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张家口坝上草原牧草资源选育与有害生物防控试验

来源 :养殖与饲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n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草原载畜量的加大、人口的增多、开垦荒地、连年干旱和寒冷、鼠虫害等因素对草原的破坏,牧草种质资源也在不断遭到遗传侵蚀或丧失,开展对牧草种质资源的选育试验和有害生物防控试验,对于挽救草原牧草资源、制定相应的草原保护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选用老芒麦11个品种,以同德老芒麦为对照;披碱草11个品种,以同德短芒、无芒披碱草为对照,进行牧草种质资源选育试验。结果显示,11个老芒麦品种在坝上的生长指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株高上,9号品种的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在鲜产上,6、10号品种显著低于其他品
其他文献
通过对大蒜(Allium sativum L.)不同发育时期鳞芽的徒手解剖和石蜡切片显微观察,鳞芽生长发育主要分为3个时期,即鳞芽分化前期、鳞芽分化期、鳞芽膨大期。鳞芽分化前期是叶原基的形成时期,叶原基具有典型的原套—原体结构。鳞芽分化期是小鳞芽的形成时期,小鳞芽形成位置与分生细胞团所在位置有关,已经形成的鳞芽在进行物质积累的同时其内部生长点还在继续分化。在鳞芽膨大期,分生组织细胞核中染色体变化活跃,分生细胞团内部有淀粉粒的积累,木质部具有发达的导管。对鳞芽分化期不同部位的切片进行PAS染色,发现细胞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