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书馆+”思维的公共知识空间构建研究

来源 :情报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8949185723175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意义]旨在为改善图书馆传统服务模式提供参考。[方法/过程]介绍公共知识空间的定义与特点,阐述"图书馆+"背景下建设公共知识空间的必要性,提出基于"图书馆+"思维的公共知识空间构建方法,并以国家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进行研究。[结果/结论]构建公共知识空间可消除机构之间的信息壁垒,更加强调提供"以人为本"的优质知识服务。图书馆可以从物理层、虚拟层和环境设施3个方面构建公共知识空间。在"图书馆+"背景下,图书馆要不断转变思维,加强与多行业、多领域的联系,通过资源共享与信息互联,促进
其他文献
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行为应充分地让学生去自主地学习,主动地获得知识,教师则是这一过程中"引路者".在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可从以下
[目的/意义]旨在为高校真人图书馆发展提供借鉴。[方法/过程]以问卷方式调查4所不同类型高校没参加过真人图书馆活动的大学生和参加过活动的大学生需求,并进行对比分析。[结
我国田径运动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竞技体育训练体制呈"金字塔"状;训练缺乏科学理论基础;训练综合化水平低和训练缺乏系统性.对以上问题所采取的发展对策是:加强田径基础理
人之所为人而不是普通动物,是因为他们创造了非随意表达的、与语言和其他模式化形式的使用紧密相关的艺术想象力,人性的而非自然的文化交际系统.非言语交际是整个文化交际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