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幼儿插上想象的翅膀

来源 :山西教育·幼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形想象”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一种想象形式,可以说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在生活中,我们看到天空中形态各异的云朵时,会根据形态立刻联想到像小狗、小猫、楼房,想象丰富一点还可以通过添加,创造出新的形象等等。幼儿已经具备在已有形状的基础上,通过相关、相似、相对等系列联想,运用添画等方式,创造出新的形象。如何在美术教育中运用有效策略,培养幼儿借形想象能力,以下有几点做法:
  一、创设环境氛围,丰富拓展想象
  世间万物是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存在的,“借形想象”就是以此“形”想到彼“形”,幼儿只有不断地丰富“形”的积累,才能拓展更大的想象空间。
  这种“形”的积累都来源于生活,包括动植物、人文、风俗、建筑、名胜、饮食、服饰等等,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积累的方式也是多样性的,包括阅读积累、环境创设、实践操作等等。
  (一)借助环创营造创“形”的氛围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1.主题环创
  围绕本土特色或教育主题对幼儿园整体环境进行统筹设计,处处给幼儿以美的熏陶,丰富幼儿的认知积累。如:走廊文化以“家乡美”为主题,体现本土建筑、艺术、民俗等特色;“有趣的昆虫”可以布置昆虫世界主题墙饰,丰富幼儿的积累。陈列一些借形想象的创意作品,尤其在美术功能室,拓宽幼儿创造性思维。
  主题环创要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的创意作品处处呈现,同时激发幼儿欣赏、交流、表达,培养其审美情趣,启迪创造性思维。
  2.区角环创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在活动室创设美术区角,利用本土资源,投放供幼儿借形想象、创造的活动材料,鼓励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创作。材料可以发动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从生活中观察、寻找,如食品罐、纸盒、果壳、蛋壳、树叶、种子、石头、瓦片等,还有一些具有本土特色的资源,如面塑、剪纸等,开展“水果创意拼盘”“借形拓印画”“面塑借形画”等借形想象创意活动。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对于幼儿创造想象力的培养也是这样,有了物质环境的支持,教师还要注重营造自由宽松的人文创作环境,共同为幼儿搭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平台。
  (二)通过广阅丰富对“形”的认知
  教师要有培养幼儿广泛阅读的意识,坚持家园携手带领幼儿阅读百科知识,只有对“形”的认知丰富了,才会有更丰富的想象。比如:前期已了解了兔子身体特征、动态变化、生活习性等知识,幼儿“借形想象”时就可能根据一个关于兔子的故事创意作画。
  二、挖掘创作资源,创作活动多样
  (一)创作资源的挖掘
  教师要善于发现身边丰富多彩的创作资源,创造性地运用于“借形想象”美术活动中,使美术教育活动更加充实丰富。
  1.本土文化资源的挖掘
  晋中作为晋商故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别具特色的大院建筑,丰富多样的舌尖美食,传承精髓的民间工艺,享誉全国的民俗文化……从爱家乡教育入手,通过看、听、学、做、创,建筑特点融进了绘画创作中,民间工艺融进了手工创作中,舌尖美食融进了厨艺创作中,民俗文化融进了讲述创作中。平遥推光漆器、介休花馍、昔阳布老虎、和顺绣花鞋垫等鲜活的作品源源不断地呈现出来。
  2.自然物品资源的挖掘
  大自然的物品往往更受幼儿的喜爱,教师要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充分挖掘大自然中多元的创作资源,如:树叶、树枝、稻草、植物果实、砖石等材料,创编贴近幼儿生活、富有趣味性的新内容,创造性地运用到美术活动中。玉米皮修剪、涂色可变成漂亮的花朵;菜花和青椒组合成小羊;石头绘制成卡通人物形象;树叶拼贴成各种动物……想象越来越丰富,作品也越来越有创意。
  3.废旧物品资源的挖掘
  幼儿对一些废旧物品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比如:旧报纸、彩色塑料袋、一次性纸杯碟、布条、饮料罐、包装盒等,废旧利用、想象创作,作品可以说是“新、奇、特”。塑料袋服饰、报纸大树、吸管花灯、贝壳花边、雪糕棒笔筒、瓶盖风铃、奶箱拉车、旧包泥像……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废旧物品转眼变成了鲜活的艺术品。
  (二)创作活动的多样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興趣需要,把零散的创作资源进行巧妙的设计,生成新颖的“借形想象”美术创作活动。创作活动可分平面和立体两种创作形式。
  1.“借形想象”平面创作
  简单的“借形想象”活动,有线条分割想象、色块拓印想象、符号分割想象等。
  色块拓印想象:小班幼儿对五颜六色的色彩有着浓厚的兴趣,玩色游戏是他们的最爱。抓住这一特点,教师挖掘运用不同的材料,辅助幼儿玩色拓印出丰富的图案,再运用借形想象能够创作出构思新颖的、不同风格的作品。如先让幼儿充分地玩色,将沾满水粉颜料的毛笔或其他拓印材料在纸上自由拖洒、尽情挥舞,留下各种色块、线条和点子,然后沿着色块的边缘勾出轮廓,引导幼儿观察这些色和形的特点,联想躲在画纸中的动物,再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线条分割想象:创设游戏化情景,线条随意穿插、分割成图案后,运用借形想象再次创作成作品,适合小中班低段幼儿。如活动“笔先生的party”,创设笔先生聚会跳舞的情景,用笔随意划线分割、穿插,形成的图案二次“借形想象”创作,展示“笔先生”跳的舞姿;又如活动“快乐的鱼儿”,运用旋转的线条借形想象,变换角度进行添画创作,一条条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鱼儿在幼儿笔下呼之欲出,活灵活现。
  符号创意想象:生活中很多东西都以符号的形式出现,如数字、英文字母、汉字、图标等,这些符号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这些符号为素材,进行借形想象再次创作,也是借形想象平面创作的一个主要内容。如:大班活动“我的名字真好玩”,先请幼儿在绘画纸上书写自己的名字,将笔画延长,将画面分割成不同的块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借字想象,添画线条、色块,将自己的名字变成一幅美丽的画。
  幼儿在看看、说说、玩玩的过程中对“形”的积累不断丰富,表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色块拓印逐渐能够创造性地运用辅助材料进行创作,线条分割时线条有了更丰富的变化,“借形想象”成的“形”逐渐丰富、立体,有了层次感。
  2.“借形想象”立体创作
  立体创作的资源皆来自于生活、取自于自然。例如:丝瓜囊、蛋壳、玻璃瓶、编织袋等。幼儿通过奇思妙想、简单添加,便可创作出质朴可爱的作品。
  三、教师适度引导,发挥幼儿主体
  (一)“借形想象”活动的设计
  “借形想象”教育活动的环节与其他美术活动的环节大致相同。具体如下:
  1.导入环节———创设情境,启发想象。
  2.交代任务———引领想象,推动发展。
  3.幼儿作画———智慧指导,挖掘潜能。
  4.评价作品———紧扣目标,积累经验。
  (二)“借形想象”活动的指导
  “借形想象”美术活动重在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认真观察、迁移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这个过程要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性,创作的“形”一定是幼儿自主想象到的,而不是效仿别人。
  “借形想象”美术活动中,虽然幼儿的作品有时会显得很稚嫩,但每位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展开想象的翅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这就是成功。教师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幼儿都有展示的舞台,尽可能保护不同层次的幼儿原生态的想象造型,启发他们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新的体验,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
  总之,“借形想象”不仅存在于美术活动中,也已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中,大到建筑、交通工具、家具、卫生洁具,小到家居装饰、服装、服饰、餐具、文具等等,现在的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处处充满设计的时代,而设计的很多灵感都来自于借形想象。“借形想象”美术创意活动,更重要是为幼儿创设多元化的创作环境,开展多样化美术创作形式,鼓励幼儿自主探索表现,引导幼儿通过美术活动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情感和理想,打破传统美术技法的约束,让每位幼儿都体验成功的快乐。
其他文献
女儿今年4岁,在长治市滨河幼儿园上中班,女儿喜欢读诗,不知不觉中也学会吟诵百余首古诗,潜移默化当中生出一点点诗心。这是第一次和孩子尝试写诗。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我们母女之间的问答。我问她,爱是什么,什么时候能感觉到爱?小丫头想了想,说:“妈妈抱着我的时候,过马路紧紧地拉着我的手,每天晚上给我讲故事。”我又问爸爸呢,她说最喜欢和爸爸玩骑大马的游戏,趴着爸爸的大肚皮上挠痒痒,爸爸每天早上上班之前都
期刊
离园时,孩子们不知从哪里翻出一张婴儿的照片,他们彼此传来传去,并因此而引发了很长时间的对话。  郭淏儿:“看,这是谁的照片?”  李佳:“不知道是谁小时候的,太小了,看不出来。”(她能够依据外貌辨别出年龄的大小。)  郭淏儿:“杨阳,是不是你,我看长得有点像你。”(她知道对比照片寻找长相相似的伙伴。)  杨阳:“那哪是我啊,我的头发哪有那么短,那是个男孩!”(她懂得按照自己的经验来判断。男孩、女孩
期刊
《迟到大王》是英国童画大师约翰·柏林罕所创作的绘本,主要内容是写小男孩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几次迟到以及老师对他的处理,最后老师被大猩猩抱上屋顶,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用老师的话回应老师说:“这附近哪里有什么毛茸茸的大猩猩!”最后以一句“约翰派克罗门麦肯席走路去上学”作结。  第一次翻看这本书时,是被它的构思所吸引,看到老师最后在屋顶大喊大叫的样子,很是好笑———这也许是这个故事引得众人喜爱的主要原因吧!
期刊
近年来“跳蚤市场”进入幼儿园,成为幼儿园的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幼儿将自己不再需要的玩具、图书等旧物拿出来,通过卖出和买进完成交易,然后再将活动所得用于捐赠等公益活动。在这过程中,有人际交往,有分享,有互动,有理财,还有爱心,很受大家欢迎。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在“跳蚤市场”中出现的材料投放问题与区域活动有所不同,区域活动中容易形成教师“高控”,而在“跳蚤市场”活动则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放任
期刊
学前儿童正处于身心加速发展时期,在这一阶段,家长关心的往往是儿童的身体健康,除非儿童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否则大多数家长不太容易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但等到儿童产生心理问题时,往往很难再矫正过来,因此对于儿童的心理问题应以预防为主。  儿童心理问题的界定  学前儿童心理问题主要指处于6、7岁以前的儿童行为在持续时间上和严重程度上偏离了大多数儿童的正常行为标准。关于儿童期心理问题应该认识到以下两点:第
期刊
随着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改革的深入,“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已经渗透到了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绘本,这一深受教师和幼儿喜爱的读物,也在游戏精神的引领下,凸显出了无穷的魅力。优秀绘本的创作者,很大程度上都熟知幼儿的心理发育特点和心理特质,都会巧妙地运用“游戏”的语言或情节来展现主题和故事。因此,在绘本教学中结合多元化的游戏开展活动,寓游戏于绘本教学,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期刊
幼儿园建构游戏因其操作性强、可再现生活场景、易发挥创造想象而深受广大幼儿的喜爱。其不仅能丰富幼儿感知和主观体验,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能力,还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幼儿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  在实际组织过程中,幼儿真正地自主学习是什么样的?我从每天一次的“户外生态游戏”中看到了惊喜。  记录一:  观察时间:2017.5.
期刊
游戏材料是影响幼儿游戏的重要因素。在幼儿的表演游戏中,幼儿因为自身对“故事”脚本的理解与表演能力水平有限,在游戏时常常受到材料自身功能的制约。因此游戏材料何时投放、如何投放,都会影响到幼儿对表演游戏的兴趣,影响到幼儿游戏的完成度。我在跟进一次幼儿表演游戏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了材料投放的意义与作用。  幼儿的表演游戏源于一本有趣的绘本学习《蚂蚁与西瓜》,自它投放到图书区以来,深受幼儿的青睐,尤其是故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园室内娃娃家中,我看到当区域活动开始时,幼儿就会开始瓜分材料,同时,室内高结构的材料,形象逼真的玩具较多,玩法比较单一,很难发挥幼儿的想象创作力。小班年龄段幼儿的游戏典型特征就是“替代物的使用”。因此,空间的局限、材料的高结构固化等原因,导致幼儿没有“真游戏”“真快乐”。  二、当前娃娃家的现状与策略  在带班中,我观察到这样的情况:游戏一开始,很多幼儿都挤进角色表演区,争着
期刊
区域活动作为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在区域活动中,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区域,通过与材料、同伴、教师的相互作用而获得各方面的经验,实现自身的发展。为了能够深入地了解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与材料的互动,我连续多次观察幼儿的区域活动,其中一次对中班建构区的观察让我印象深刻。  这次观察的对象是中班幼儿。区域活动开始后,进入建构区的3个小朋友中,有2个选择了建构区木桌上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