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风险承受能力

来源 :理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pz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我是一名比较保守的投资者,凡是有风险的投资我都不敢参加,因此也错过了不少赚钱的机会。我也知道通常投资的收益和风险成正比,收益越高,风险越大,我也想通过投资多赚点钱,请问我该如何提高风险承受能力呢?
  对于多数的投资者而言,当他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主要的依据就是预期的投资收益率,通常不太会关心风险。有的时候,运气很好,高风险的投资获得了高回报,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激进型投资者。也有的时候,运气并不站在他们一边,投资非但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反而亏了一大笔钱,其中有一部分人就会去产品销售方吵闹,希望能够收回他们的“血汗钱”,近期就有部分银行发生了这样的事。
  很高兴看到你对风险看得如此重要,那么在投资前我们怎样提高风险承受能力呢?首先,我们要知道投资的风险是什么。在我们投资任何一种产品前,除了要知道该产品可能的收益率有多高,还要了解投资的风险有多高。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风险。比如,沪深股市的主要风险是股价波动剧烈、公司业绩真实性欠佳、受政策影响较大等,最坏的情况是投资这些股票可能出现较大亏损,如中石油目前的股价还不到最高价的1/6。如果你能够承受如此巨大的损失,那么投资股市还是有可能赚到不少钱的。像今年上半年,上证指数虽然跌了不少,但创业板股票却走势强劲,很多股票涨幅超过了100%,收益远高于其他投资。再比如说近期炒得沸沸扬扬的“余额宝”,这个产品有风险吗?恐怕在产品的宣传中找不到。我们只看到“可获得超过活期利率10倍的高收益”,给人的感觉是银行要完蛋了。但“余额宝”只不过是将支付宝里的余额投资了货币市场基金,虽然亏损的可能性极小,但仍存在亏损的可能。近期,由于“钱荒”,部分货币基金不得不亏本抛售债券,短期出现亏损也有可能,绝对不是零风险。其实,不知道风险才是最大的风险。当我们在了解了风险后,风险承受能力就会提高。虽然货币基金可能出现短时亏损,但从长期看,货基仍将比活期存款收益多,我们不会因为短期的亏损,而放弃长期的收益。
  其次,我们要尽量选择做确定的事。比如,我们手头有50万元积蓄,希望20年后退休时能积累到300万元。按照这样的目标计算,需要投资年化收益率9.37%以上的产品。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考虑投资股市,虽然股市的短期波动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特别是中国股市,问题很多,风险很高,但从长期看,随着经济的增长,股市出现正收益的概率还是很确定的。特别是在股市连续低迷多年后,出现新一轮牛市的时间越来越近,现在介入或许不用等20年,就可以积累到300万元。
  最后,我们要选择比较简单的投资。比如投资个股相对比较复杂,业绩和股价的变化不容易把握,我们可以选择指数基金,特别是那些完全复制指数的ETF基金,这样只要指数涨了,我们就有收益,跌了就会亏损,风险和收益都比较容易看清。虽然买指数基金很难碰到涨停板,但风险要比买个股低很多,等于变相提高了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
其他文献
宋坚群:我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温州人宋坚群这几年一直从事房地产行业的经营和投资,也攒下了不少的积蓄。于是,如何处理手上的闲钱成了他颇为关注的一个问题。银行、股市、基金……宋坚群陆陆续续接触了不少的投资渠道,而今年,年化收益率10%左右的第三方机构的相关理财产品引起了他的注意。  “其实几家第三方理财公司的信息我去年就看到过不少。”宋坚群回忆说,“但当时完全没放在心上,基本是不怎么理睬的。”他告
期刊
各地租金上扬  因为换工作而重新租房的小董发现,最近一段时间房租还在上涨。  此前住宅上海市宝山区的小董在徐家汇找到了工作,虽然仍可乘坐地铁1号线来往于两地之间,但总归不如在附近租住方便,于是她在离徐家汇不远的田林社区租住了一套一室户,月租金为3200元。这样的租金水平,相比一个月之前涨了50元左右。  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4月份,上海住宅租赁市场出现普遍上涨迹象。根据上海房屋租赁指数办公室提供
期刊
随着金融风波的影响,温州的投资者从彷徨中开始走向理性——不再寄希望于高额利息的民间借贷,投资者们终于将视线转向了注重风险控制、资产保全,又相对银行存款收益更高的理财产品。  温州是个被普遍认为“很有钱”的投资市场,用温州理财行业协会秘书长张琼瑶的话来说:“在温州,几个亿现金捏在手上的大有人在。”不难想象,对于这样一个市场,大大小小的理财机构自然是绝不想放过的。但就在几年以前,不少第三方理财机构都先
期刊
早退、晚退总是要退。QE离场渐渐走近,全球股市开始进入比较激烈的大调整。  市场总是与所谓的理性、逻辑、惯例、经验,乃至学理为敌,让预期“破产”。2008年美国遭遇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啸,美联储用量化宽松政策,大印钞票救市,从QE1到了QE3。当时,比较主流的意见就是QE不断,必然引发恶性通胀。于是,投资者主要的投资方向就是资源类标的,黄金虽然创出历史高点,但石油等众多资源类标的并没有创下历史高点,黄
期刊
近两周银行同业拆息抽升是中央想拨乱反正的反映。十分希望经过这次扫荡后,各种抢钱行为会有所收敛。若不是,怕会出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纷争不断局面,那时就真不是中国之福。  网上流传一篇题为《给所有失败的中国投资者》文,有意思,转摘如下:  内地拆息抽升背景及原因:  1.流动性紧张得不行了,隔夜拆借利率高达18%甚至更高(最高的达30%)。这是什么概念?高利贷!也就是说,银行之间在互相放高利贷了
期刊
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以大跌12.78%的业绩,“熊”冠全球,市值损失1.74万亿元。其中,中国石油、中国人寿、中国神华、中国石化、农业银行、中国平安、上汽集团、洋河股份、中国太保和中国银行10只个股,损失市值就达9586亿元,占两市市值缩水的55%。令人不无尴尬的是,财富蒸发最多的这10只股票,有6家出自央企。  与此同时,在主力部队全线溃败之际,创业板指数却从585.44点(去年12月4日),直涨
期刊
投资银行巴克莱认为,新执政当局的政策框架关键点有三:无刺激,去杠杆和结构改革。因此,可以称之为“李克强经济学(Likonomics)”。  最近,中国金融市场突如其来地出现了“缺钱”现象,让人困惑;但更让人不解的是,政策当局面对此一形势,岿然不动,一副让你自生自灭的态度。无招胜似有招,甚至胜似高招——有所不为也。  投资银行巴克莱认为,新执政当局的政策框架关键点有三:无刺激,去杠杆和结构改革,因此
期刊
我相信本轮的“金融大地震”,其实不是“钱荒”,而是各银行决策层资金结构错置的“人慌”,不会“无限上纲”蔓延至楼市。  投资市场愈来愈扑朔迷离,一边是股市因“钱荒”引发近乎崩盘式的暴跌,一边是部分城市地王频出,犹如“冰火两重天”!  股市地狱扩容十八层  沪深股市6月24日重挫,沪指跌5.3%报1963点,创近4年最大单日跌幅,自去(2012)年12月5日以来再返“1”时代。深成指跌6.73%报75
期刊
“每天看着老人院头顶上的那片天,心里琢磨着,我这是等死呢,这还活个啥劲呢?”这是电影《飞越老人院》里的一段老顽童式的告白。这部影片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沉闷的空间、压抑的气氛却无法阻挡一群活力老人“要跳、要唱、要笑”的心。  纯真的童年、狂野的少年、潇洒的中年、神闲的老年,人生的四个乐章本该各有精彩。但现实是,“富足而退”对每个人来说并非触手可及,整个社会“银发浪潮”的骤然汹涌,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开
期刊
加减乘除中,还有除法没有讲。除法,就是缩小,也就是缩小一些范围、群体和焦点,通过缩小让焦点更集中。适合的地域,适合的项目,适合的群体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比如我们现在用的超薄数码相机。现代人越来越喜欢旅游了,也越来越喜欢照相了。如果还像以前一样照一张洗一张的话,不仅浪费物力,也浪费财力。现在的超薄数码相机一次可以照几百张相片,不用洗出来,把这些照片放在电脑上也行,刻成光盘也行。  还有儿童家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