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粉制备系统几项技改

来源 :水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home1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公司2×2500 t/d生产线煤粉制备系统中使用的煤磨为HRM 1700立磨,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了若干问题,设备故障率增大,降低了煤粉的质量.经采取有效措施,煤磨生产状况得到改善,确保了窑系统的稳定运行.rn1煤粉仓及煤粉下料管的改造rn由于我公司原设计为窑头、窑尾共用一个煤粉仓.投产后发生过数次煤粉仓内局部高温、煤粉自燃,甚至爆炸等事故.为减少事故的发生,被迫每周定期停煤磨、止煤和烧空煤粉仓.每次处理,都对窑系统的稳定煅烧造成影响.
其他文献
采用GB 31893-2015《水泥中水溶性铬(Ⅵ)的限量及测定方法》进行水泥中水溶性铬(Ⅵ)质量控制时发现,水泥中的水溶性铬(Ⅵ)主要来源于熟料,而熟料必须加入石膏才能溶解出水溶性铬(Ⅵ),并且采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检测时吸取待测溶液加入显色剂时应立即调节酸度,否则容易使结果偏低.
通过对水泥余热发电运行现状的分析,提出水泥余热发电安全、高效生产运行核心关键指标及其标准,对指标标准的评定、相关指标提升方案、案例进行阐述,并从水泥余热发电制度规范、行业标准等多个方面论述如何引领水泥余热发电机组实现安全及经济高效运行,确保水泥余热发电实现一流高效,为碳达峰和碳中和做贡献.
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短期内很难有大的革新,但水泥企业对余热发电的管理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篦冷机对余热发电的影响非常大,同时也是提升空间最大的潜力点.针对这个问题,提出调整篦冷机尾部余风门来控制AQC炉进口的烟气参数,并通过对余热锅炉的热力计算,找到控制尾部余风门开度的思路,从而提高余热发电量.
国际水泥项目业主将复杂高端耐火材料施工质量检测委托给德国VDZ第三方专家团队,从十一个维度进行了隐蔽工程记录检查、现场施工质量等符合性验证,指出该项目常规施工普遍性问题,着重提出该项目耐火材料系统施工忽视的几个特殊问题并提出对应解决方案建议,分享了隐蔽工程鉴证管理、无定型耐火材料精准施工要求、系统分段干燥原理及干燥节点控制,同时给出了全系统保障集成技术的建议.
介绍了7000 t/d熟料生产线进行节能改造的实践,对C1下料管翻板阀、旋风筒进口水平段、烟室上弦、撒料板角度、一次风机等进行技改,改造后烧成系统投料量提高,C1出口温度降低,熟料分步电耗降低,标准煤耗降低,产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达到了节能降耗的目的 .
结合某水泥厂的余热发电循环冷却水的设计实例,对水泥厂的余热发电循环冷却水系统的电化学技术方案的确定、设备选型进行较为详细的设计,以满足水泥厂对余热发电循环冷却水系统的除垢、减排、节约药剂的要求.
利用双轴搅拌机的工作原理设计的石粉和脱硫石膏混合装置,将石粉和脱硫石膏混合成干湿均匀料加入水泥磨,既利用了石粉、节约了石子,又解决了水泥生产过程中脱硫石膏水分大、不便输送和难稳定入磨的问题,效果显著.
水泥企业设备的运行环境较为恶劣,主要体现在高温,粉尘、含尘气流、物料冲击和磨损等方面,长期在这样的工况条件下工作,设备的工作部件自然会发生尺寸的改变,使得设备的运行状况逐渐变差,发生振动、温升、泄漏、流量波动和工效下降等现象,甚至影响到生产的连续稳定.对于这种情况,每个企业都会根据生产特点和销售市场安排符合自身生产情况的日常设备实施维护和年度检维修工作,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各类隐患.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隐患的根除呢,笔者根据自己数年的生产管理和设备检维修的经历谈几点关于水泥设备检修项目实施的拙见,供同行参考.
介绍了辽宁山水工源水泥有限公司的生料辊压机终粉磨改造项目的 工艺流程、系统优化和系统改造前后的产量及电耗对比.探索了生料辊压机终粉磨系统在处理难磨和高水分物料时遇到的问题,通过采取一系列的优化改造措施后,达到了提产降耗的目标.
生料磨的产量决定了回转窑的产量,文中通过对石灰石粒度的分布调整、对选粉机转子动叶片局部改善以及对粗粉分离器加装回料管的改造,在不做大调整的情况下,解决了生料产质量与回转窑产量供需的矛盾,对回转窑提产起到了较好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