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肠胃疾病重预防

来源 :现代养生·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i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夫,我已经拉肚子两天了,感觉腿都软了。”近日,王先生外出就餐后回家又吃了冰镇西瓜,半夜便不停地跑厕所,没想到吃了止泻药后症状还是没有缓解,不得不到医院就诊。秋季是胃肠疾病高发的季节,人们要警惕冷热交替带来的各種胃肠道疾病。
  气温变化较大,气候多变,冷空气活动频繁,早晚温差大。季节交替是许多疾病的诱发因素,再加上细菌、病毒感染,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等多种消化系统疾病。
  每到秋天,胃肠疾病的患者就特别多,这是因为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血液中的化学成分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会发生痉挛性收缩,导致胃肠的抵抗力和适应性降低。此外,由于天气转凉,人们的食欲旺盛,使胃和十二指肠的负担加重,容易引发胃病。尤其是原来就患有胃病的人,稍有不慎就会复发。秋季比较常见的胃肠高发病是慢性胃炎、消化系统溃疡、急性胃肠炎等疾病。临床常表现为口苦、口臭或口淡无味、嗳气、打嗝、泛酸、恶心、烧心、呕吐,食欲不振或多食易饥,胃胀、胃痛、两肋胀痛,腹胀、腹痛、腹泻、肠鸣、大便稀溏、腹部坠胀等。对于原有胃肠疾病的患者,症状会有所加重。秋季胃肠道疾病患者主要以胃肠功能出现退化的中老年人为主。
  另外,秋季节假日比较集中,亲朋好友聚会时,难免会吃一些高油、高脂、生冷等食物,这些食物都会增加消化道负担或对胃肠道产生刺激作用。节日期间,正常的生活规律被打乱,也加重了肠胃负担,影响了肠胃健康。同时,秋季也是出游的黄金季节,出行会由于温度、水土、饮食等差异,加之旅途劳顿容易引发水土不服,导致周身疲劳、食欲下降、头晕、恶心、腹泻等问题,从而引发胃肠疾病。
  秋季是腹泻的高发季节。腹泻虽然是个常见病、多发病,也有很多非处方药可用,但患者最好在发病初期到医院检查一下。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复杂,腹泻的病因不同,治疗方法、用药也不同,吃的药不对症,不仅不能止泻,反而会延误病情。
  有些人在出现腹泻时,就自行服用抗菌药。抗菌药只对细菌感染性腹泻有效,但腹泻除了细菌引起外,病毒感染、中毒、消化不良、受冷、疲劳等都有可能是诱因,不是每种类型的腹泻患者都必须服用抗菌素才能痊愈。因此,应在医生诊断后决定是否使用抗菌素。没有辨明病因就乱服抗菌药不仅没有效果,而且有可能导致肠道菌群的失调,加重腹泻。
  有的人腹泻后为了防止脱水,大量喝白开水,结果反而稀释了体内的电解质,造成抽筋等“水中毒”。要提醒的是,腹泻后,如果症状并不严重,可以在家喝些糖盐水或淡盐水,以补充体液。饮食上要注意清淡,可以先吃一些稀、软、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 如鸡蛋羹、麦片粥、米粥、面条等,逐渐增加一些蛋白质食物,但忌油腻、油炸食品,并且在开始进食时宜少量,等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再开始正常饮食,并注意休息。
  腹泻虽然是一种常见疾病,如症状轻可不需要特殊治疗。然而,当它引起严重脱水时,腹泻能变成威胁生命的疾病,尤其对于年幼患者、老年患者或者免疫系统不健全的患者。当腹泻患者出现大便呈稀水样,每天大便次数在三四次以上,尿量减少,并伴随发烧、恶心呕吐或血便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
  预防胃肠系统疾病,首先要注意在秋季做好防寒保暖的措施。虽然常说要“春捂秋冻”,但“秋冻”也要有度,特别是秋季早晚温差大,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小孩要随气温的变化适时增减衣物,夜间睡觉时要盖好被子,防止腹部着凉。
  其次,病从口入,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吃霉变的食物。许多食物极易发生霉变,多数人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结果食用后不仅导致腹泻、腹痛急性食物中毒等情况,长期食用霉变的食物,还有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
  秋季饮食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宜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进食时要细嚼慢咽,要有规律,不吃过冷、过烫、过硬、过辣的食物,少吃高油、高脂食物。从冰箱里取出的食物应充分加热后再吃,以防刺激胃黏膜,致使溃疡恶化和复发。
  除了注意食物本身的污染外,还要注意家庭的环境卫生,特别是饮食环境卫生。个人要做到勤洗手外,还要保持餐具的清洁,特别是厨房里的抹布最好能做到每天消毒和晾晒,在冰箱里存放食物时,要注意生熟分开,以免食物交叉污染。
  另外,胃肠疾病很多都是身心疾病,与人的心理、情绪息息相关。过度的忧愁、悲伤、恐惧、紧张、愤怒都能导致胃肠病的发生。因此,预防和治疗胃肠病,要心情愉快,保持乐观,避免患得患失、焦虑、恐惧、紧张、忧伤等不良因素的刺激。注意劳逸结合,保持神志安宁,防止过度疲劳而殃及肠胃。同时,锻炼身体很重要,要多参加户外运动,这样有利于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编辑:陌漓
其他文献
目的调查分析广州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及临床营养支持情况,为规范临床营养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2019年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患者66677例,入院24 h内进行人体指标测量及NRS2002筛查,并调查2周内(或住院期间)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临床营养支持状况,营养风险筛查2002≥3分为有营养风险,BMI<18.5 kg/m 2为营养不足。结果共有66677例住院患者入选,其中52999例(79.5%)完成NRS2002风险筛查。52999例患者中营养风险≥3分的有2602例,
很多患者觉得不舒服,甚至出现心慌、胸闷、胸痛、心悸、高血压难以控制等严重症状,反复检查却查不出大问题,吃药效果也不好,这往往是心理问题所致。  202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发布会现场,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常继乐介绍,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工作压力都在明显加大,我国居民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的人群逐渐增加,民众心理健康问题
期刊
目的观察5%咪喹莫特乳膏外用联合中药泡洗治疗多发性跖疣的临床疗效。方法11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先用中药泡洗,两日1剂,每晚1次,每次30 min。浸泡局部发白后适当去除角质层,以不出血为宜,晾干后外搽5%咪喹莫特乳膏,轻轻按摩数次,次日清晨清洗皮损部位。每周治疗5d,停用2d,连续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单纯给予中药泡洗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5%咪喹莫特乳膏外用联合中药泡洗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优于单用中药浸泡,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胰岛素泵联合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STBI)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于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STBI合并糖尿病患者102例,男性,平均年龄(48.27±4.20)岁。将其依循双盲随机法划分为A组(34例,采用单纯减压术治疗),B组(34例
目的调查广州市10家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士对叙事护理的认知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制定叙事护理培训体系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对广州市10家三级甲等医院630名临床护士,采用叙事护理知识、态度、行为一般调查表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叙事护理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分别为(23.91±4.84)分、(32.62±4.74)分、(29.95±5.24)分,不同职务的护理人员叙事护理知识得分具有差异性,不同护龄、学历、职称和职务的护理人员叙事护理态度得分具有差异性,不同职称和职务的护理人员叙事护理行为得
“道”是中华文明的根.rn中国儒家有本经典叫《尚书》,也就是“上古之书”的意思,《尚书》最初就叫《书》.古文《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期刊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其发病率较低,且具有恶变倾向.近20年来,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率有日益增高趋势,随着影像学及内镜技术的发展,其检出
1病历摘要例1:患儿男,2个月。1个月前患儿躯干、四肢出现散在红斑、丘疹伴瘙痒,院外诊断“湿疹”,给予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皮疹增多,近1周来患儿指缝、掌跖部、大腿内侧等皮肤皱褶处出现针头样大小丘疹、丘疱疹,部分结痂伴少许渗出,胸背、上肢、阴囊等处出现红色结节。其父母夜间有瘙痒不适。
胃食管反流病(GERD)为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其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尽管质子泵抑制剂(PPI)在治疗GERD的方面有显著效果,但仍有高达30%的GERD患者会继续出现反流症状甚至完全无效,即难治性GERD患者。因此,难治性GERD治疗方法的多样性,以及对各种治疗方法的个体化选择也就成了患者和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本文就难治性GERD的诊断和中西医治疗的相关进展进行述评,旨在提高临床对难治性GERD的认识和治疗方案的管理。
吴先生是一名程序员,每天对着电脑超过10个小时以上。入秋后,吴先生觉得眼睛干涩感加重,而且还出现眼疲劳、发痒等症状。在同事的介绍下,他到药店买了一瓶眼药水。刚开始使用时,眼睛的確立即感到清爽,眼睛疲劳的情况也缓解不少。吴先生如获至宝,每次感觉到眼干、眼疲劳就滴上几滴。但他渐渐发现,使用眼药水的次数越来越频繁,一不滴眼干涩、眼疲劳的程度就更甚从前,这才意识到要到医院就诊。  如今,不光孩子们要护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