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教学法在临床基础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d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多元化教学法在临床基础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将120名实习学生分成2组,对照组60人在教学中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60人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教学法。比较2种方法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大部分学生对此教学方法持认可态度。结论 多元化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临床基础教学见习教学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际工作能力转化必不可少的过程,是临床基础教学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职业道德和综合动手能力的关键环节。临床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为了调动学生们对临床见习课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兴趣,笔者利用现有教学条件,把临床基础教学内容和各种医患场景联系起来,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多种多样的形式灵活运用,得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及方法
  1. 研究对象:以我校2009级临床本科2个班的学生共120人为研究对象,年龄18-22岁,其中1班60人为实验组,2班60人为对照组。同一课程由同一名老师授课带教,保证教学大纲、授课内容、授课计划的一致性。
  2.方法:(1)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以教师讲解的方法,将原理、结论等进行讲授,以达到教学目的。(2) 实验组采用多元教学法,根据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法。具体方法如下:①多媒体教学法。在多媒体的帮助下通过图片、视频、声音使学生的兴趣提高,加深对抽象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②临床案例分析法: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一种体现。由教师提前备好典型病例。告知学生具体方法,让学生查找资料。学生自由讨论后选出1名学生汇报病史,做发言,最后由老师归纳,肯定正确并剖析错误观点,补充遗漏,总结出理论知识、重点、难点。③情景教学法:按照教师事先制定好的情景,由学生分别扮演患者、医生、护士、家属等角色。在不同场景下模拟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健康教育等场景。结束后,带教老师进行点评。
  3.评价方法:(!)理论考试。将两组期末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对比,实行考教分离,统一阅卷。(2)临床实践能力考试。综合能力考评,2位老师根据其处事灵活度、动手能力、独立完成能力等进行评分。(3)问卷调查。自制教学调查问卷,课程结束前调查实验组护生对多元化教学法的评价。问卷集中发放,当场收回,发放60份,回收60份,有效回收率100%。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进行数据处理分析,采用t检验和描述性分析。
  二、结果
  1. 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及临床实践能力成绩比较: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为(82.31±8.07)分,高于对照组的(76.94±8.73)分;实验组临床操作实践能力成绩为(87.77±7.53)分,高于对照组的(80.87±8.60)分,t值分别为2.68,2.72,P<0.05。
  2. 实验组学生对多元化教学效果的评价:75%的学生认为多元化教学激发了学习兴趣,83.33%认为增强了学习效果,78.33%认为提高自身综合素质,70.00%认为有利于培养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91.67%认为加深了记忆及实践能力,83.33%认为提高了沟通表达能力,80.00%的学生喜欢多元化教学方式。
  讨论
  激发护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传统教学法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常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应现代临床教学的需要。多元化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多种教学手段融为一体,相互借鉴合理补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情景教学法中,学生在模仿中加深了对病例特点及临床表现的了解,体会到患者的病痛,增强了责任感,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意识及兴趣,增强学习效果。
  有利于理论向实践过渡。临床基础学是必修课,理论教学要对知识讲解透彻,见习课则注重临床应用。多媒体教学法能形象地展示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是传统教学法难以表述和无法观察到的。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着重于激励学生主动发问、勤于思考、自觉实践,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案例教学法进行更合理设计可以有效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1]。通过对典型病例分析和讨论,可提高学生的理论和技能,为临床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培养综合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教师通过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精神气质,对于提升现代社会生活人文精神是必要的。因此,培养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2]。
  有效避免因教学而导致的医患纠纷。现阶段患者的自我保护和维权意识增强,导致医疗纠纷日益增多。多元化教学法在没有增加真实患者危险的前提下,学生通过演练临床场景,锻炼应对突发紧急事件的能力,同时也解决了患者少、不配合的教学难题。情景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大纲和内容,设置一定的情景,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让学生融入到特定的情境中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3]。
  多元化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深入结合课程的内容和特点进行调整和转换,以便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但存在不足:没有相对应的教材,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因此需要教师精心备课,在实际教学中扬长避短、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置身于活跃的教学氛围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提高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丁茹,高文武,刘亚伟,等.论医学生临床实习中评判性思维的培养[J]
  [2]李捷,文霆,谢红付,等.浅谈医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
  [3]王长远,秦俭,王晶,等.情景教学法在急诊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三复习是每个要参加高考的学子们要经历的一个艰苦的历程,学习任务重,效果不明显一直困扰着悻悻学子。本文从高三学生的学习细节中要注意的一些细节进行分析探讨,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以便提高复习的效果。  关键词:复习有效性  高中学习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高考是选拔人才的考试,正所谓,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它不像初中的课程,可以凭借小聪明在考试前突击一下就把成绩提上去,对于难度更大、覆盖面更广的
法国教育家第惠多斯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提问能力的培养途径分为设问、导问、寻疑、析疑四个阶段。所谓设问是教师示范式的发问, 有明确的目标,科学的内容,合理的顺序。设问的目的是导问,导问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设问与导问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寻疑与析疑是以学生为主的活动,是学生提问能力提高的过程,是关于提问的原理和动态迁移的过程,也是学生主体意识与创造意识
期刊
整体设计说明:《春江花月夜》选自《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初唐诗人张若虚的名篇。在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张若虚,被誉为吴中才子。他一生仅留下两首诗,其中一首就是《春江花月夜》,但他仅凭一轮明月便成就千秋美名。古今评说:“孤篇横绝,竟成一家”,“孤篇盖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再加上自古以来,月亮就一直是中国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她寄托着人们的悲欢离合,寄予着人们的深沉思考。这样,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究精神。”注重科学探究,不仅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重要目标,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的形成正确保价值观的过程。自主性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学生
期刊
目的:了解新疆和田地区墨玉县维吾尔族老年人群3年间常见慢性疾病患病率的演变情况、分布特点和相关因素,为新疆基层中老年人群常见慢性疾病的干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方法:2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手段的不断现代化,制作和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我有几点体会和大家交流。  关键字:多媒体课件教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手段的不断现代化,制作和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运用并不是万能的。作为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对于如何合理运用多媒体课
本人在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工作中,常常发现这样的问题:在教学中,对于那些“喜欢”化学课的学生来说,教师的教学任务总能在短暂的45分钟里轻松愉快且卓有成效地完成,老师讲的有趣,学生学的轻松。这里的“喜欢”就是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提高化学成绩的基础。  对于基础学科之一的化学,如果能真正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期刊
对于新课程实施,从课程的性质、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结构,到对化学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评价方式都有很大的变化,同时也给化学教学提高了难度。教师只有突破教学中的难点,才会扫除学生学习上的障碍,解除学生心理上的困惑,增强学生学好化学的信念。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通过多媒体教学来突破诸如微观粒子运动、化工生产流程的宏观演示等难点;也经常用化学实验的方法来突破诸如化学反应原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