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的导入是教师在对所学内容的高度整合后精心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新知识.因此教师如何做好导入显得尤为重要.针对这一问题,我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从导入的目的、方法和要遵循的原则三方面谈谈如何做好数学课的导入.
[关键词]数学导入 目的 原则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320008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可以为整堂数学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水到渠成”.数学课导入得好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主动地获取知识.反之,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会慢,效率不高,影响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我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谈谈数学课导入的几点体会.
一、导入的目的
只有明确了导入的目的才能避免把与所学内容无多大关系的东西带入课堂.所以教师在设计一节课的导入时必须要明确导入目的.
1.紧抓学生的注意力
中学生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往往都是凭兴趣和对教师的喜好而学.教师的课能吸引他,他就认真听,认真学.反之则是爱理不理.优秀数学教师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保持长久的兴趣.
2.找到新旧知识的切入点
数学是系统和严谨的学科.绝大部分的知识都是由它的先行知识延伸和发展而来.因此,导入要检查学生对与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旧知识和技能、思路和方法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切入点.
具体过程略.
接着我就因势导利提出第二个问题:
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作用是什么呢?
生2:也是工具的作用.在知道三角形三条边的条件下,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的工具.具体如:在△ABC中,只要有AB2 BC2=AC2或者a2 b2=c2,则可以判定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最后教师总结.其实不光是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基础学科、工具学科,它就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工具.比如: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等许多的学科,都必须用数学作为研究或者计算的工具.所以历史上很多的物理学家,都是数学家,如大名鼎鼎的牛顿、欧拉、阿基米德等.
数学不光是学习和研究其他学科的工具,在生活中数学也是我们生存的工具.课本知识只是一个载体,核心是训练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提高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我们社会生存的能力.而教师的任务,就是以教材为载体,课堂为舞台,能力为导向,素养为目标,教学生学会求知的方法.
[ 参 考 文 献 ]
[1]陈春仙.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导学,2013(8).
[2]王卫东.莫让“合作学习”异化为“课堂点缀”[J].科学之友(B版),2007(7).
[3]张素兰.浅谈数学课堂中构建合作学习模式[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5).
[4]黄美妮,陈曦.如何利用团队合作提高学习效率[J].学园,2013(34).
[5]彭宽仁.提高高中生数学学习效率的路径解析[J].新课程(中旬),2014(3).
(责任编辑 黄桂坚)
[关键词]数学导入 目的 原则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320008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可以为整堂数学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水到渠成”.数学课导入得好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主动地获取知识.反之,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会慢,效率不高,影响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我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谈谈数学课导入的几点体会.
一、导入的目的
只有明确了导入的目的才能避免把与所学内容无多大关系的东西带入课堂.所以教师在设计一节课的导入时必须要明确导入目的.
1.紧抓学生的注意力
中学生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往往都是凭兴趣和对教师的喜好而学.教师的课能吸引他,他就认真听,认真学.反之则是爱理不理.优秀数学教师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保持长久的兴趣.
2.找到新旧知识的切入点
数学是系统和严谨的学科.绝大部分的知识都是由它的先行知识延伸和发展而来.因此,导入要检查学生对与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旧知识和技能、思路和方法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切入点.
具体过程略.
接着我就因势导利提出第二个问题:
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作用是什么呢?
生2:也是工具的作用.在知道三角形三条边的条件下,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的工具.具体如:在△ABC中,只要有AB2 BC2=AC2或者a2 b2=c2,则可以判定这个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最后教师总结.其实不光是勾股定理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工具,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基础学科、工具学科,它就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工具.比如:物理学,天文学、化学、生物学等许多的学科,都必须用数学作为研究或者计算的工具.所以历史上很多的物理学家,都是数学家,如大名鼎鼎的牛顿、欧拉、阿基米德等.
数学不光是学习和研究其他学科的工具,在生活中数学也是我们生存的工具.课本知识只是一个载体,核心是训练我们的思维,让我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提高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我们社会生存的能力.而教师的任务,就是以教材为载体,课堂为舞台,能力为导向,素养为目标,教学生学会求知的方法.
[ 参 考 文 献 ]
[1]陈春仙.初中数学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导学,2013(8).
[2]王卫东.莫让“合作学习”异化为“课堂点缀”[J].科学之友(B版),2007(7).
[3]张素兰.浅谈数学课堂中构建合作学习模式[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5).
[4]黄美妮,陈曦.如何利用团队合作提高学习效率[J].学园,2013(34).
[5]彭宽仁.提高高中生数学学习效率的路径解析[J].新课程(中旬),2014(3).
(责任编辑 黄桂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