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同步挤压变换的电力系统谐波分析

来源 :太阳能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u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短时傅里叶变换(short-time Fourier transform,STFT)和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ous wavelet transform,CWT)分析复杂电力系统谐波的不足,提出用于谐波分析的傅里叶同步挤压变换(Fourier-based synchrosqueezing transform,FSST)和同步挤压小波变换(synchrosqueezing wavelet transform,SWT)方法。这2种方法分别利用STFT和CWT对电力谐波信号进行时频分析,并对谐波瞬时频
其他文献
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是国际上通用评价发电技术的主要经济性指标。在原有LCOE评估模型基础上,增加了考虑折旧抵税后的税收成本和损耗带来的额外成本,进一步优化成本模型,并考虑清洁发展机制(CDM)的收入因素,提出更准确、更完整的优化LCOE模型,并结合其他投资指标提出适应我国现状的光伏发电效益模型。以南京某3 MW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为例进行敏感性分析,进一步探讨未来光伏平价上网的可行性,提出提高光伏系统单位造价和提高发电量是实现平价上网的主要途径。
基于能源互联网“三横四纵”的概念框架,该文按能量利用特征将综合能源系统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孕育、概念、起航和升华4个阶段,并梳理了各阶段对应的关键技术及典型形态,即:1)孕育阶段,以基于能的梯级利用的天然气冷热电联产系统为主;2)概念阶段,以基于能的因地制宜的分布式能源系统为主;3)起航阶段,以基于能的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系统为主;4)升华阶段,以基于能的互联互济的能源互联网为主。可看出,综合能源系统是在能源转型驱动下逐渐形成的“冷热电气”多能源供应态势,并在互联网技术下逐渐体现出能的“商品化”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