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民的价格、便捷的操作、前所未有的视角,让无人机在摄影、测绘等领域越发流行。但是,由于使用者安全意识薄弱,相关法律法规的空白,诸如无人机坠落、误入禁空区、逼停客运航班等事件时有发生。
2015年12月,国家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发布了《轻小无人机运行规定(试行)》,对无人机
飞行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界定。2019年1月,国家民航局又发布了“关于对《轻小无人机运行规定》咨询通告征求意见的通知”,调整了无人机运行管理分类,明确了无人机云交换系统定义及功能定位,增加了无人机云系统应具备的功能要求,细化了提供飞行经历记录服务的条件,更新取消了无人机云提供商试运行资质的政策等。
新规将Ⅰ类无人机细化,划分为a/b两类;将Ⅷ类无人机修改为“有特殊风险的Ⅱ类无人机”。具体分类如何?
《轻小无人机运行规定(试行)》好比一种无人机的交通规则。根据重量和用途,无人机分为7类,规定主要适用空机重量小于等于116公斤、起飞全重不大于150公斤、校正空速不超过100公里/小时以及起飞全重不超过5700公斤、距受药面高度不超过15米的植保类等无人机。
根据规定,只能在视距内飞行(目视半径500米,相对高度低于120米)的航空模型等小型飞行器不属于无人机的行列,航模爱好者不用担心航空模型被列为无人机。但是,500米半径和120米高度只是一个参考高度,若因天气和地理原因,即使在此范围内使用视距外飞行装置飞行,也应归于无人机行列受到监管。
规定明确,无人机驾驶人需根据《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暂行管理规定》取得驾驶执照,才能驾驶无人机。
同时,规定中有一些与汽车交规类似的地方,对于酒驾,该规定中也有明令禁止。民用驾驶员在饮用任何含有酒精的液体8小时之内,或处于酒精作用之下,或受到任何药物影响,不得驾驶无人机。违规驾驶造成危害会追究刑事责任,处以2万元~10万元罚款。
此外,规定还明确无人机商业运营时应当投保地面第三人责任险。
操控无人机航拍,需要持证上岗,否则就是“黑飞”。那么,考取无人机驾驶员证或机长证后,是否就意味着可以自由放飞无人机了?
得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操作人员要有无人机驾驶执照(相当于驾照);第二,无人机要有适航证书(相当于汽车行驶本);第三,要申报飞行计划。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的现状是:不管在景区还是空旷草坪,谁都可以放飞无人机,又有谁去向主管部门报备?对此,圈内人士认为,其根源还是在于制度监管未完善:国内针对无人机的飞行区域和标准并无明确法律法规,申报航拍任务或申请飞行计划时审批时间又长,很多人因此无视这些要求冒险“黑飞”。
无人机玩家难免需要在自己不熟悉的环境中起飞,所以在飞行前,务必对起飞点周边环境有大致的了解。哪里人口密集?附近是否有部队?多少海拔才是安全的自动返航高度?
另外,飞机工作状态的检查也必不可少。目前大多数无人机都拥有较为完善的自检功能,只要按手机客户端的提示做好维护就行。每次飞行完毕之后,还要注意检查桨叶,出现破损要及时更换。
除了飞机之外,我们更应该对飞机周边的障碍物和飞行状态时刻保持警醒,一方面是要防止撞上障碍物,另一方面也是要确保飞机与遥控器连接得顺畅。
同时,一切安全飞行都离不开可靠的飞行技术,无人机新手一定要多花时间,在安全的环境下多练习飞行,掌握应对紧急状况的处理方法,做到心里有数,做到安全飞行、文明飞行。
2015年12月,国家民航局飞行标准司发布了《轻小无人机运行规定(试行)》,对无人机
飞行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界定。2019年1月,国家民航局又发布了“关于对《轻小无人机运行规定》咨询通告征求意见的通知”,调整了无人机运行管理分类,明确了无人机云交换系统定义及功能定位,增加了无人机云系统应具备的功能要求,细化了提供飞行经历记录服务的条件,更新取消了无人机云提供商试运行资质的政策等。
运行管理如何分类
新规将Ⅰ类无人机细化,划分为a/b两类;将Ⅷ类无人机修改为“有特殊风险的Ⅱ类无人机”。具体分类如何?

飞行玩具、航空模型不用担心被监管
《轻小无人机运行规定(试行)》好比一种无人机的交通规则。根据重量和用途,无人机分为7类,规定主要适用空机重量小于等于116公斤、起飞全重不大于150公斤、校正空速不超过100公里/小时以及起飞全重不超过5700公斤、距受药面高度不超过15米的植保类等无人机。
根据规定,只能在视距内飞行(目视半径500米,相对高度低于120米)的航空模型等小型飞行器不属于无人机的行列,航模爱好者不用担心航空模型被列为无人机。但是,500米半径和120米高度只是一个参考高度,若因天气和地理原因,即使在此范围内使用视距外飞行装置飞行,也应归于无人机行列受到监管。
與交规类似,酒驾也会被处罚
规定明确,无人机驾驶人需根据《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暂行管理规定》取得驾驶执照,才能驾驶无人机。
同时,规定中有一些与汽车交规类似的地方,对于酒驾,该规定中也有明令禁止。民用驾驶员在饮用任何含有酒精的液体8小时之内,或处于酒精作用之下,或受到任何药物影响,不得驾驶无人机。违规驾驶造成危害会追究刑事责任,处以2万元~10万元罚款。
此外,规定还明确无人机商业运营时应当投保地面第三人责任险。
算不算“黑飞”得满足三个条件
操控无人机航拍,需要持证上岗,否则就是“黑飞”。那么,考取无人机驾驶员证或机长证后,是否就意味着可以自由放飞无人机了?
得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操作人员要有无人机驾驶执照(相当于驾照);第二,无人机要有适航证书(相当于汽车行驶本);第三,要申报飞行计划。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目前的现状是:不管在景区还是空旷草坪,谁都可以放飞无人机,又有谁去向主管部门报备?对此,圈内人士认为,其根源还是在于制度监管未完善:国内针对无人机的飞行区域和标准并无明确法律法规,申报航拍任务或申请飞行计划时审批时间又长,很多人因此无视这些要求冒险“黑飞”。
文明飞行需注意
无人机玩家难免需要在自己不熟悉的环境中起飞,所以在飞行前,务必对起飞点周边环境有大致的了解。哪里人口密集?附近是否有部队?多少海拔才是安全的自动返航高度?
另外,飞机工作状态的检查也必不可少。目前大多数无人机都拥有较为完善的自检功能,只要按手机客户端的提示做好维护就行。每次飞行完毕之后,还要注意检查桨叶,出现破损要及时更换。
除了飞机之外,我们更应该对飞机周边的障碍物和飞行状态时刻保持警醒,一方面是要防止撞上障碍物,另一方面也是要确保飞机与遥控器连接得顺畅。
同时,一切安全飞行都离不开可靠的飞行技术,无人机新手一定要多花时间,在安全的环境下多练习飞行,掌握应对紧急状况的处理方法,做到心里有数,做到安全飞行、文明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