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弱光信号检测方法的初步研究

来源 :地球科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10936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微弱信号检测方法在微光检测方面的应用,详细讨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1)由于光电倍增管的动态特性不同,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即多光电子情况和单光电子情况,而且决定了检测系统的不同方式;(2)为了提高检测灵敏度和信噪比,介绍了8种检测方式结构图,并对每种检测方式的工作原理和信噪比做了详细说明;(3)从理论上分析了检测方式的动态特性,推出主要检测方式的表达式,并进一步讨论了各种检测方式的适用范围。
其他文献
作者使用Thellier法、Shaw法和Van Zijl法测定了1986年4月15日落于湖北随州的属L群球粒陨石的古磁场强度。从7个样品中获得22~39μT、平均值为24.8μT、较一致的古磁场强度结果。陨石的一般磁性特征表明,磁性矿物分布均匀,并以低居里点(300~400℃)的成分为主。磁化率各向异性参数显示,陨石在形成过程中及其后,受到了一定的应力作用。
期刊
华北南部晚古生代煤系为海退型剖面,沉积环境演化为由陆表海碳酸盐—碎屑海岸、碎屑潮坪至被河流三角洲充填的半咸水海湾。晚石炭世中期华北南缘与秦岭—大别山区因拉张分离出现了陆表海,陆源碎屑自北向南的充填表明北方蒙古—西伯利亚板块向华北板块北缘的对接俯冲。沉积中心和聚煤作用随之自北向南迁移,因此在华北南部集中了丰富的煤炭资源。聚煤最有利的沉积环境是海退形成的滨海平原和河流注入浅水海湾形成的三角洲平原。煤变
期刊
杨起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煤田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家,中国煤炭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委员兼支社副主委(从1983年始),中国地质大学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委员。杨起教授1939年就读于西南联大地质系,194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52年院系调整到北京地质学院任教至今,先后分别担任过煤田地质教研室和研究室主任及勘探系副主任。
期刊
北京西部周口店花岗质岩株是一个多次脉动侵入的同心带状复式岩体。第一次侵入的石英闪长岩零星分布于岩体边缘;第二次侵入的花岗闪长岩为岩株主体,从中心到边缘分为三个逐渐过渡的同心相带。岩石的化学分析表明,从第一次的石英闪长岩到第二次的边缘相至中央相,SiO_2增加很快,Na_2O和K_2O增加缓慢,而MgO、FeO、Fe_2O_3、CaO、Al_2O_3则减少。岩石化学和矿物学特征表明,该岩体为Ⅰ型花岗
期刊
用电子衍射几何构图法确定了Y—Ba—Cu—O系高Tc超导材料各相所属的晶系,晶胞参数及可能的空间群。经研究确定:主相属正交晶系,晶胞参数为a=0.3832nm;b=0.3878nm;c=1.1775um。可能的空间群为P_(mmm);次相属正交晶系,晶胞参数为a=0.7109um;b=1.2155nm;c=0.5666nm。可能的空间群为P(bcm)。同时确定了另外四种微量相,并用高分辨电子显微术
期刊
彭志忠石(镁尼日利亚石)是一种新矿物,除了Sn、Al外,过去发现的尼日利亚石都是以Fe、Zn为主的,而这次在湖南安化发现的,则是镁的端元矿物。矿物为三方晶系,P_(3m1),a_0=0.5692nm,c_0=1.3782nm。晶体化学式为:Mg_2(Zn,Fe,Al)_2(Sn,Fe)_2(Al,□)_(10)O_(22)(OH)_2。在全自动X射线射仪上,收集了单晶独立衍射强度数据443点进行结
期刊
黄沙钨矿为一大型含多金属硫化物的脉状黑钨矿矿床。本文重点讨论了脉钨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矿流体的性质。脉钨矿化与燕山早期的花岗岩有成因联系。这类花岗岩具有叠加—重熔程度相对较高、酸性较大,K、Na和挥发组分明显增加等特点。成矿可分为两期七个阶段,同期诸阶段具有一次贯入连续演化的特点。根据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等研究,我们认为成矿流体是由高成熟度叠加—重熔花岗岩浆熔离而成的一种富SiO_2
期刊
中国古生物学会六十周年纪念活动和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5次学术年会,于1989年4月21日~25日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隆重召开。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四届理事会在1984年经选举产生,到1988年届满应进行改选,恰逢1989年是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六十周年,第四届常务理事会决定:1989年初,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及第十五次学术年会同时举行。本次年会主要有六个方面的内容:1.中国古生物学会六十周年纪
期刊
当碳酸盐类岩石位于地下水的活动带时往往发生岩溶。在云南金顶岩溶作用改造了早第三纪热液期形成的原生铅锌矿石,而金顶穹隆促进这种作用的进行。最后,在岩溶系统中重新形成了岩溶型矿石。碳酸盐岩石的溶蚀改造,既能为其后的成矿作用提供有利的容矿空间,也能提供成矿物质,形成一类特征的矿床——岩溶型矿床。
期刊
我国北方中生代聚煤盆地中一种特殊的粗粒碎屑沉积物不仅其各种成因单位可与Bouma层序对比,而且在砂体几何形态、规模、内部沉积构成和古流型式等方面也具有特色。对其进行沉积过程分析表明,每个成因单位代表一次水下重力流事件的沉积演化过程,与其共生的细碎屑沉积物多数形成于浅水湖泊环境。它们自成沉积体系,可能是近岸水下重力流扇或三角洲体系的水下部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