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骨内板增生症(附两例报告)

来源 :中国罕少见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1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例1,女,27岁。因头晕、记忆力减退六年,加重二年而于86年4月21日入院,起病无诱因,无头痛呕吐等症状。查体:肥胖、神清,对答不切题,远期记忆零乱,近期记忆不全,计划力存在,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脑电图:轻——中度异常。三大常规,血生化检查均无异常。X线所见:头颅外形大小无异,颅骨内板均质性增厚,额骨、枕骨厚达1.4cm,前囟处也0.8cm,板障无宽,外板无异常,颅内无异常密影,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脑缺血后室管膜下区(SEZ区)miR-124及Sox9mRNA的表达变化,探讨miR-124对脑缺血后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9只和对照组3只。实验组
目的总结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中采用神经内镜辅助分流管脑室端固定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脑积水病人的临床资料,均行V-P分流术,术中行侧脑室额角或枕角穿刺,并在神
目的 回顾分析结缔组织病(CTD)合并间质性肺病(ILD)重症感染的危险因素、死亡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RICU收治的67例CTD合并ILD终末期患者,明
反射裂缝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上沥青罩面和半刚性路面的常见病害,对道路的危害极大.故对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反射裂缝的产生机理进行分析,包括温度型反射裂缝和荷载型反射裂缝,
目的了解兰州铁路局职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的流行特征,找出可能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兰州铁路局35周岁以上
通过对公路软土地基成因、地基厚度及其所处位置的分析,可采用表层处理法、置换法、加载法、竖向排水法四种方法进行软基处理,其效果明显,可为同类施工提供参考。
通过对12家乡镇卫生院设备及人员配置的调查,分析了其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并提出了乡镇卫生院的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对策。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发病急、变化块和死亡率高等特点,若不及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极易导致病情恶化,最终演变成
针对地层供液不足或因为井型使得静液柱对地层的回压过高而不能利用天然能量进行自喷求产从而导致在浮式钻井装置上无法进行评价井常规测试的难题,研发了浮式钻井装置电潜泵
运用平衡计分卡这一成熟管理工具.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并构建了评价社区卫生服务绩效的逻辑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