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班主任的多重角色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sta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生,是一条路,也是一个舞台。它只能一个人走,却要完成多种身份的塑造。三尺讲台、一方教室,是一片小天地。班主任要做擎天柱,也得通过多重角色撑起学生头顶的一片蓝天。
  关键词:班主任 多重 角色
  
  一、一个标志性的形象
  
  班主任是集体的一份子,并且应该努力成为众心的归依。能不能让学生认同并接纳自己作为他们心目中的集体形象的代言人,是最初的成功的关键。
  学生,尤其是现代社会的学生,知识的来源渠道多、更新快,每一天都有许多新的观念充斥着他们的头脑。他们是挑剔却善意的一群,他们有时无法完善自我,却苛刻地要求老师是一个完人。然而,这仅仅是因为:在求知的道路上,他们把老师看得比父母更重要。所以,为着这一个单纯而执着的期望,他们的老师有责任帮助他们复原心目中最完美的形象。在所有的老师中,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作为一个个体,班主任可以有很多缺点或弱点,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很正常,但是却不足以被学生接受,不足以成为一个标志性的形象。因为一个普通的个体是谁也无法引以为傲的。规范自己的言行,赢得学生的认同,并不是虚伪的掩饰,而是一个完善自我的过程,是德行之列。为人师者,本也应以此为先。
  在人际交往中,初次见面时给人留下的印象具有认知上的"先入为主"的心理作用。在社会心理学中,它被称为"首因效应",为以后的交往打造着一种"心理定势"。然而,这一印象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班主任应该尤其注意自己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并且用自己最美好的德行不断填充这一印象。从仪表到谈吐举止到人品素养,都是不容忽视的。不是任何一个人都漂亮或帅气,但至少可以从容大方,让人赏心悦目。不是每一个人都伶牙俐齿,但至少可以严谨而掷地有声,让人心服口服。然而,即使原有的印象很好,相处时间久了,仍然会呈现一些问题或出现疏漏。这时,敢于面对问题承认错误也同样会赢得尊敬与认可。其实,之所以要全力塑造好这个标志性的形象,根本的目的还在于将言传身教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学生最在乎的赞赏与批评必定是来自他钦佩或欣赏的人。当班主任被学生们认同为心目中标志着美好和高尚的形象时,许多时候便可以不怒而自威,许多道德观念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深入人心。
  
  二、一个严厉的尊长
  
  老师这一形象向来以和蔼、平易而深得人心。作为一个年轻的班主任,时常有人告诉我应该和学生打成一片,应该没有距离,应该放弃所谓的师道尊严亲近学生。诚然,人性化的教育是应该缩小与学生的距离、贴近学生的心灵,但若要以牺牲严格的管理为代价,将得不偿失。过于淡化距离,容易导致这一不良的后果。现代开放型社会,老师这一形象本身所具有的严肃外衣早已不再有效。许多时候,学生会想尽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磨得老师的原谅,逃避自己的责任。在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若时时以这样的讲情面去换取学生的近距离,最终只能陷入班级工作的恶性循环。
  俗语云"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学生也许会一时感激一个心软的老师,或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好说话的老师可以轻松蒙混过关,然而,他却会一辈子埋怨一个不够严厉的班主任。因为班主任身上所承担的重大的教育任务,绝大部分将转化为他以后的人生中必不可少的做人的方法与准则。获取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不是一种乞讨,而是用自身人格的魅力与对学生一生负责的严谨态度去赢得。谁又能说严厉的处罚就不是一种关爱?试问为人父母者,有谁从未呵斥、告诫、處罚过自己的孩子?一贯严格的要求和偶尔严厉的处理,又有谁会怀疑不是为了孩子好呢?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心软是没用的,拉不下脸面也是没用的,这样只能教得学生也同样不能明辨是非。必须遵循一条公平的原则,一视同仁,该管则必管。我非常喜欢学生送给我的这一句赠言"您是一位船长,把好了船舵,带领着我们扬帆远航",因为这是一个班主任应该尽到的责任,而若缺乏了"严厉"二字,它可是无法做到尽善尽美的。
  严厉的班主任,严格的管理,才能创造出一个有序的班级。如果违纪而不能找出主观原因承认错误,或者无改过倾向,或者一犯再犯,班主任若不严肃处理,校纪校规岂不成了儿戏?无疑是对被错误行为侵犯的受害者和未犯错误者的打击,这种姑息和软弱正是教育的巨大失败。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才能有效地避免班级学生思想的松懈、行为的散漫放任,避免集体班风与学风的涣散。
  
  三、一个永恒的宽恕者
  
  宽容,紧承严厉而来,矛盾吗?不。学生违纪后适当的处罚是严格的管理不可或缺的,但这并不排斥班主任从心理上对学生的宽恕。也就是说,任何一次不愉快的经历,都不能造成自己对某一学生的偏见,反而应该满怀信心地期待着他的转变与进步。
  老师的宽恕,是书山学海上温暖的阳光。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犯错,所谓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在这个时候,应该表现为一种永远宽恕的心态。只有心理上的原谅,才能让教师首先平静自己的情绪,从而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学生为了回避犯错后受到的严厉批评,必然停止错误行为,却不一定知道为什么错和应有的正确行为是什么,弄不好可能钻牛角尖,出现事与愿违的局面。因而有必要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过错,并留心其情绪变化,积极进行疏导,帮助其尽快走出误区。只有心理上的原谅,才能使教师在以后的工作中依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以及时的表扬与鼓励。这样,学生才不至于生活在挨批评或受歧视的阴影里,才可能逐渐培养起自信心与上进心。
  师生相处,是一种缘分,自有其情分在。事实证明,学生毕业多年以后,依然记忆犹新的是当年的班主任。就凭这一份牵挂,作为他们成长见证人的班主任,有何理由去为他们的少不更事而耿耿于怀呢?
  
  四、一个特别的朋友
  
  既为"朋友",便不离善意的相处。所谓"特别",便是比与学生同龄的朋友更成熟之意。
  班主任工作中不乏与学生的个别谈心与交流。这时,除了正面直接地开展工作,班主任更应该做一个良好的倾诉对象。现代的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他们更习惯于张扬自我而不是被动接受,所以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并重视他们的发言,再进行对症的教育,显得犹为重要。在人际交谈中,当一方在侃侃而谈时,总是希此,班主任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是对学生的尊重,有助于取得信赖,赢得友望对方专心致志在聆听,当感觉到别人对自己的欣赏时,一个人就能建立自信。
  无论哪种角色,都是同一的形象。无论怎样的相处,都是在同一片蓝天下。班主任用自己的爱心打造的,便是学生的天堂。
其他文献
摘要: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吸引力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检验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思想和教学技能的重要方面,更是检验政治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关键词:思想政治 注意力 方法    现今不少学生反映,中学思想政治课枯燥无味加上课堂上有的老师照本宣科,同学们就是读读背背,甚至认为所学到的知识于自己于社会没有多大的用处,从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
期刊
摘要:探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笔者在思想政治课中引入了“问题研究教学法”进行教学,以教师为主导,问题为载体,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尝试。文章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课堂教学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体会和思考。  关键词:创新教育 探究性学习 问题研究教学法     一、思想政治学科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     江泽民同志多次指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
期刊
摘要:音乐是兼有表情性和造型性的艺术,又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在培养情感和联想、想象力方面有很重要的作用。过去的音乐教育忽略了这方面的培养,过多地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限制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形象思维的训练。  关键词:音乐教学 形象思维 训练方法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具有创造性才能的人。他既要有高度的抽象思维能力又要有高度的形象思维能力,而这两种能力
期刊
摘要:在物理教学中注重能力培养,是近十余年来物理教学思想的根本变革。但对如何培养能力,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章法可循。本文从物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过程来探求培养能力的基本途径,对培养能力这一老课题作出新探讨。  关键词:物理教学 培养能力 探讨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当今,我们正处于高科技时代,新的科学技术层出不穷,新的知识迅猛发展,新的信息与日俱增。要使我们的知识赶上时代的要求,要使我们的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课堂中使用越来越多。如在各个学科举行的讲课比赛中,很少或者根本见不到不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课。这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形成了冲击,使得现代化教学手段成为新的常规教学方式,消弱了传统的教学手段。这原本无可厚非,但是若这种消弱是以降低课堂效率为代价的话,那这种改变就不是应该发生的。本文旨在探讨这种冲击对英语课堂效率、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多媒体
期刊
研究性学习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知识经济挑战下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国家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改稿)》中,已将研究性学习活动作为必修课程列入课程计划中;新出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在阅读和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评价”等。而长期以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盛行以文章学为理
期刊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随着民族发展而发展的,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一、进行文化教育的目的    发展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基础,然而具备了语言能力并不意味着具备了交际能力。越来越
期刊
摘要:“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运用合作式学习方式,教师应联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恰当分组,给学生的合作学习创设宽松、和谐的环境,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此外要巧妙的设置问题,设计的问题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主动探究数学知识,,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知识建构。而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
期刊
摘要:教师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以自身的人格力量,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一、教师的人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奠基作用、催化作用、修正作用、完善作用。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该如何“以身立教”,以人格培养人格呢?教师待人要真诚;教师的人格要合格;教师要讲究文明,以身作则(仪表、举止、语言、礼仪等);教师要全面发展等等。   关键词:以身立教 教师 为人 师表   
期刊
摘 要:在竞争激励社会中,人们就对孩子耳提面命,要认真读书,要考上大学,要有出息。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抓住时机。以农村小学为背景,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思考,谈论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方式、沟通的内容、与家长沟通应注意的方面。   关键词:小学阶段 班主任 沟通    一、沟通方式,无处不在    实际而有效的指导是家长们迫切需要的。因为当今在我国广大农村,人们正轰轰烈烈的忙于脱贫致富,然而年轻的家长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