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护理措施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护理措施,提高新生儿窒息的存活率及治愈率。方法:对我科抢救的64例新生儿窒息病例回顾性分析抢救、护理措施。结果:采取及时的抢救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存活率及治愈率为98.4%。结论:正确实施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开展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避免新生儿窒息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
  新生儿窒息,为胎儿娩出后一分钟,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积极抢救和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预防远期后遗症的关键。我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成功实施64例新生儿窒息的复苏,现将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新生儿窒息64例,男43例,女21例。胎龄<37周者29例,37周~42周者19例,>42周者16例。脐带缠绕21例、过短3例、打结3例、受压2例、先露及脱垂2例。剖宫产50例,顺产或侧切助产14例,其中产钳术3例,胎头吸引术5例,胎头吸引+钳术8例,臀位牵引术9例。羊水胎粪污染27例,羊水过少17例。前置胎盘15例、胎盘早剥7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6例。出生时体重<2500g者16例,2500g~3000g者31例,>3000g者17例。Apgar评分,4~7分轻度窒息53,0~3分重度窒息11例。
  2复苏方案
  采用国际公认的ABCDE复苏方案[2]:A-开放气道;B-建立呼吸;C-恢复循环;D-药物;E-监护评估复苏效果与合并症。
  3护理措施
  3.1保暖:新生儿皮下脂肪比成人薄,按体重计算比成人体表面积较大,散热速度快。新生儿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中枢无法维护自身体温,保温能力差。必须采取保温措施保证患儿皮肤温度在36.5℃~37℃之间,断脐后立即擦干体表的羊水,减少体表散热,将新生儿侧卧于保温箱内,室内温度保持室温26℃~28℃,相对湿度55%~65%。
  3.2吸氧:新生儿窒息复苏后为纠正缺氧,促进代谢,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应根据血氧饱和度水平(SpO2)给予间断吸氧和持续低流量吸氧,SpO2<85%时,给予头罩吸氧;SpO2在85%~94%之间,改为持续低流量吸氧;SpO2≥95%时,应间断鼻导管吸氧;患儿呼吸困难和发绀解除后应及时停止吸氧,一般不超过3天。应加强注意氧流量和氧浓度,避免发生新生儿缺氧及氧中毒并发症。湿化瓶水温应保持在45℃左右,避免低溫氧气吸入引发婴儿降温和耗氧增加。
  3.3体位:新生儿在保温箱内每天睡眠时间为18~22小时,应保持着他们在子宫内的姿势,四肢屈曲,右侧卧位,在颈下垫块小毛巾,使经过产道时咽进的羊水和粘液流出,因新生儿的头颅骨骨缝没有完全闭合,长期睡向一边,头颅可能变形,护理人员应定时改换另一侧卧位。
  3.4监护:新生儿窒息后严密观察可防止并发症并促进良好愈后,随时监测患儿哭声大小、有无尖叫、反射是否正常、意识有无障碍、肌张力、体温、心率、呼吸、SpO2、BP、呕吐的量、小便、大便(次数、形状、颜色)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应采取积极处理措施。严格控制探视人员,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定时清洁和消毒保温箱,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3.5喂养:窒息患儿更需要母乳喂养,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肌体免疫能力。新生儿胃容量很小,每次喂奶量宜少,时间间隔宜短。体重<1500克者,每1小时喂奶一次;1500~2000克者,每2小时喂一次;>2500克者,每3小时就喂一次,从5ml开始,每次逐增2~3ml。根据的吸吮能力,可直接哺乳或滴管喂养。母乳不足情况下,适量补充低体重儿的专用配方奶粉合理喂养。喂奶后注意观察有无溢奶、呕吐、紫绀等情况。
  3.6家长护理:患儿家长被告知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抢救情况,产生焦虑心理,担心患儿的医护措施及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甚至对医护人员怀疑或提出过分要求,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应保持干净整洁的仪表,和蔼可亲的态度,亲切美好的语言,耐心解答家长关于患儿病情的询问,取得患儿家长的信任和配合,减轻家长的恐惧心理,将患儿每天的反应程度、喂养、大小便等情况主动与家长进行交流。特别是初产妇的家属,对育儿知识缺乏,应开展婴儿保健、喂养和辅食添加、早期教养等知识的宣教,以增进护患沟通,培养护患情感,以便掌握患儿家长心态,针对性给予护理,防止护患纠纷发生。
  4结果
  本组64例新生儿窒息病例,63例抢救复苏成功,1例转院,存活率及治愈率为98.4%。出院患儿随访未发现有神经系统和其他系统后遗症出现。
  5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据世界卫生组织2005年的统计数字表明,每年400万的死亡新生儿中约有100万死于新生儿窒息,亦即新生儿窒息导致的死亡已经占到了婴儿死亡的1/4。我国妇幼卫生监测显示,2011年新生儿死亡率为12.1‰[3],因此,护理人员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规范新生儿窒息急救操作流程,使新生儿在第一分钟得到有效的救护,是防止新生儿窒息导致死亡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必要手段,将为降低我区新生儿窒息病死率和伤残率,提高出生人口质量,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侯林霞等,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术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3年16期
  [2] 胡淑芬,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J],全科护理,2010年4月8卷11期
  [3] 安洪庆等,我国新生儿死亡率预测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年08期
其他文献
二次换瓣手术因胸部切口下、纵膈间及心包腔等处粘连广泛而又致密坚实,因此切割或断离粘连后的粗糙面渗血多,且不易彻底止血。肝硬化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并有不同程度的凝血机制障碍和低蛋白血症,而脾功能亢进引起血小板减少,均可引起出血倾向。因此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患者二次换瓣手术难度大,而护理质量的高低对于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起到重要的作用。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6岁,二尖瓣、主
期刊
本文介绍新版(2010版)高血压防治指南.
【摘要】 目的 探讨与异位妊娠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06月到2011年09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重复异位妊娠患者50例,探讨与异位妊娠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及治疗预防方法。结果 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盆腔感染史,剖宫产史,人工流产史,下腹部手术史,分娩史,前次异位妊娠手术史与重复性异位妊娠有关。结论 盆腔感染史,剖宫产史,前次异位妊娠手术史,人工流产史,下腹部手术史,分娩史可能是重复性
患者男,42岁.因右眼疼痛伴同侧头痛一天,于2012年6月4日就诊于我院.自幼右眼视力差未给予治疗.眼科检查:右眼视力手动/30 cm(不能矫正),左眼视力0.6(矫正视力为1.0).眼压:右眼62 mm Hg,左眼16 mm Hg.右眼睑裂明显小于左眼.右眼外斜视15.,眼球运动正常,伴轻度眼球水平震颤.裂隙灯下见混合充血,角膜雾状水肿,周边前房浅,瞳孔中度散大,对光反应迟钝,晶状体轻混,眼底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