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科技创新与品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x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管线防腐补口历来是管线防腐工程的薄弱点,由于现场补口防腐作业环境条件、作业装备条件和材料技术条件的限制,补口质量通常与管体防腐层存在水平上的差距,管线防腐失效往往是从补口防腐失效开始。目前,3PE防腐管线主要采用热缩带进行补口,但对在运管线的腐蚀调查发现,部分热缩套补口防腐层已经和钢管丧失粘接,热缩带和管体3PE防腐层的粘接更是大量出现问题,部分补口钢管表面已遭受腐蚀。补口问题已经成为3PE管线防腐的焦点和难题。热缩带补口主要采用手工作业,大口径管道手工补口施工难度很大,补口质量受制于人为因素;热缩带聚乙烯基材有很高的电绝缘性能,在补口防腐层失效后,阴极保护电流容易受到屏蔽,在非水浸土壤中形成腐蚀风险。液体涂料补口技术在国外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环氧粉末防腐管线更多的采用液体环氧补口,3PE防腐管线则大量采用液体聚氨酯补口。现代液体聚氨酯补口采用无溶剂涂料技术和自动喷涂补口技术,提高了管线补口防腐技术水平,被认为是管线防腐补口技术应用的趋势。
  为了攻克管线防腐补口这一难题,中油管道防腐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廖宇平带领的课题组全面分析了国外管道补口适用技术,对液体涂料补口技术进行涂装试验,测试涂料以及涂层性能,比较各种涂料的优缺点以及适用性;对现有液体补口机械作业装备技术进行调研、分析,总结每种装备的特点和适用性,编写液体补口作业装备技术报告。课题组通过工艺评价试验和工业化涂装试验,完成了这项防腐补口技术的评价报告。在此基础上,课题组同时从几个方向着手开展技术国产化的研究攻关:(1)联合石油天然气管道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研究液体聚氨酯补口涂料配方;(2)自行开展液体聚氨酯补口施工装备研制,成套装备主要由喷涂机、供料循环系统及旋转枪架三部分组成;(3)编制液体聚氨酯补口涂料标准及工程规范。此外,课题组还在西气东输一线补口大修进行工业应用试验及验证。经过团体共同努力,液体聚氨酯自动喷涂补口技术取得突破,获得多项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奖项。
  研究成果已成功完成工业化推广应用和产业转化。2011年液体聚氨酯机械化补口技术在西二线轮-土1016口径支干线首次成功应用,这是国内管线工程第一次采用这项先进技术,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获得管线建设方、运营方、工程监理及业内的广泛好评,也获得集团科技口的高度评价;2012-13年,这项技术在西气东输三线西段1219口径管道工程进行了规模化工业应用,再次赢得专家和工程各方好评,补口防腐层质量满足工程规范要求,性能达到ISO 21809-3《石油天然气工业-埋地、海洋管线外防腐》和DIN 30671《热固性埋地钢制管道防腐层》等国际标准要求。目前,已经形成机械化液体聚氨酯喷涂补口装备制造能力、涂料生产能力、补口工程作业能力。
  机械化液体聚氨酯补口技术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要表现在:1、无溶剂液体聚氨酯补口涂料产品研制填补国内液体聚氨酯补口涂料空白,性能领先国内同类产品水平,产品抗阴极剥离、耐热水浸泡等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优于多数国外同类产品;2、课题组研制的自动补口喷涂机填补国内空白,可替代进口产品,已获得国家专利(一种钢质管道补口自动喷涂装置,专利授权号:ZL201220109601.2),成套作业装备在装备配套、水平和适用性达到外国公司同等水平,破除了外国公司的技术封锁;3、工程规范和标准的编制对于国内工程材料、施工工艺、安全等提供相关标准:中石油企业标准《埋地钢质管道液体聚氨酯补口防腐层技术标准》、中石油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CDP文件《埋地钢质管道液体聚氨酯补口防腐层技术规定》及管道局企业标准《液体聚氨酯补口施工作业规范》,全面规范了埋地钢质管道液体聚氨酯补口防腐层的原材料性能、防腐层设计、涂敷作业机具、施工工艺、作业安全以及质量检验等方面要求;4、液体聚氨酯在役管线补口修复的应用报告和新建管线的工程总结报告将为今后液体聚氨酯补口工程提供参考。这项技术解决了管道补口防腐问题,为管道工程建设提供了一种高效、高质量的防腐补口技术,包括施工装备、涂料产品及涂敷工艺技术。
  机械化液体涂料喷涂补口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已取得极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西二线轮南-吐鲁番支干线60km补口工程共计完成5081道口创效900余万元,西三线西段工程400km补口工程共计31500道口,产值总计5463.59万元;替代外国设备和技术人员,节约费用866.25万元。液体聚氨酯涂料自动喷涂补口技术摆脱了补口材料对机械化施工的限制,拥有质量好、施工效率高等独特优势,并可防范补口失效导致的腐蚀风险,技术应用涂料费用比进口产品节约大约40%;该技术大幅提升了补口工程技术水平,大大提高了管线补口质量水平,对提高国家油气管道补口防腐质量、保证国家油气管线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研究工作并未止步,课题组已经研制成功第二代喷涂补口机,正在进行特殊地形及小型化的补口作业设备研制等系列化技术开发,液体聚氨酯补口技术的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其他文献
一、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简介     从世界各国对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的选择上看,一般分为三种模式: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和分类综合所得税制。  分类所得税制,又称为个别所得税制,是对同一纳税人不同性质的所得,按不同税率分别征收,分别承担不同的税负。如对工资薪金等劳动所得课以较轻的税,对营业利润、利息、股息、租金等资本所得课以较重的税。这种税制的基本特征就是只对税法上明确规定的所得分类分项课征,而
期刊
2008年7月24日,印度西孟加拉邦与湖北省外办、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业经济协会等单位在武汉市隆重举行“湖北——印度经贸合作洽谈会”,这是印度企业界第三次在湖北举行的经贸合作洽谈会。出席此次会议的有印度巴拉特商会会长阿加瓦拉及其率领的印度企业家访问团成员、湖北省副省长田承忠、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业经济协会会长邱思胜和省外办、省友协等单位的负责人以及湖北省相关行业、企业的负责人。  
期刊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光荣使命和艰巨任务,具体到企业就是构建和谐企业。这是我们党目前以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企业共产党员要身先士卒,带领全体员工积极投身这一光荣实践,在构建和谐企业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彰显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一、和谐企业的内涵    构建和谐企业必须理解其内涵。从对企业的感知和认识,结合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  大问题的决定》的体会,
期刊
2008年7月3日,在隆重热烈的气氛中,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湖北省分公司与湖北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武汉市企业信息化推进中心携手在武汉锦江国际大酒店举行了“中小企业走进奥运 中国网通宽带商务百城(武汉)巡展”活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罗辉从始至终参加会议,省经委副主任、省中小企业发展局副局长邓恢林发表重要讲话,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省经委信息中心、武汉市企业信息化推进中心、网通湖北省分公司的领导,武
期刊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宜昌市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走在中西部同等城市发展前列,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新型工业化,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着力点,在好中求快,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抓发展机遇,强化工业立市理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宜昌所取得的成绩,无一不是解放思想、抢抓机
期刊
由湖北省政府主办,省经委、省教育厅、省科技厅承办的“中国·湖北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已连续举办了三届。由于省政府高度重视,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使会议的规模逐步扩大,由第一届的参会企业1000多家、2000多人到第三届参会企业4000多家、7000多人;在组会的层次上也是逐步提高的,由前两届的省政府一家举办到第三届由教育部、科技部、中科院和省政府联合举办;在参会的范围上,由中小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由
期刊
荆楚网消息 (湖北日报)(记者黄俊华)6月19日,第十六届湖北省优秀企业和优秀企业家表彰大会在武昌隆重举行。由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工业经济协会组织的本次评选活动,共评出武钢集团等63家优秀企业和武钢集团总经理邓崎琳等80名优秀企业家。  省长李鸿忠出席表彰大会并致辞。他说,企业和企业家是湖北发展的砥柱和中坚,其优秀者更是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举办这样的评选和表彰活动,就是要在全省
期刊
21世纪的企业管理是文化管理。一个优秀的企业背后一定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在支撑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只有实施文化管理,才能使企业的管理跟上时代的步伐,使企业与时俱进,并不断发展壮大。长江航道救助打捞局要实现打造“世界一流的疏浚水工企业”的宏伟目标,必须加强文化管理,建设“人和”文化,促进和谐发展。    一、建设“人和”文化是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必然要求      “人和”文化也是生产力。如
期刊
一、缙云县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及在工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缙云县位于浙江省南部腹地,丽水地区东北部,东临仙居县,南连青田县,西接丽水市,北与永康市毗邻,总面积1503.52平方公里,地貌类型分中心、低山、丘陵、谷地四类,其中山地、丘陵约占总面积的80%,现有人口44.1万。缙云县是浙江省欠发达县,2007年,缙云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7.21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53.53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9.
期刊
创新是企业的生存之本,是企业发展竞争的关键。创新的根本在人才,关键是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文化,激发科技人才创新的活力和激情。加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科协的发展要服务于企业科技创新的大局,全面落实企业科技创新的部署,充分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凝聚创新合力,着力发挥七大功能:  一是要成为科技人员创新交流的平台。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促进技术、信息等创新要素的无障碍流动,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