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嵘:“最焦虑”的2010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y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获奖理由★2010年,于建嵘到处演讲,大声疾呼,致力在体制内寻找弥补社会裂痕的方法。他与万载县委书记在拆迁问题上的交锋,引发社会巨大反响,显现了一位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勇气。
  人物简介:于建嵘,48岁,湖南衡阳人,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著有《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中国当代农民的维权抗争:湖南衡阳考察》《中国工人阶级状况:安源实录》《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等书;近年来在网络上撰写了大量关注民生的热点文章,影响广泛。
  
  2010年年末,于建嵘怒了,一怒而走红网络。
  “看到到处这么拆,心里很着急。”12月3日傍晚,在连续三次在饭桌上“拍案而起”之后,48岁的中国社科院农村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嵘眉头锁紧,向《中国新闻周刊》坦言自己这一年“火气很大”,因为遭遇了人生当中“最焦虑”“最辛苦”的事情却“常感无奈”。
  
  “最痛心”之事
  
  直接把于建嵘怒火点燃的是江西万载县委书记陈晓平,他在餐桌上指责受邀前来讲座的于建嵘,原因是当天(11月1日)后者在县委七百余人课堂上号召不要强拆老百姓房子。殊不知早已为强拆事件心急如焚的于建嵘“不识抬举”,愤然离席,并用手指急扣,通过手机发出了一条引发轩然大波的微博。
  该微博仅140字:“昨晚深夜赶到万载县,今天给七百多人讲课,号召大家不要去拆老百姓房子。刚才吃饭,县委书记言称,为了发展,就得拆。我怒言,现代社会就是以保障个人基本权利为基础,你们这些人最要做就是确保个人权利。他说,如果没有我们这些县委书记这样干,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吃什么。我一怒推椅而起,离席而去。”
  事隔一月,于建嵘坚持认为自己当时做得对,“放在今天发生此类事情,我依然会和他这样交锋”。在于建嵘看来,这是捍卫公民基本权利的斗争,并非一时冲动针对陈晓平个人。
  于建嵘说,让他生气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一种行为——明明知道做了错事还要理直气壮地强拆老百姓住房。
  今年3月份,他的心被一位跪地不起的老农深深触动了,埋下了11月发怒的导火索。
  一天凌晨,天尚未放亮,于建嵘的家门就被敲开。敲门者是一位老农民,进来就跪下,哭诉自家房子要被拆掉了,希望于建嵘能帮他一把,否则一家人将身无居所。
  “他就那样跪在我家里,我心里特别特别难过。”于建嵘说,这个老农的房子是祖祖辈辈住下来的,并不是违章建筑。“如果一个农民天天只想着保护自己的房子,那是件多么悲哀的事情!”
  30年多年前,在于建嵘6岁到13岁整整七年里,由于没有户口、因租不到房被母亲带着到处流浪,“全部的家当就是一个锅、两床被子,母亲用一个平板车一拉就走。”
  为了一位老农不再拉起平板车背井离乡地流浪,这件2010年“印象最深刻、最痛心的事件”让于建嵘踏上了为反对强拆鼓与呼的道路。
  
  “最焦虑”之年
  
  身材不高的于建嵘走路很快,一提起拆迁话题很容易就激动起来。他不住向记者重复一句话:“今年是我最感焦虑的一年。”
  这一年,除了那位到家里长跪不起的老农,中国大地上发生过多起恶性拆迁事件。“今年最严重的问题在于农村的大拆。”七年前曾获得“为了公共利益诤言奖”的于建嵘说,他并不反对因发展需要依法进行的合理拆迁,但是坚决反对践踏老百姓基本生存权利的强行拆迁。
  其实,强拆问题存在已久,围绕该问题在去年岁尾已经有了著名的北大法学院五学者公开上书,要求修改拆迁条例,也曾一度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关注。
  “他们当时讲的是城市拆迁问题,但是今年触到了这个社会最低的底线,就是农民的基本生存底线。”于建嵘认为,当持有公权力的一方为着短期利益要践踏老百姓、尤其是除了房子没有生活保障的农民的生存权利的时候,“必须有人站出来讲,一定要去呼吁”。
  不但一个人讲,于建嵘还呼吁知识分子一起讲,“我们现在都没有办法,大家都要出来讲,否则将来真的是要有祸了。”身为国家社科基金关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土地问题的调研专家,他认为当社会现实与基本理念发生冲突的时候,他有责任讲出来。否则将愧对历史。这对于公共知识分子而言,是严重的失职。
  针对时下拆迁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于建嵘认为,首先需要呼吁的是推进制度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是法治建设,“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司法如何承担起公平公正的重担”。
  但是,利益立场不同的人并不会因为一名知识分子的言论而达成理解,这种现实也加剧了于建嵘的焦虑。回顾这一年,他的语调从高亢走向低沉,“实际上今年是我最焦虑的一年,也是收效不大的一年。参与推动的一些地方政改也都失败了。现在又天天吵架,心里特别焦虑。”
  
  不做道德典范
  
  10月8号下午北京市东城区党校讲课;
  10号上午江西公安厅,下午南昌公安局;
  11号—14号清华、人大、北大、清华;
  15号山西编办;
  19号厦门大学;
  20号广西编办;
  22号杭州市委党校;
  23号山东大讲堂;
  25号浦东干部学院
  ……
  以上是于建嵘给《中国新闻周刊》出示的今年10月份讲课表,“除了长假和一天休息,其他每天都在到处讲。”
  于建嵘坦言,他有時“真的不想去讲了”,但是,“我想了一下,自己没有别的本事”。于是,只有硬着头皮讲,希望让更多的地方官员和相关主管单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推进解决问题而不是与老百姓对抗。
  为此,他三个月前刚刚出版了《抗争性政治》一书。在书中他认为,当今,国家和社会之间依然没有明确的边界划分,“导致国家不断侵入社会领域,‘合法’掠夺社会拥有的正当利益”,从而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
  他著此书的目的,就是试图划定涉及冲突的各个因素的清晰边界,从而使得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有效地预防和化解社会冲突。
  不停讲的结果,收获很多正面反馈,有些人在现场就哭了,也有些人在课后找到于建嵘进一步探讨。
  但是,“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于建嵘也很清楚,自己所讲的其实很多地方执政者都心知肚明,这也成为他最辛苦之余备感无奈之处。有些人夸赞讲得好,但私下里找到他说:于老师,我们没有办法。
  类似经历也让于建嵘“感觉很没有办法”,但是,他用“即便如此,我还是要一直讲下去”的话语来告诉记者自己并不悲观。
  对于自称“最辛苦”的于建嵘,围观者也不是个个买他的账,一些人用“作秀”“为出名”之类的词语评论他。
  “有人追问我的动机,我说没有为什么,我要出名,做梦都为了出名。”于建嵘反问,“我出名有错吗?”
  于建嵘认为,目前就是要把问题放在道德的最低点来讲。“我脾气不好,没有崇高的道德,我承认。但是大家应面对自己的问题或错误,才是正确的态度”。
  同时,于建嵘有些遗憾地说,由于到处讲课,他这一年疏于学术研究,“有点不安分”。但是,在静态的理论研究和动态的奔走之间,他还是选择了后者,甚至称“我在想明年是不是开着车到处去揭露”。
  “但是估计无法实现。”于建嵘说完,自我解嘲地哈哈大笑。
  不管怎样,无意于树立道德典范的于建嵘,用他的“火爆”脾气在虎年之尾彰显了自己的活力。他说他要寻找填补社会裂痕的办法和合力;他说这一年如果别人评价他的时候说“他,于建嵘,讲了人话”,他就满足了;他说他不考虑有权者、有闲者和社会舆论对他的评价,“只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其他文献
上尉的末日  一个时代的结束是如此富有戏剧性。在北约进行了近7500次轰炸、利比亚内战持续5个月之际,在国际舆论还在争辩卡扎菲能挺多久,战局骤然出现突破。班加西胜利了,这个胜利过程很艰难漫长,结局却出乎意料的简单轻松。一个驰骋国际舞台40年的强人留给世人的背影竟是如此虚弱。  卡扎菲和他的时代,又何尝是败于战场?  从最初的理想主义者、民众拥戴的“民族英雄”和“反西方强权政治斗士”,到四处躲藏的“
一个自底层走出来的农家子弟,几无蹉跎而官至杭州市副市长,却最终倒在了贪腐路上。  在长达15年的腐败路上,监督是如何失效的?这或许是许迈永案留给世人的最大警示    7月19日,最高法院核准对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的死刑判决,并于当日执行死刑。  死刑不期而至,给许迈永15年贪腐之路画上句号。知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此前的许迈永一度相信“自己被判无期(徒刑)都是重了,15年比较合适。”    
台湾救援队作为一支民间救援力量,通过红十字会这种民间组织进入大陆搜救是一次有益尝试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台北。  建国南路276号(台湾红十字会)的人们还在为缅甸风灾而忙碌。青年公园里,台湾红十字会的志工和台湾消防局正进行一场地震救援演习。他们并未感觉到远在千里之外的震动——虽然后来的报道说,那时台北也晃动了两分钟,震级一级。    闻讯    15点,演习进行中,台湾消防
在我们一众居家师奶中,Solo小姐的自由身,像富士山顶的雪一样,让人感到无限风光在彼。她是微博“随手拍解救大龄女青年”的红人,每天吃饭答应谁的邀约是复杂的选择题,收的礼物常用来福泽姐妹,甚至去泸沽湖旅游,也能遇到身份特殊之当地人士,衷心问她“要不要走婚”,并请她“别客气”。  她热衷于与我们分享各种花边新闻,成为我们平淡生活的盐,有时还会在QQ群现场直播相亲节目,让我们得以见证各款男士的各种精彩,
“公交绅士俱乐部”至少证明,通勤可以创造一种新型的公共空间和有魅力的生活方式。也许,这恰恰是中转村城市体系的魅力所在    近几十年来,“中转村”城市体系的理论在西方大盛。所谓中转村城市体系,和卫星城体系相当接近。只不过卫星城改称中转村,并且全用轮轨交通而非高速公路和中心城市连接。  每个中转村都以通勤列车的车站为中心,各种商业和公共设施都集中在那里,居民区由此向四周辐射。大部分“村民”都可以步行
最近台湾明令禁止师生恋,违者可能受到解聘等处分。这事儿在台湾引起不少争议,大学生批这是多管闲事,妨碍恋爱自由。  前一段时间,北大某文科教授与一名纳西族女高中生的恋情曝光,也是引起了不少争议。就有声音说,女高中生当时已成年,恋爱自由,无可厚非。不过我觉得该教授作为已婚大叔一名,婚外恋是跑不掉的。  当然,这事儿也有传统。民国时的国学大师黄侃,就有类似行径,还不止一次。以致他师母——也就是章太炎的夫
身形高峻,性格儒雅,是雅克布·克伦贝格尔给人留下的直接印象。这位拥有博士学位的前瑞士外交部国务秘书(职位高于副部长),携26年的外交经验和政治履历,从2000年开始领导着世界上最大的人道和慈善组织——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简称ICRC)。  在当前重大地区冲突和热点问题上,无论是武装冲突中协调各方,还是自然灾害中人道救援,克伦贝格尔领导的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几乎从未缺席。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最近的一项成就
10月17日,周荣焱收到了将近17万元人民币赔偿金。这只是法院判决他获得的近20万元赔偿的一部分。这笔精确到分的款项,来自周荣焱的工作单位重庆市巴南区农村经营管理站和其主管单位、巴南区农业局,以及当时“收治”他的界石医院,这是对他1998年被强行送往精神病院后又被宣告“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赔偿和工资补偿。  13年,周荣焱从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变成了44岁、华发已生的中年男子。谈起过去,他说,
两会前夕,温家宝总理在新華网与网民谈话,再次强调,“每个公民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由和权利,国家要保护每个人的自由和人权。”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第一次在4亿网民前如此郑重地承诺,国家要保护每个人的自由和人权。在大多数中国城市市民中,房屋产权恐怕是最最重要的一项财产权利。但在1991年6月1日起施行的《城市拆迁管理条例》中,城市市民对其房屋的土地使用权的财产权利却被搁
作为中国第一大宗教,经历了两千年跌宕起伏的佛教,如今感召了一批中国社会精英希望在佛门之下找到灵魂的安宁    年近40岁的何岚把一辆别克轿车停在北京法源寺前街的车场,从车里拿出《大悲咒》和《心经》,转身走进这座藏于宣武门外民居社区内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刹。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今天咱们一块儿吧。”在寺院前院遇见同行参加法事的信徒,这位中年人表现得足够谦和。皈依三年来,这位中年商人已经习惯于在工作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