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老师也可以是哲学家

来源 :文化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4112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多年前,在长江岸边,一群学生面临着毕业。在一位高数老师的最后一堂课上,他问学生:“你们见到的阳光是现在的吗?”
  學生说:“当然是现在的阳光了。”
  老师说:“错了,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它发出的光线需要走8分钟才能到达地球。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阳光,是太阳8分钟之前发出的,而不是现在的。”
  老师继续说:“恒星中,有一颗叫天狼星,它距离我们地球10光年,而牛郎和织女星,距离我们27光年,他们之间的距离又是16光年。而现在距离我们最远的恒星是在8万光年之外。我们所看到的天穹,都不是现在的模样。我们此刻见到的是10年之前的天狼星,27年前的牛郎和织女星,8万光年之外的外星系。而现在的天狼星,我们在10年后才能知道。现在的牛郎织女星要在27年后才知道。最远的外星系,得再过8万年之后才能知道。
  “同学们,人生就像天际边的一颗恒星,我希望你们从现在开始,从此刻开始,努力地发光。10年后,20年后,我就能见到你们最亮丽的人生。” 从来没有一堂数学课能像这堂课这样让人刻骨铭心。真的,人的一生要走过许多机关,有时候它的钥匙就藏在一些细如流沙的小故事中,甚至它只是一句话,一个词,一个眼神。
其他文献
毕业后在市电视台谋得一碗薄粥,坐我对面的,是个漂亮到看一眼就足以让人神清气爽的女记者。本以为会像隔壁的同事们说的,因为这朵可以日日免费养眼的花,我能从外至里金龟似的,将那层懒散外壳彻底脱去,而且工作起来如鱼得水,在对面那股新鲜扑来的氧气里,无法遏制地任业绩青云直上。  可惜没过一个月,我便渐渐地有些吃不消。脸色渐显疲倦,神情也是烦乱不宁。工作上老是频出差错,连身体都明显地有些吃不消。朋友见了便开我
期刊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段日子,他决定到上海去做生意,妻子有些不解,“我们的存折加起来有十几万了,还至于要那么辛苦吗?况且就一个孩子。”那时候,盖一幢三层楼房只要八千元,十几万是一个天大的数字。  临行时,他对在凤凰镇上住校读初中的儿子说了两句话:读书是你自己的事情,每顿饭要吃一个荤菜。他把核算好的儿子每星期的伙食零用放在信封里,告诉妻子,不可以让孩子乱花钱。  —— 他在公社的夜校里读过三年书,在那个
期刊
2007 年1 月22 日凌晨5 点40 分,斯诺克温布利大师赛决赛上,中国台球“神童”丁俊晖和“火箭人”罗尼·奥沙利文再一次狭路相逢。去年8 月的北爱尔兰杯台球赛的较量中,丁俊晖首胜“火箭人”,如愿捧到了职业生涯中第三个世界冠军杯。奥沙利文呢,也憋足了一口气报一箭之仇。这回交锋,可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比赛开始后,丁俊晖很快以2∶0 取得领先。这时候,不和谐的一幕出现了:很近的看台上,一
期刊
一个夏日的午后,一位顾客从圆山附近的一家餐厅出来,招手叫了一辆出租车。  上车后,他告诉司机去松山机场。这位顾客在外贸协会的生产力中心工作,与朋友吃完饭后想回自己的公司。生产力中心坐落在松山机场附近的外贸协会二馆,因楼不是太大,也不是太显眼,知道的人不多,所以他每次都说是去机场,免得费力解释半天。  但这次,他刚说完,司机就紧接着说道:“你是不是要去外贸协会二馆啊?”  那位顾客非常吃惊,也非常好
期刊
比尔·盖茨从哈佛大学辍学30 年后,6 月7 日终于获得了哈佛颁发的荣誉学位证书。他随后在哈佛大学发表了这篇演讲—— 我离开哈佛的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是多么地不平等。人类在健康、财富和机遇上的不平等大得可怕,它们使得无数的人们被迫生活在绝望之中。我花了几十年才明白了这些事情。    有一句话我等了30年    有一句话我等了30 年,现在终于可以说了:“老爸,我总是跟你说,我会回来拿到我的
期刊
在闹市区内急却找不到厕所,那种事甭提有多尴尬和难受了,我对此深有体会。一天,我的一个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朋友来访,我随便向他诉苦了几句,殊不知他的反应异常激烈—— “你以为我们都是光坐着拿钱不干事?”朋友的质问让我感到莫名其妙。  我连忙陪笑说:“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你们能不能改善一下这种情况。”  “其实我们早想过了,想搞一个市内公共厕所查询系统。”朋友解释说。  “哦,这主意很好,什么时候落实?
期刊
他过去与人说话时低声小语,且面带微笑,向别人提意见措辞婉转,介绍自己时十分谦虚,若是对他人有什么请求,其状谦卑得有些可怜。不知不觉间,他变得说话时高声大嗓,脸色严肃,批评起别人直截了当,不留情面,介绍起自己夸夸其谈,大话连篇。由于他求别人的事少了,别人求他的事多了,过去常摆出的谦卑之状已被冷傲之状所代替。他过去走路时垂首低眉,一路蹀躞,仿佛羞于见人的丑女。那张脸郁郁寡欢,时带愁容,仿佛久受婆母之气
期刊
中国人相交,总得叫点什么,否则便是“不识远近”、“没大没小”。  称谓在变化,但万变不離一个原则:高低贵贱,远近亲疏。亲近的关系叫先生、经理、主任之类,就显得“远”了,称“老张”、“老李”固然亲热,却总不如“张叔”、“李姐”近乎。  中国人重视辈分,所以中国人侮辱人就让人叫自己爸爸,叫爷,叫姑奶奶。起誓时也说:“我要是说话不算数,就是孙子!”有年轻人不明白:咋叫姑奶奶?奶奶不就得了。可你咋不想想:
期刊
我在念中学那会儿,总是受到女友父亲的威胁。我知道,他总怀疑我会对他女儿做出什么越轨的事儿。每次他开门一看见是我,就立刻装出一副和蔼可亲而实际上却凶神恶煞的表情。在握手时,他将我紧紧捏住,就像要把碳原子硬压进钻石一般。  多年后的现在,终于轮到我身为人父了。每当想起以前为了约会而受到的不公平对待,我就一心想让女儿的那些求婚者体验一下更难受的感觉。我的座右铭就是: “在客厅里就将他们折磨得筋疲力尽,
期刊
最悲壮的“绝响”。南宋诗人陆游,一生为抗金复国呼吁呐喊,虽壮志未酬,但临终时一首短诗《示儿》,“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就足以让他千古不朽了。波兰爱国诗人密茨凯维支也有类似美谈,他终生为祖国独立而奔波呼号,冲锋陷阵,临死时最后一句话是:“与祖国同在。”爱国之心令人叹为观止。  最洒脱的“绝响”。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因“哭庙”案被判斩杀。刑场上,刚逾知天命之年的金圣叹,泰然自若,临刑不惧,昂然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