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海洋文化在舟山市幼儿教育中的渗透情况调研

来源 :科学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ngz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主要运用调查法对海洋文化在幼儿教育中的渗透情况进行调研并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 舟山海洋文化 舟山市 幼儿教育
  
  一、引言
  舟山是中国惟一的省辖海岛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发展海洋文化教育事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海洋文化是人类在认识海洋、利用海洋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的、行为的和精神的文化,它是海域文明的标志.海洋文化主要包括与海洋相关的教育科技、文学艺术以及民俗习惯与旅游等等。舟山群岛特色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历史文明,孕育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海洋文化。如近几年连续成功举办的舟山沙雕节,进一步提升了舟山在海内外的知名度,沙雕文化也日益成为舟山海洋文化的重要内容,并极大地促进了舟山海洋文化的建设。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对象与方法:主要采用问卷法和人物访谈法。在舟山市随机抽取7所幼儿园,发放家长及教师问卷共220份,回收有效问卷169份,其中包含86份家长问卷,83份教师问卷。
  三、结果与分析
  问题一:教师与家长知道的舟山海洋文化内容与了解程度的情况统计
  教师:渔俗文化58%;旅游文化64%;饮食文化85%;海洋文学33%%;沙雕文化90%;其他3%。
  家长:渔俗文化72%;旅游文化68%;饮食文化83%;海洋文学47%%;沙雕文化73%;其他2%。
  从问题一数据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教师知道最多的是沙雕文化和海鲜饮食文化,对海洋文学的了解则甚少。但大多数的教师和家长都还会选择渔俗文化和沙雕文化来进行对幼儿的教育。
  问题二:孩子是否向家长和教师问及舟山海洋文化相关问题的情况统计
  家长:经常26%;有时71%;从不3%。
  教师:经常11%;有时81%;从不8%。
  从问题二数据可以看出,只有极少数的幼儿未曾向家长和教师问及舟山海洋文化的相關知识,绝大多数幼儿在此方面产生许多不懂的问题,他们对家乡的海洋文化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并经常提出相关的问题。而家长也一致认为有必要让幼儿了解舟山海洋文化,从小让幼儿接受本土文化的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家长尽管认为有必要让幼儿了解,但是在教育上的投入并不主动,往往是幼儿提出问题,家长才给予相关知识的教育。
  问题三:教师通常采用的教育方式来进行舟山海洋文化教育的情况统计
  介绍鱼类知识,讲述相关海洋知识85%;学习地方儿歌或渔歌63%;进行海洋或渔民画的创作55%;开设以“舟山海洋文化”为主题的活动48%;利用春游秋游的机会实施教育63%;其他3%。
  从问题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教师通过讲述相关海洋知识的方式,如介绍鱼类知识、海上交通工具等等此类信息。而大多数的教师采用学习地方儿歌或渔歌的形式将舟山海洋文化渗透到幼儿教育中,同时利用能够春游秋游的机会,让幼儿走近自然,感受家乡的山海旅游文化。
  问题四:教师认为舟山海洋文化的教育最适合渗透的领域情况统计
  语言领域36%;社会领域40%;艺术领域37%;科学领域34%;健康领域1%。
  从问题四数据可以看出,教师选择最多的是社会领域,舟山海洋文化作为本土的一种特殊文化,在社会领域中渗透教育很具可行性,而教师选择最少的是健康领域,教师相对忽视舟山海洋文化在健康领域的渗透教育。
  问题五:教师在区域环境设计和游戏中渗透舟山海洋文化成分的情况统计
  区域环境设计:较多17%;不多77%;没有6%。
  游戏活动设计:较多35%;不多63%;没有2%。
  从问题五可以看出,只有极少部分教师从未在区域环境设计中加入舟山海洋文化的成分,绝大多数的教师设计过相关的环境布置,而且有17%的教师设计过较多舟山海洋文化相关内容的环境布置。在游戏活动设计方面,绝大多数的教师会将舟山海洋文化的相关成分渗透到幼儿游戏中。
  四、讨论与建议
  从问卷调查和人物访谈中得到,幼儿对舟山海洋文化拥有浓厚的兴趣,在此方面也产生许多感兴趣的问题。但从调查数据以及访谈中仍然可以看到,海洋文化在舟山幼儿教育中的渗透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在教师和家长对本土海洋文化的认知程度并不深厚等等。为此就以上调研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各位教师和家长交流。
  (一)发挥海岛地域优势,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得天独厚的渔港景资赋予了舟山浓厚的海洋文化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海洋文化体系。当代幼儿是海洋世纪的主人,也是未来海洋事业的创建者。沿海地区的幼儿园,应把利用海洋资源,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作为一种重大的责任。建议家长和教师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多利用本土的海域资源,更多地创造幼儿了解海洋文化知识的机会和环境,让幼儿走近蓝天碧海,走进渔市大街,……让他们感受海岛特有的魅力,充分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拓展知识层面,培养社会情感
  1.幼儿园开设本土海洋文化课程
  立足舟山海岛的幼儿园,应充分挖掘海岛特有的资源优势,强调从幼儿生活出发,走进幼儿世界,关注幼儿需要,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建立以“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本土海洋文化教育课程体系。如可以通过“舟山,我的家”、“我爱我的家乡”等系列主题活动,选择“家乡的海、家乡的船、家乡的鱼、家乡的人、家乡的变化”等方面展开,开设与幼儿年龄阶段特点相适应的课程内容,并逐步渗透到各领域的教育活动中。这些内容将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观察、去体验、去实践,同时也更加注重幼儿经验的获得,从而发挥他们积极探索的主动性。通过这一课程,孩子能切身体会到家乡浓浓的海洋文化气息,并从内心深处感到舟山的美,树立热爱家乡、热爱海洋的美好情感。
  2.教师把握教育资源
  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往往是关键,作为课程实施的实践者,因此在向孩子宣传海洋文化时,教师首先应做到:
  ①自身掌握相关的海洋知识。如鱼类知识、船的知识、环保知识等等系列海洋知识,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把握,且为幼儿提供更加广泛深厚的海洋知识内容,使幼儿的求知欲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
  ②注意多角度渗透。可在墙面环境创设中、区域设计中多涉及相关的内容,如贴上家乡的桥、船、海鲜等等相关照片或图片,也可在游戏活动中多开展海洋特色的游戏,等等多视角有机结合的渗透。
  ③注重多种领域结合。教师可让幼儿学习家乡的渔歌和民谣,也可以学习渔民画、沙雕的制作,还可以实地看渔民补网……只要教师适当把握这些,海洋文化将得到更实效地传播。
  3.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优势
  家长不仅是教育的参与者,支持者,还是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在舟山,有许多家长从事的工作都与海有关,所以我们可以请家长们收集有关资料,如收集网具、鹅卵石、大桥的图片……还可以请家长介绍各种知识和技能,如请妈妈展示如何织网,请船长爸爸带孩子参观渔船等等。同时我们还可以请家长陪伴孩子参加一些海洋民俗文化节、沙雕节,带他们去海边捡海螺拾贝壳……体验大海带来的无穷乐趣,并且鼓励幼儿对遇到的问题和感兴趣的事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家长的参与将使海洋文化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 考 文 献
  [1]励安平 张华行.海洋文化:沿海地区学校特色育人的优质资源[J].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第6期。
  [2]邬国桢.舟山海洋意识教育特色独具[J].海洋世界.2002年第8期
  [3]叶云飞.试论海岛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以舟山群岛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为例[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其他文献
[摘 要] 传统的讲授型C#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暴露出明显弊端。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结果表明,将课外项目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法能有效克服这一弊端。通过多年的教学与项目实践,笔者在C#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堂实验与项目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经过实践初步证明项目实践教学法能有效克服这一弊端。  [关键词] 教学 计算机 C#程序设计    从目前计算机程序语言的教学现
鄂西南清江河邊的长阳县,山清水秀,是一个土家族较多,汉族、苗族、满族等23个民族并存的县。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长阳有比较好的群众基础。中共中央八七会议以后,中共长阳特支积极准备起义,派一部分党员到农村发动组织群众,另派一部分共产党员打入国民党军政内部开展工作,很快就为起义准备了力量:共产党员李勋打入国民党长阳县政府,担任县保卫团副团总,掌握了县常备队;共产党员陈泽南以“防匪保家”为名,组织了人
《池州学院学报》是安徽省教育厅主管,池州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学报前身是《池州师专学报》,1987年1月创刊,系安徽省内部刊物,1999年正式成为全国统一刊号和国际
叙述了球磨机润滑油站油压控制电气部分的工作原理,指出了球磨机轴瓦烧化的原因,利用中间继电器进行简单组合构成电气回路,对起关键作用的中间继电器线圈、控制回路的电源及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他们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然而,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正日益凸显。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情绪、人际交往、人格等方
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整体上仍然处于比较缓慢阶段,其中不乏由于地理环境制约、土地政策、缺乏能人引路等因素的制约。本文讨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几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