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创新型人才的凝聚机制研究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fc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当前许多城市选择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是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模式,是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创新型城市建设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参与。通过分析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义及创新型人才在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作用,提出从三个方面培养和凝聚创新型人才: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企业对创新人才的凝聚机制、强化政府对创新型人才提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创新型城市 创新型人才 人才培养 凝聚机制
  1 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动力。建设创新型城市不仅是很多城市选择的未来发展方向,也是区域创新发展的重要模式,更是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1.1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柱。党的十七大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更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我国要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率先发展以及辐射带动是创新型城市的优势,由于其集聚了创新资源,因此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我国需要一批试点城市率先实现创新型城市建设以为国家建设提供有效的支撑,因此,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而言,创新型城市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
  1.2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自主创新是加快经济发展转型的根本途径。由于创新型城市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能够有效的引领传统产业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由于创新型城市能有效促进城乡统筹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实现科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带动作用。
  1.3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的内在要求。我国城市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以及市场化和国家化的深入发展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走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发展面临的技术含量低、产业结构失衡以及生产方式粗放等问题。建设创新型城市不仅是我国城市发展转型的迫切要求,更是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积极实践。
  1.4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促进国家创新体系过程的关键环节。在《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明确规定:加快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城市为有效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创新型人才对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作用
  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关键。创新型人才不仅仅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条件因素,更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大会的讲话中就明确指出:“抓紧并持之以恒地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加紧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1]
  2.1 创新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驱动基础。创新作为建设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导向,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体制以及文化等创新要素,但是在众多创新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为关键最为核心的驱动基础,创新型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人才的创新。
  2.2 创新人才为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支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主线,其主要依靠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以及企业创新三方面,但是无论任何一个方面的创新都离不开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力资源,因此,创新型人才是支撑创新型城市建设发展的根本。
  2.3 创新人才为营造城市创新文化环境提供保障。近年来,虽然我国稳步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无论是城市的创新能力还是经济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关于创新的传播与扩散以及环境建设等进展相对还是比较缓慢。从社会和人类发展的长远角度来讲,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就是建设城市文化环境,而其关键的要素就是创新人才。创新人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够尊重首创精神并且能够营造鼓励创新和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因此,由这样的人才构成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和谐发展。
  3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凝聚机制
  3.1 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①转变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观。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是体制和模式的创新,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应当转变教育的观念,同时还应当正确的处理师生之间的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应当树立“学生为本,精心育人”的观念,教师应当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作用,同时还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潜能的发挥。教师要做的就是“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方针,把更新教育观念作为高等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目标实现的首要任务,只有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才能得以实现。②创新高校人才培养体制和制度。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组织保证。创新的高校体制和制度包括:首先是创新教育管理体制,通过完善和创新学校的运行机制,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硬件基础;其次是创新办学体制,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教育资源,加大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力度,培养学生在生产实践中的实际创新能力,为企业提供创新型人才[2]。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 探寻特色化办学的途径,走内涵发展与外延扩张相结合的发展道路;三是创新激励和考核评价体系,在制定各种考核方式、考试内容以及评分标准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和特长进行,做到因人而异。对于综合表现突出的学生除了给予成绩奖励意外,还应当为其颁发创新证书用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条件。③创新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第一,从企业和科研院所引进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整合现有教师队伍的构成;第二,为了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应当鼓励并且为现有教师提供深入企业进行实践活动的机会,以此为实践创新提供铺垫,教师参与实践可以采取挂职或者阶段性实践的方式进行;第三,为了有效的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高校还应当制定教师创新素质的基本标准,在教学考核中运入科研和实践等措施。   3.2 完善企业对创新人才的凝聚机制。企业是创新的主体,这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要求。企业的创业又依靠创新人才的努力,因此,为了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就需要不断凝聚创新人才。①创新人事制度。根据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需要,构建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形成政策引人、环境纳智、事业留才的良好局面;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引进和聚集,创新奖酬制度,充分调动创新人才的主动性与积极性。②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奖励突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营造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和制度环境;实行创新人才柔性引进政策,广泛招聘具有跨学科知识、跨行业经验和广阔视野的自主创新的领军式人才[3],对特殊人才给予专项资助和补贴;鼓励企业家的创新活动,完善有利于企业家创业发展的支持服务体系,发挥企业家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关键作用。③强化企业创新人才培训工作。制定创新型人才培养计划,实行创新型人才带薪培训和学术休假制度,完善企业技能人才培训制度,以满足创新型城市建设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3.3 强化政府对创新型人才提供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政府对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政策支持和保障上,以社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动态调动机制,为培养优秀的创新人才提供环境。
  ①健全和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和政策支持体系。为了确保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顺利实施,政府应当加强对培养创新人才的组织领导,指导高校建立自治管理体制确保高校的主体地位,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各种体制和机制。②创建创新人才公共服务体系。转变政府对创新人才的管理职能,完善创新人才公共服务系统,推动政府提供优质公共服务。此外,还应当创新服务方式以及健全服务手段,以加快健全人力资源行政管理体制和人力资源部门的公共服务职能。③构建创新人才开发保障体系。首先保障人才资本的优先投入,逐步提高创新人才开发的投入比例,突出资金使用重点,提高使用效率;其次完善科技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制定创新人才投入资金的管理办法以及绩效考评指标,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R].新华网,2010-06-07.
  [2]李娜.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3(5).
  [3]易军.构建自主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型城市[J].中国高新区,2006(3).
  基金项目:本文为济南市哲学社科项目(13DGU09)和济南市软科学项目(201221165)阶段性成果,主持人李娜。
  作者简介:李娜(1980-),女,辽宁沈阳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企业战略与经营决策。
其他文献
通过对第3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自由体操半决赛及决赛进行统计分析,着重阐述了当前世界男子自由体操项目成套动作起评分、各动作组别的合理配置、完成动作的高质量要求以及
自动转换开关作为应急备用电源系统的核心,实现主用电源与应急备用发电机组间的自动可靠转换。本文介绍了自动转换开关大体可以分为四类,并详细介绍了这四类开关设备的优势,为备用电源系统中选择自动转换开关设备提供参考。
摘要:针对我矿地质条件复杂,掘进效率较低,生产接替压力大的特点,改进掘进工艺,打破掘进机上山掘进最大坡度为16°的限制,在26度上山煤巷掘进中成功应用掘进机掘进。对施工工艺、支护工艺及设备使用安全做出分析,推广开来实现复杂条件下安全高效掘进。  关键词:掘进机 26度上山煤巷 安全高效掘进  1 基本情况介绍  葛泉矿井田地质条件复杂,煤层赋存不规则,在工作面顺槽的掘进中煤层经常出现异常,需要大坡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的中小企业迅速发展,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目前,中小企业占到全部企业总数的99%,总产值和销售收入也占到一半以上,提供
通过实地调查,对粤湘桂黔滇5省少数民族全民健身活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
从考古发现、军旅及宫廷武技,古代教育与民间习俗,徒手武技的表现形式,器械武技与流行技法,瑜伽术与武技活动中的精神修炼等几个方面概述了印度从上古到近世的武技文化状况,
病虫害防治是无公害梨在生产中的关键环节,通过综合利用生物制剂、农用抗菌素和物理防治法等防治梨园在休眠期、萌芽前、花前花后等不同生长时期的病虫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产业由'以体为主,多种经营'的创收模式向'本体推进,全面发展'的方向发展,体育部门资产管理的方式必须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做出
高职汽修专业培养具有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现代汽车运用与维修要求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本文主要是采用实地调查访谈,电话采访,专家座谈会
摘要:本文基于对“就业导向”理论的梳理和研究,结合多年来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矛盾,反思目前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提出相关建议和解决办法。  关键词:就业导向 中等职业教育 反思  1 “就业导向”理念的时代背景  “就业导向”这一理念最早出现在2002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文件中,明确提出了“要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