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涨幅超过30%钻石摇身一变成银行理财新宠

来源 :投资与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louch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上半年以来,国际钻石报价连续8次上调,累计涨幅达30%,创下10年之最。钻石价格一路走高,各大银行为了抓住其高净值客户,纷纷推出钻石金融业务。
  理财市场太热闹了,就连奢侈品都不甘寂寞,跻身成为银行理财产品。从黄金首饰、昂贵红酒,到价值十几万元的名表,奢侈品投资逐渐升温。近期,精美的钻石也融入了投资市场。
  今年上半年以来,国际钻石报价连续8次上调,累计涨幅达30%。钻石价格的迅猛增长,不仅激发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就连银行也hold不住了,它们针对高端客户的钻石收藏投资需求,纷纷推出钻石交易平台,试图在火爆的钻石市场赚得一杯羹。
  钻石上演现实版“疯狂的石头”
  “去年售价5万多元的钻戒,今年已经涨到7万多元。即便这样,也不乏购买者。在黄金价格下跌的形势下,钻石价格仍然上涨。”北京一家珠宝专卖店的销售人员说。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钻石价格的涨势原来一直比较稳健、从容,近50年来,每年以16%的速度增长,波幅极小。在2009年金融危机之时,其他投资市场波动多超过50%,但钻石价格的波幅极小,仅10%,3克拉钻石的波幅更在5%以内。不过,今年以来,黄金价格涨势惊人,而钻石价格的涨势与黄金相比,似乎略胜一筹。年初迄今,黄金的涨幅不到25%,而国际钻石价格涨幅却已经超过30%,报价连续8次上调。如此高密度的提价和3成的涨幅,创造了钻石市场的10年历史之最。
  与黄金价格涨幅容易出现震荡不同,钻石一直保持着稳步的升值速度。对此,普益财富研究员叶林峰认为,黄金更多的是具备一种金融属性,因而价格受汇率、全球经济波动、利率等多种因素影响,而钻石仅仅是由于其物理特性以及稀缺性而价格不菲,因此,增值相对更为稳定。
  早在今年6月,就有关于江浙一带很多炒房客、炒股客放弃了股市楼市,转战钻市的消息,“炒钻团”正在崛起的传言更是不断。最近一段时间,又有长沙富豪砸百万炒钻的新闻。一些高端投资客已经开始对钻石投资跃跃欲试。
  银行涉足钻石投资领域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位列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钻石消费国。在钻石价格一路走高的形势下,各大银行为了抓住其高净值客户,纷纷推出钻石金融业务。
  10月24日,中国工商银行与全球最大的钻石集团比利时安特卫普世界钻石中心开启了双方在钻石金融领域的相关合作。今年上半年,招行私人银行就针对私人客户,推出了裸钻投资平台,成为国内首家开设钻石投资平台的银行。投资者不仅可以在该平台搜索购买相应克拉级的裸钻,还可以通过平台,将自己购买的钻石上传,在网络上使钻石变现流通。
  在许多机构和公司都瞄准钻石的火热行情的同时,银行也开始涉足钻石金融领域。
  那么,银行投资钻石有哪些优势呢?普益财富研究员叶林峰表示,银行的钻石平台相比其他机构,在信誉方面有突出优势,投资者不用担心在银行交易平台上遭遇假冒品的情况。而且交易平台上交易价格更加透明公开,比起去销售公司一对一的报价来说,也更具备优势。
  “以招行的钻石平台为例。该平台主要面向资产在相当规模以上的私人银行客户,而且在该平台上交易的钻石主要是投资级别,重量通常较消费级别的更重,价值量更高,只适合高端投资者。”叶林峰说。
  变现风险当警惕
  今年以来,钻石市场进入价格上升通道,尤其是在楼市低迷、股市不振的背景下,钻石已成为继黄金、房产之后的又一热门投资品种,很多高端客户都看好钻石的未来增值前景。然而,在高收益的光环背后,钻石投资却存在着变现难的问题。
  记者采访发现,钻石变现,目前只有通过拍卖行、典当行进行。对于拍卖行来说,由于其通常对一定重量以上、品质较好的拍品感兴趣,再加上需要交纳不菲的手续费等费用,因此,较为普通的钻石很难通过拍卖的方式变现。典当行对典当的钻石也有一定要求,一般只接受1克拉以上的钻石,而且当价与原价相比,有相当大的折扣,投资者选择典当,需要接受非常不合理的回购价格。一位业内人士指出,由于钻石市场缺乏一个统一的价格体系,因此很难确定回购价格,这也是钻石难以变现的原因之一。
  专家提醒投资者,钻石属于高端且边缘的投资领域,投资必须谨慎。上海钻交所副总裁袁文瑶在微博上指出,钻石变现渠道狭窄,价格有可能随经济形势变化而产生波动,所以不建议普通市民购买钻石投资。
  普益财富研究员叶林峰指出,投资者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钻石投资是刚刚兴起的一种面向私人银行客户的投资理财服务,这种服务并不适合一般或者说绝大多数的投资者。目前银行钻石投资平台刚刚起步,未来可能还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风险,市场配套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也是投资者需要考量的。
  链接:钻石投资小贴士
  1.对于成品钻的品质鉴定,目前采取的是国际上通行的4C标准,即重量、颜色、净度、切工这4要素。钻石的价格也由此构成,其中重量占40%,净度、颜色、切工各占20%的比重。
  2.如果一定要选择投资钻石,最好选择裸钻,而不是钻戒、钻石项链等消费品,因为裸钻没有过多附加值,升值空间大。
  3.在国际钻石市场,1克拉以上的精品钻石的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能力较强的,可以重点考虑克拉数较大的钻石以及稀有的彩钻。价格昂贵的3克拉左右的大钻以及一些稀有的彩钻是今年涨幅空间最大的钻石。
  4.一定要购买有钻石鉴定证书的钻石,这样不仅质量有保证,也便于日后变现。美国宝石学院的GIA钻石分级证书是全球公认最为权威的钻石证书。比利时钻石高层议会的HRD钻石分级证书和国际宝石学院的IGI钻石分级证书,也是相当有保证的权威证书。
其他文献
永高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永高股份”,股票代码:002641),是国内生产塑料管道产品的大型综合供应商、中国化学建材研发制造龙头企业。它是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和塑料管道专委会副理事长单位,及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分技术委员会(SAC/TC48/sc3)核心委员单位。  公司旗下拥有7家全资子公司,专业从事塑料管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聚氯乙烯(PVC-U)、聚乙烯(
期刊
记者:市场大涨之后,最近又再次下跌,您对A股未来行情如何判断?最悲观的时候是不是已经过去?  邓晓峰:未来市场仍可能有波折与挑战,但A股市场最悲观的阶段正在过去。房地产调控初见成效,国内经济增速已经开始放缓;欧洲债务危机仍在发展之中,明年出口形势严峻。国内交困,企业盈利增长的前景不容乐观,资本市场尤其是高估的公司面临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国内通胀高峰已过,从紧的宏观政策逐渐放松,也开始为资本市场的走
期刊
私企老板家庭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私营的企业,风险高度集中,因此更要注重保障。    赵先生今年44岁,为一家私营企业老板,与前妻生有一女小瑞,今年16岁;和现任配偶李女士(29岁)育有一子,今年9岁。  赵先生税前月薪资2万元,所拥有的私营企业税后年净利润70万元,全数再投资扩大经营规模,预计未来营收成长趋缓。妻子为全职家庭主妇。每年家庭生活开支约24万元。赵先生s年前开始参加各项社保,目前养老金账户
期刊
“越穷越生”的IPO发行,早已备受诟病,而问题满天飞的八菱科技的上市,不但挑战着广大股民的智商,更让IPO发行荒唐闹剧演绎得淋漓尽致。  没有最荒唐,只有更荒唐。  一直饱受质疑的八菱科技11月11日在中小板上市,上市首日62.48%涨幅和92.15%的换手率,更让这只一波三折上市的股票继续着它的荒唐。  八菱科技上市,可以说是一路都处在风口浪尖。2011年6月7日,该公司因询价机构不足20家而中
期刊
破解新能源产业困局在于培育国内消费市场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是发展新能源绿色产业的根本出路,新能源产业的困局必将在市场严酷的淘汰、行业自律与整顿以及政府的战略引导下得以解脱,从而以重生的方式,走向新的科学发展之路。  目前,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事实是,一直被认为是绿色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的新能源产业,遭遇了困境。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一些新能源企业都在经历着艰难困苦的时刻。  近期,EvergreenS
期刊
10月29日,经营光合作用书店19年的贾晶,和店员一起吃了一顿散伙饭。饭桌上,大家虽然无奈又惋惜,不过也都开始计划接下来的生活了。光合作用书店和出版商的债务问题,把这家老牌书店逼向可能破产的边缘。  早在之前的6月,位于北大附近,拥有16年历史的民营学术书店“风入松”暂停营业。书店已是苟延残喘的活着,出版商的日子还能好到哪去?但在妖股丛生的股市江湖,以图书出版为主业的股票却在上演着“神话”。  公
期刊
如果你是一位看重中长期收益的投资者,那么,现任就可以逐步滞伏城内,耐心等待多头“革命”的重大胜利。从决定A股中期走势的根本因素——政策、资金和估值综合考量,股市迎来重要转折的时机日益成熟。  有人把股市比作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今年的A股更像一座怪异的城,城内的人备受煎熬、进退两难,城外的人则迟迟不愿进来。10月中旬以来,市场有所回暖,城内总算迎来几阵欢声笑语。然而,颠簸无常的走势
期刊
建信进取11月14日至18日一周5个交易日的交易额分别是15万元、5万元、4万元、3万元和7万元。  前段时间市场反弹时,分级基金冲在最前边,有的产品涨幅甚至超过40%,让北京某私募高手陈先生非常眼红。于是,他也开始关注分级基金,想分一杯羹。  结果陈先生发现,有几只分级基金的A/B份额都没什么人气,比如建信进取的日成交额只有几万元,瑞和小康和瑞和远见的交易额也从当初的几千万元,跌到了几十万元。 
期刊
作为去年年度收益冠军的债券基金,今年来风波不断,话题不少。曾被称之为“坑爹”的债基,进入四季度后,似乎绝地逢生,和2008年金融危机时牛市相比,大有历史重演之势。  本刊曾在今年年初刊出《虎年债基最赚钱,兔年会否风光依旧》一文,既有对去年债基的回顾,也有对今年债基表现的遐想。但从今年前三季度来看,回答无疑是否定的,而进入四季度以后,债基大有翻身之势,不少品种净值翻红,风光尽显。  债基全面上涨  
期刊
“钱!钱!钱!”  2011年11月14日,疲惫不堪的“80后”创业者黄志鑫蹲在银行门口,愁眉不展,因为年前要交一笔货款,而自己的资金又周转不过来。跑银行吧,要等十几天,不仅手续繁琐,还需要各种抵押凭证,到现在一点消息都没有;借高利贷吧,自己积蓄薄弱,只能对着高额利息望洋兴叹。你说能不愁吗?  黄志鑫找朋友诉说此事,但朋友有意无意间的一句话,却令他眼前一亮:  “你有保单吗?最近很多人都用保单到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