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能力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d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阶段中的语文教学,既可以是培养学生基本言语思路的重要教学形式,也可以作为塑造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但无论如何,在其分支中的阅读能力,都是小学语文中所必经的培养之路。下文就以小学语文教学为基础环境,对其教学思路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实质性的简单探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5-0212-01
  在语言知识技能中,阅读能力是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培养过程中的重要分支。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能充分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加以培养和提升,就能在现有语文教学效果中,将学生的综合语文技能提升至更高的層面。因此本着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根本原则,文章特从激发和引导两个角度入手,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简单研究。
  一、以激发形态为主思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以充足准备,保证调动效果。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奇心是催动其养成学习习惯,建立学习能力的最好助手。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就一定要从调动学生好奇心开始,在课前准备的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通过情节的铺垫或教具的引导,来紧抓小学学生对于新奇事物的好奇心理。当教师能够将所有铺垫环节有效导入到阅读内容中时,就能够以一个循序渐进的程度,逐步带动学生对语文课文进行深入和充满兴趣、主动性的阅读。
  2.要使用现代手段,提升阅读过程吸引力。
  在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和普及应用的现今,在课堂中应用现代化手段不但能减少教师进行课堂准备的时间,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参与阅读能力提升的注意力。因此总而而言使用现代化科技技术就是目前调动学生阅读能力的最优手段。教师可以采用投影仪投放PPT的方式,通过将语文阅读课本立体化的形式为学生呈现更加立体的阅读环境,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小学生年龄的不同而适当采用加入音频讲解和视频讲解的方式。当学生所面对的阅读环境属于图文并茂的形式时,其就自然会在课堂中被教师的教学过程所吸引,自发性的完成和习惯语文阅读的极有模式。
  3.善用提问环节,真正带动学生到深入到课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提问属于探查学生现有阅读状况,调整课堂节奏的最佳方式。但教师也要注意,在教学环节中,提问能够起到的作用是双面性的。也就是说只有当教师能够在学生参与阅读的过程中使用正确的提问方式进行提问时,才能对学生起到正面的能力提升作用。例如教师可以对一些阅读能力处于中下游的学生施以绝对简单的提问,通过引导回答的方式增强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的自信,如此就能进阶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整体兴趣,而后教师再不断的将问题的难度提升,直至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综合性和发散性阅读思维能力的人才。
  二、以引导形态为切入策略,直接塑造学生自主阅读的综合能力
  1.要引导学生建立自主性的阅读习惯,提升自信。
  在小学阶段,学生因为受教时间较短的原因,使其常常对教师的引导存在极大的依赖性。而这种依赖性也同样具有双面作用,首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一旦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引导时,学生能够很听话的配合教师的加强举措。而一旦教师脱离了学生的视线,多数学生就会直接失去了对阅读的基本步骤的掌握。因此这种依赖性实际上是阻碍小学生形成语文阅读自主能力的障碍内容。故教师一定要以小学生的性格特征作为主体,通过对其自主阅读期间的能力进行赞赏、表扬等正面行为,为学生建立自主阅读的自信心。同时教师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肯定学生在进行自我阅读时的效果,不断用正面的信息回馈坚定学生在坚持自主阅读方面的兴趣的持续性。
  2.要注重教学方式,破除传统的“权威”引导方式。
  有关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内容,国家教育部也已经发出明确的指令。在新课改环境下,教师必須要逐渐将自己移除课堂的主导位置。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充分将自身与学生的位置转换掉。而转变方式不代表教师直接脱离课堂引导的位置,而是需要教师在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针对小学生想象力丰富等优势,对其进行充分的引导。例如当引导学生完成课文阅读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阅读内容发表意见。期间只要学生的思维不过度偏离阅读主题,教师就要及时对其想法和思路进行肯定,一定要在课堂中为学生营造一个极为自由的阅读环境。如此才能在减缓学生课堂紧张性的同时,充分延展学生对课文阅读的理解深度。
  同时若要培养学生全面性的阅读能力,教师就不能将阅读能力培养的主场始终限制在课堂环境内。在语文教学课堂结束后,教师可提前为学生推荐一些课外阅读作品,而后联系课内的作文小测验环节,要求学生以读后感为主要形式,对自身近期内的阅读内容进行一个阶段的总结。且为了达到培养学生长期阅读能力的效果,教师可将这种课外阅读+课内考核的方式加以长期化和规律化的处理。同时在检验学生阅读成果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采取对优秀作品当中宣读的方式,利用小学生在荣誉心理和进取心之间的关联内容,提升整个班级对课外阅读质量的注意性特征。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阅读能力成型的培养作用是完全不可忽略的。但也考虑到小学生在记忆力、兴趣点等方面的特殊性。便要求教师不能够在既有的教学方法中,对其阅读能力记性培养。而是要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入手,教授学生阅读方法,努力营造良好阅读环境,最后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层层推进,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还必须不断探索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和道路,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和教学结构,使之适应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推进小学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秀萍.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7(3).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的高速发展,给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伴随着信息技术课程在学校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新课改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突出了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传递了人与技术和谐共融的现代理念。本文从新课改下的教学,对新课改面对的问题、特点、如何实施着手,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出相应的教学办法,使教与学同进步。最后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作出简述。  【关键词】信
针对电子商务网站中半结构化的产品网页数据,提出一种基于本体的产品需求知识表示及构建方法,包括概念模型、知识库模板和知识获取三部分。在概念模型中设计了从产品需求形式
目的:探讨老年肺炎患者特点及临床处理。方法:2014年1月-2016年12月江苏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分院呼吸内科诊治的80例老年肺炎患者(老年组),按照1:1比例选择80例同期笔者所在医院中
目的:探讨河豚鱼中毒的急救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及影响河豚鱼中毒患者预后的因素,提高急救技术及护理质量。方法:回顾分析收治的30例河豚鱼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均在中毒3 h内出
为了获得与时间序列相对应的离散焊点位姿,以更易于求得焊枪—焊点间的相对位姿,提出基于弗莱那—雪列矢量理论的曲线焊缝中离散焊点的位姿求解及焊缝坐标系构建方法。基于变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给新时代国
【摘 要】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伟大进程,电大教育自改革开放后得到了迅速发展,已为国家培养出了数百万人才。由于电大教学的特殊性,其如何在对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做好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对电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根据电大学生的特点,不断创新电大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才能有效解决电大不方便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  【关键词】电大;教育;思想政治;创新  【中
由于小学生年龄尚小,在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另外小学语文教师限制学生回答问题的时间和讨论的空间,致使小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下降,课堂教学
目的:探究男护士在院前急救护理工作中的优势及相关的管理措施。方法:选取院前急救护理人员40例,时间为2015年6月-2016年12月,其中20例男护士为试验组,20例女护士为对照组,对两
【摘 要】教育中心的转变与多种教学法的混用,对韩国语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选取四本《综合韩国语》初级教材,通过对比分析进而观察今后教材发展方向,为研发更适合于韩国语教学实践的《综合韩国语》初级教材提供依据。  【关键词】韩国语教育;教材;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008-02  随着21世纪中韩两国交流的急剧升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