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给侧改革的省域职教人才培养体制分析及建议①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z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16年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指出我国高等教育的确存在结构性矛盾,提出要推动地方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从省域内现行职教人才培养体制供给侧结构存在的弊端切入分析,尝试提出建设性意见,力求在制度创新上有所突破。
  [关 键 词] 供给侧改革;人才培养体制; 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3-0006-02
  一、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
  《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蓝皮书显示,我国大学毕业生失业率为17.6%,但有40%的企业却存在招工困难。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也明确指出我国高等教育的确存在结构性矛盾,提出要推动地方高等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重大战略部署,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趋势,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则既是职教改革的起点,也是职业教育新的使命。
  相对于宏观经济,需求侧是刺激经济增长。如果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符合行业企业的要求,那行业企业就要另选择其他本科院校或者舍近求远引进国际化人才,这就导致市场供应链失衡。供给侧改革就是提高职业院校供给方面的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市场需求来改善人才培养质量等,让企业能选择到满足自己需要的技术人才。
  二、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组成
  当前职业教育存在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有人才培养体制、专业结构、质量结构、素质结构诸多方面,人才培养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职能,是职业教育的“生产端”主要供给。从人才培养供给侧推进结构性改革,是党中央针对我国经济结构发展中出现的现实问题而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及重要理论,无疑也为湖南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一是管理体制,包含组织架构及管理权限、职责、利益关系;二是人才培养体系,包含人才培养目标、模式、课程体系、评价体系。高职人才培养体制是指高职人才培养系统的机构设置、权限划分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总称。
  三、湖南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现况及存在的问题
  省内职业教育为地方产业经济发展,尤其为省内企业、行业提供了一线人才的培养和技术服务,属于社会供给侧的重要部分。我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中的问题突出表现为职业教育供给结构及供给质量還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为:
  (一)院校布局过于集中
  全省66所高职院校中,有40所高职位于长沙、株洲和湘潭,占总数的66.7%。中职约33%也位于长沙、株洲和湘潭,而衡阳、常德、岳阳、怀化经济相对发达城市次之。
  (二)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办学机制上的矛盾
  湖南省职业教育的办学机制相对闭塞、不够灵活,尚未建立动态合理的科学办学机制。主要表现在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之间、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教育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依然缺乏积极的沟通与衔接。职业院校与技工院校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统筹协调与部门分割的矛盾;教育功能上学历教育为主与职业培训边缘化的矛盾;资金投入上职教资源获取的不连续性与资源系统配置的矛盾;驱动机制上政府责任与市场调节的矛盾;技术技能型人才与培养渠道不通的矛盾。
  (三)专业设置滞后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
  随着省域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未能紧跟产业结构调整而变化,专业设置滞后于地方产业经济发展。省内职业院校专业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中,中高职院校的一产类专业明显偏弱,而三产类专业则发展过快,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有距离。
  (四)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不足且存在结构错位
  研究表明,职业教育成本是普通高等教育成本的2.64倍,但我省高等職业教育的政府预算内拨款占其学校教育经费总额的比重与其他类型教育仍有很大差距。由于经费不足,职业院校较多选择教育成本较少的专业,导致专业设置错位,同质现象突出,加大了毕业生就业困难。
  (五)职业教育法规政策运行仍有诸多缺陷
  现行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未明确职业院校、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权利、责任及义务,较多停留在原则上作出的指导建议,可操作性不强。
  “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机制的主要方式之一,在运行机制、教学改革、制度建设等深层次合作方面都不深入,企业没有享受到政府在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合作仍局限于表面,例如,企业会提供实践场所和实习机会,但是对于向学校捐助资金或者设备,参与专业建设,或是接收毕业生工作等方面却合作度不高。
  (六)专业设置和学科结构比例上缺乏标准性规定
  当前的专业设置仅有准入政策,而缺失限制性、退出机制。比如,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教学计划以及招生简章中注明了某专业的培养目标,可是在实际过程中,可能因为实践教学、校内机构重置、课程安排或者师资队伍等原因,未能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
  四、完善人才培养体制对策及建议
  (一)区域经济自身协调发展
  湖南省内产业经济特点为内生型,外向度偏低,区域经济自身协调发展就尤为重要了。建议错位发展我省各地市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例如,“湘西生态经济带”可倾向于设置旅游及服务管理类型的专业,而“湘东经济走廊”地域经济相对发达,应考虑选择发展与地区产业吻合度高的专业。
  (二)办学机制影响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成效
  可建立有效与就业市场相适应的“双证书”互通、弹性学分制、学分互认等制度办法,而不是单一地实行学年制。职业教育的系统性改革可从系统论的视角,改革办学机制和教学制度的刚性约束力。建议教育部门与劳动部门通力合作,共同谋划,并联名向更高一级管理机构递交倾向性报告,以利于职业教育供给侧结合改革管理机构的诞生。
  建议将属于国民教育系列范畴内的技师学院、技工学校统筹纳入职业院校统筹管理,职业教育不能建成断裂的教育,应依据市场的需求来完善。   (三)恢复原有的行业型办学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职业教育是以行业主办为主,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能为指导和管理教育教学工作。而在当下,行业、教育行政部门在具体办学中承担的责任不清晰,还有许多的行业主管的高职院校脱离所在行业,完全归属到教育厅管理,虽然在教育教学招生等方面获得了许多优势,但丧失了行业优势。因此,有必要从设计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企业、院校主管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在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中各自应该承担的责、权、利,规范行业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办学行为。
  (四)建议企业缴纳区域内教育附加费
  缴纳区域内教育附加费的企业可以享受相关税负优惠政策,或者返还企业缴纳比例。试点探索将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办学成本列入国有资产、不纳入企业职工工资与奖金的绩效的可操作性。同时建议职业院校在保证政府原有拨款的前提下,鼓励职业院校多渠道、多途径拓宽办学资金。
  (五)调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
  市场导向下的劳动力需求后学历时代,我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制必须及时做出调整,扎实推进发展学历教育的同时,增强岗位技能培训、职工继续教育以及开设拓展性高端研修培训班,积极参与地区产业经济建设,主动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全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探索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培训师互通机制,提高信息化及应用能力水平,以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适应市场需要的新型职业人才。
  (六)建议明确行业协会的责任,提升其社会地位
  比如制定行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行政法规;制定并执行行规行约和各类标准,协调本行业企业之间的经营行为等;建议培训机构向职业教育集团方向发展。
  职业教育人才培養体制的供给侧结构是一个巨大的、系统的研究工程,本文所提出的措施未能尽善尽美,且还处于假设层面,建议更多学者斧正并拓深研究,进一步夯实我国职教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李培林,陈光金,张翼.社会蓝皮书: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黄芳.湖南省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水平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3).
  [3]董存田.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的学业管理制度创新[J].职教论坛,2013(33):13-17.
  [4]李锋亮.作为“筛子”的高等教育[J].麦可思研究,2011(11):8-10.
  [5]關晶,石伟平.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2(7):5-9.
  [6]刘洪一.供给侧改革:高职教育如何入手[N].光明日报,2016-01-26.
  [7]曹杰旺.地方师范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12):62-63.
  [8]熊花,黄弘.产业转型升级视角下江西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讨[J].职教论坛,2016(10):65-69.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能充分展现师生风采、展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通过调整专业定位、推动校企合作、融合赛教体系,将技能大赛贯穿于日常教学,有助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 键 词] 高职;技能竞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3-0005-01  高職院校学生需通过学校选拔,并在市级和省级竞赛中力压
[摘 要] 高等職业学校培养的人才不同于其他院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在高职学校的教学实践中能够实现文化育人和技能培养的结合。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既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又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能够胜任日后的工作,因此文化教育与技能培养相结合是我国高职学校发展的趋势。就高职学校文化育人和技能人才培养的结合途径进行了阐述。  [关 键 词] 高职学校;文化育人;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
作为多民族和多语言地区,凉山地区自身的民族教育质量处于较低水平.对此,只有提升凉山少数民族的双语教育水平,才能够培养优秀的人才,从而更好的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