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美术课堂教学

来源 :科学导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wu94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课的教学应是一个激发兴趣、培养主体人格、提高审美意识、培养学生喜欢创新、学会创新和实现创新的过程。美术教学,需要我们不失时机,机智地、耐心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素养培养。当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到了快乐,体验到了成功时,美术之美也就得以实现了。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策略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我们改变过去侧重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传授和培养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智力、道德和人格上获得发展,同时,在美术的鉴赏创作及有关修养上得到提高,为其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达到这一目标,我认为美术教学改革策略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学生的美术兴趣的培养
  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可以说,兴趣是成功的基础。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只要在教学中把握学生纯真、自然的本性,就能够使学生对美术充满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抛弃过去的那种画画只求“形”似,只求“干净、整洁”,只求按老师指定的所谓的“样板”画作为好的标准,而应采取捕捉学生闪光点的作法。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学生的画,哪怕是比例不协调、颜色搭配不当,只要是童心童趣的萌发,只要是对生活的感受,只要是感情真挚的流露,都应给予肯定。有时他们想的很离奇,也要给予充分的鼓励。这样,每个学生都看到了自己的美术天赋,都会体会到一种创作的成功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
  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课程要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美术课程是一种独特的课程,它可以用独特的线条、精美的画面以及对生活的体验来陶冶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可分为课堂内和课堂外两种形式。在课堂内,应抓住美术作品中各种艺术语言因素,如线条、色彩、质感等,使学生通过这些形式美构成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整体知觉。在初一年级《中国结》的教学中,我从介绍“中国结”的历史以及文化内涵入手,然后通过选择不同造型又有特殊意义的“中国结”,如“吉祥结”“如意结”“同心结”等让学生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了解“中国结”这一独特的传统艺术形式与我国传统文化水乳交融的深刻意义,此后再引导学生分析“中国结”的不同寓意,探讨“中国结”的形、意与结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看到美、发现美、追求美,在脑中构成美,在手中表现美,弘扬了民族文化,提高了审美能力。在课堂外,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融入社会,通过欣赏大自然的秀美景观,领略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丰厚的传统文化,了解浓郁的风土人情,扩大学生的视野,从中感悟到一种自然美和生活美。我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实践活动,使之感受生活和体验生活,提高审美情趣,让他们贴近生活、发挥想象、自由创作,调动其创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使之充分表达他们关心生活、创造生活的美好愿望和情感。
  三、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美术课程标准》强调:“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在美术创作中,很少与学生生活发生联系,这样的作业使学生感觉不到创作的快乐,也因此使学生失去了一次创造的机会。新课程的实施改变了这一现状,拓展了美术课程的内容,加强美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发挥了作业应有的效应,让学生的美术作品返回到自己生活中去充实、丰富和美化。
  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教师更应根据教育需求和学生的认识特点,让他们更多地接触实际,参与实践,为获取丰厚的创作素材、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想象空间并为创新奠定基础。让他们参与对大自然的体验学习,在家庭、田间和劳动实践中遭遇矛盾时,促使他们动手、动脑,并主动地参与到矛盾的解决过程中,从而激发创新意识。只有实践才能使学生有更多的独立与自由,才使创新型人格特征得到更好的塑造。
  四、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手段
  中学美术课程标准要求:“以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发展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因此,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不能再采取以往那种“填鸭式”的灌输,而应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走出课堂,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更多的知识。尤其是新学期伊始的第一节美术课对那些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充满着新鲜感,而课本中的第一课全是理论,很是枯燥。如何把这些理论同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最真切的感受呢?笔者决定在画展厅上第一节课。色彩缤纷、风格各异的绘画及工艺作品深深地吸引和打动了学生。教师在对这些作品一一讲解的同时,把书中的知识点巧妙地穿插进去。对这一教学形式,学生的兴致特别高,收到的教学效果也特别好,既增长了见识,又学到了知识,激发了他们学习美术的热情,变被动为主动。此外,在美术教学中要积极采取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影视、录像、多媒体、范画,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全方位地展现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审美想象能力,不断给学生以高尚的审美体验。
  五、注重学科间联系,拓展美术教育的视野
  美术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但不是孤立的学科,它与许多学科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学的各科教材中,有许多需要运用图像来阐明科学内容、剖析理论的问题,甚至有些问题,仅用语言文字符号难以表达,而运用图像符号则一目了然。美丽的图像又能使学生产生美感,渗透着美的教育。因此,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各科教学的联系,拓展美术教育视野,是有效发挥学生想象力、提高学习兴致的教学途径。如有机结合初中语文课的景物描写给文章绘制插图,教师通过文与画密切配合,增强了讲课的艺术效果,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总之,美术课程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的主要渠道,美术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者,应该在新的课程改革教学活动中,抓住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充分地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散发出独特的灿烂光芒!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师的角色也在新课程中发生着巨大的转变。新课程理念与传统教学理念相比,具有革命性的转变。理念是行动的向导,但全新理念的有效落实却需要行为角色的转换。《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并要求其转换角色。应对挑战,英语教师角色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由“教书匠”转向创新型教师, 由单一型教师转向综合型教师, 由课堂的管理者转向教学的合
期刊
一、热爱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个人修养  作为教师,特别是思想品德课教师,需要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专业知识,更需要的是渊博的知识、教育的智慧。新时代、新知识、新课程都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是做教师的根本条件,为此,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更新和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备与教学相适应的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教师的学习不仅仅只限于专业方面,而要扩充到
期刊
传统的基础学科教学,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它的主要任务。所以教学内容相对封闭,教学方式相对程式化,教师被动地教,学生被动地学,结果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习能力、乃至个性被极大的束缚。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养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课堂的教学应引入改革机制,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核心,改变学生
期刊
摘 要: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教学方法。重视阅读教学是丰富精神生活、提高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对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论述,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创新能力;阅读能力  作为一种教育理论,创新教育必须与各门各类学科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切实地起到培养创新人才的作用。下面,谈谈在语文阅读教
期刊
大眼睛,黄皮肤,黑头发,这就是我!  我是“双面人”。在老师眼里,我是好学生。在学校里,我乖巧而懂事: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会一丝不苟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我会竭尽所能地去做;老师上课,我不会做与学习无关的事。在家长的眼里,我却是个“坏孩子”。我总与奶奶唱反调。她叫我做什么家务,我偏不做。我做错事,她教育我,我跟她顶嘴。后来,经过老师的教育,我“痛改前非”。现在的我是奶奶的得力助手,是弟弟妹妹的好榜
期刊
摘 要: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初中语文教师要上好新课程的语文课,就要不断加强学习培训,在转变教师观念的同时,努力创造适合学生的语文学习。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评价目的和评价方法诸多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重点通过树立课程理念、把握课程目标、开放语文课程、改变学习方式、关注课程评价几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课改;发展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发展的时代、竞争的时代、挑
期刊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它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精确性、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广阔性、创造性、创新性。同时,这些良好思维品质的养成又直接作用于计算教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那么,在计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呢?我认为因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简化运算过程,提高运算速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计算教学,首先,要求学生
期刊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更是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重要平台。近年来,减负增效理念要求我们:“语文教学应立足课堂,促进学生发展,为他们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为此,我们语文教学应抓好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度,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达到听说读写等语文素养的相应目标,实现语文由工具性到人文性的双重要求。下面,我把多年来的实践心得为你倾心献出,望你斧正。  一、加强师生情感沟通,营造愉悦教学氛围  教学是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应该贯穿在语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语文教学应该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发展小学生的情感,充分利用小学生的情感,让小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情感熏陶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阅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新课程”理念所强调的“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 ,学习热情
期刊
摘 要:高中数学教师反思性教学不仅仅是对数学教学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而是数学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策略等,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的性质;反思的目的也不仅仅是为了回顾过去,防止课堂教学时间的隐形流失,更重要的是对教师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它可以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最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有益于施教的学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行为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不能在采取原来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