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02年11月,福特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公司——福特汽车公司。公司的标志是一个蓝色的椭圆形,中间是模仿福特签名的大写字母“F”和“FORD”,从此,这个标志成了福特汽车公司的象征,直到今天。
  在当时来看,初生的福特公司有许多方面还不成熟,许多部门、规章制度刚刚建立,工厂也很破旧。但是它的思想却是成熟的,因为福特对此早就有了一套自己的设想。福特公司成立之初,福特便设计了高、中、低三种级别的汽车,以期占领市场。其中高档车主要为富人服务。生产高档车带来的利润很大,但顾客数量有限。
  第一年,福特推出的A型车成了底特律人的抢手货,福特公司赚取了可观的利润,仅股息就分发了10万美元。一下子股东就相当于收回了所有投资。面对巨大的成功,福特清醒地认识到,这只是表面的辉煌。因为人们现在只是对汽车这个新东西感到好奇,一旦他们习惯了使用汽车,便会变得更挑剔。汽车的质量和价格就成了福特公司的生命。
  很明显,小小的福特公司不可能占据全部汽车市场,必须突出重点。生产什么车为主呢?面对各位股东,福特说:“美国地域辽阔。生活着很多人,大多数是工人、农民。他们才是汽车的真正需要者。我主张多生产低档车,特别是标准化的大批量生产,把便宜实用的汽车卖给这些人,才是我们公司长期的战略!”
  说着容易,做起来可难!低档车尽管技术上难度不高,但却不得不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这着实使福特费了一番脑筋。为了让家家户户都用上这种车,他的车必须简单,轻便,耐用,容易修理,而且还必须能在崎岖不平的乡间路上奔驰。这些都对零件提出了新的要求。还有更重要的一点,这种车必须便宜,使每个家庭都能够买得起。为此,福特不得不在设计时更多地考虚经济因素,这么多的要求简直让人无所适从,许多种设计方案都被一次次的否定了,福特也被搞得筋疲力尽。要怎么做才能恰如其分地满足顾客要求呢?
  有一天,他忽然想通了,必须使汽车构造简单化,只有简单,汽车才可能轻便,才会容易修理,一旦哪部分有问题,换个标准零件就够了。而且,简单的设计更易于大批量生产,当生产量增大时,生产成本就会降低,汽车价格就可以更加低廉。福特把以前的设计图纸全部扔在一旁,重新开始设计。
  “标准化,简单化。”设计中福特不时提醒自己。
  经过几次修改,福特新的设计定型了。它被命名为福特牌T型号汽车,后来成为汽车历史上最著名的车型,几乎成为汽车的代名词。事实证明,T型车受到了巨大的欢迎,整个国家都被淹没在T型车的狂潮之中,从1908年诞生到1927年的更新换代,福特生产的T型车数量是整个世界汽车总量的一半。
  直到今天,还没有哪一个车型能望其项背。当时的美国,一个人说自己有一辆汽车,则一定是指福特的T型车。福特以其傲视群雄的气概一跃成为汽车大王。同时,福特汽车公司也当然地坐到美国汽车业第一大公司的宝座上。
  
  永不停止的革新
  
  与福特不停息的发明相比,他的商业思想也在不断的革新。面对雪片般的订单,福特在欢喜的同时也在发愁,因为工厂里原始的组装技术根本无法应付这种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
  但是,一个偶然之间看到的现象给了他灵感。有一天,他走在路上,路过一个屠宰场,看到牛送进来以后先用电电击,然后放血,将牛吊起来,然后用锯开膛剖腹,最后分割,这个过程是分别由不同的人来完成的。福特心想,我可以将这种具有连贯性、又有工作效率的流水作业的方式,运用到我的汽车制造上。这样产品的因素、技术的因素、制造过程控制的因素,都加起来以后,一个汽车不就完成了吗?
  在福特想法的支持下,在公司人材的帮助下,1913年春,世界上第一条汽车流水装配线在福特的工厂里诞生了,大规模流水装配线带来的是生产方式上的革命,福特公司连创世界汽车工业时代的生产纪录:1920年2月7日,一分钟生产一辆汽车,1925年10月30日,10秒钟生产一辆汽车,这样的速度让同行为之震惊,让世界为之震惊。而这种以流水装配线的生产方法和管理方式为核心的福特制,为后来汽车工业的发展树立了楷模,掀起了世界范围内具有历史进步性的“大量生产”的产业革命。
  不仅如此,福特很注意工人的生活。他想:造出去的车,如果我的员工都买不起,我生产车还有什么意义呢?我必须要让我的员工首先买得起我所造的车,只有这样循环才能启动公司的发展。而在当时,美国工人的工资是很低的,每天1美元到1.5美元,一个月一天不休息,也只有几十元钱。于是亨利.福特让公司的公关经理,把所有媒体的记者都请来。他说,从今天开始福特车所有的生产线上的员工每一个人的工资涨到5美元钱,这句话惊呆了所有在场的人。在当时,一辆福特汽车大概要卖200多美元,如果一个员工一天挣1美元钱,那么他一辈子也买不了一辆车,反过来讲,如果一天挣5美元,立刻就可以变成福特汽车的买主。福特真正希望的是他生产的产品是有人要的,有人用,一般的社会大众能够把它当作交通工具,而不是一种奢侈品。他刺激汽车行业发展的方法不是车本身降价,而是把员工的工资涨上去。因此,亨利·福特是聪明的,他不是把汽车制造当作简单的做生意,而是要将整个汽车行业带动起来,创造这个市场。
  “5美元工作日”这个新奇的提法,引起了全美暴风骤雨般的热烈反响。工人们无不拍手称快,他们从此以后可以过上真正体面的生活,可以挺起胸膛做人了。无数工人从全国各地涌向底特律,要求在福特汽车厂工作,以至于福特不得不把“雇员已满”的牌子挂到工厂大门口。而新闻界对此给予了罕见的赞扬,记者们一个个激动万分。“新的经济时代已经来临!”记者们在各大报头版新闻中纷纷给予赞扬。当然,最后获利的还是福特。
  
  成败后人评说
  
  事业上的巨大成功,传媒的过分青睐,面对自己庞大无比的福特王国,福特开始得意洋洋、居功自傲了:我曾经做了那么多的事情,这些成就应该都归我所有。他表露出自己强烈的占有欲和权力欲。曾经慧眼识人材,现在却开始排斥异己,过分猜忌。在这种状态下,许多跟他一起共同奋斗的老战友、老伙伴都被赶出了公司,而他们后来都成了福特竞争对手的得力干将。
  不仅如此,世界局势也在发生变化。20年代后期,美国开始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旧车市场,大批质量相当不错的二手车,只需几十甚至十几美元就可买到,这对一向以“价廉物美”而著称的T型车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同时,由斯隆领导的通用汽车公司生产出了许多时髦多样和先进豪华的汽车,满足了不同阶层的购买需求,也对T型车形成了较大的竞争压力。而这时的福特依然将主要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T型车中去,结果到1927年,顽固的福特不得不让自己心爱的黑色T型车死亡,整个公司停产一年转产新的A型车。由于转产组织匆忙、耗资巨大,加之接踵而来的经济大萧条的影响,福特公司元气大伤,整个30年代都未能恢复,分别被通用(1927年)和克莱斯勒(1936年)超过。后来经过全公司员工的拼力追赶,才算在“全国第二”的位置上站稳脚跟,那种产量独占全国一半以上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1945年,福特不得不让位于孙子亨利.福特二世。1947年4月7日,亨利·福特因脑溢血死于底特律,终年83岁。
  福特是汽车工业史上的一个传奇,在大起大落之中,他创造了自己的王国,不管他最后做了些什么,他留给人类的还是有许多可以回味、必须思索的东西。“当他未到人世时,这个世界还是马车时代。当他离开人间时,这个世界已经成了汽车的世界。”这是1947年4月《纽约时报》上的一段文字,它形象地概括了“福特”与这个世界的联系。
  毕竟,我们无法忘记,是他,在这个世纪初生产出世界第一辆家庭车——福特T型车,把大伙从马车挪到“嘟、嘟”叫唤的汽车上,使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开始飞转起来,他给我们插上了文明的翅膀。
  
  成功秘诀
  拥有舍弃继承家业的抉择力。
  永不停止创新的精神。
  练就迅速捕捉灵感的目光——即使是在宰牛过程,也能发现玄机。
其他文献
洛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五年来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但与发展目标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如何进一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洛阳市市长郭洪昌,是在全国“两会”期间进行的。郭洪昌联系洛阳的实际,学习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感受很深。他说,洛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也同全国、全省的态势一样,取得了显著成绩,发生了前所
振兴·和谐——看吉林  总策划 吉 吉吉     本刊特稿  中共吉林省委书记 王珉: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实现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委厅篇  吉林省发改委吉林省振兴办副主任曹大卫  以创新促发展开创振兴伟业  吉林省劳动保障厅厅长 臧忠生  改善民生 促进发展 共享和谐  吉林省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  以人为本 服务于民  吉林省人民政府民政厅  加强城乡社区建设 筑牢和谐社会基础
到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已经经历了长达19个季度的高速增长。在这一期间,从物质生产领域看,生产过剩的格局正在逐渐形成,导致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急剧增长,就是人们所说的内外严重失衡;从货币层面看,广义货币增长率大幅度超过经济增长率的局面仍然在发展,银行存差也日益扩大,就是人们目前所说的流动性过剩问题。生产和货币供给“双过剩”,构成了在资产领域需求远远大于供给的背景和条件,先是房地
2007年的汽车企业经济效益普遍好于上年,增幅稳步攀升,多数企业盈利水平显著。数据显示,去年前11月,规模以上汽车工业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比上年增长31.47%和64%,增速都比上年同比有所上升,特别是利润总额,增速上升了20个百分点,大幅超越主营业务收入增长速度。    2007年我国汽车工业生产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值同比增长速度均达到32%以上,许多重要产品
2007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继续落实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加快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职能,完善体制机制,努力消除影响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坚持推进各项改革,抓好对改革与发展具有全局意义的重点工作。    一、2007年住房和城乡建设体制改革取得了长足进展    (一)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1.加快完善廉租住房制度  提出了加快建立健全以廉
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公里、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是惟一能够担负下游防洪、防凌、减淤、兼顾工农业供水、发电的综合水利枢纽,是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的关键性控制工程,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小浪底工程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管理方式与国际惯例接轨,被中外专家称为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之一。该枢纽工程1991年9月开始前期准备工程施工,1994年9月主体工程正式开工,2000年初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父母子女即便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但由于居住条件改善、生活习惯差异、代际思想观念不同,不少年轻人也选择与父母分开居住。  由于老年群体自身免疫功能逐渐下降,生理机能开始退化,老年痴呆、心脑血管疾病、风湿病等都是老年群体中常见的疾病,同时,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容易产生心理失调症状,称为
摘要 公司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协调企业内部各方利益的制度基础;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实现其经营管理目标的有力保证。  关键词 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内部审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在国际市场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加强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已成为企业改革的热门话题。2006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牵头发起,证监会,国资委共同参与的“企业内部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是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社区是城乡管理的基本单元,是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基础所在。吉林省委、省政府始终把加强城乡社区建设作为构建和谐吉林的基础工作,切实加强领导,不断加大推进力度,使全省城乡社区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构建和谐吉林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近年来,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吉林省考察,对吉林省社区建设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搭建城市基层管理和
2007年1~11月,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行业共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2868.57亿元,同比增长20.01%。电力和热力生产供应业实现利润1661.2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6.21亿元,同比增长39.01%。全社会用电量高速增长,达到324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4%,增幅比上年上升0.26 个百分点。    2007年1~11月,电力生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8472.29亿元,电力供应业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