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来源 :新时代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之一。学生的课外阅读既能巩固和扩大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加强课外阅读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比课内阅读更重要。我们常常发现,一些同学知识面广,理解能力强,思维活跃,正是因为他们具有较好的阅读条件和课外阅读习惯,充实了课余生活,使自己在同学中出类拔萃。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的课外阅读总量应100万字以上。而要完成这样一项巨大的任务,光靠指令性地去完成是很难实现的。只有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激发其阅读兴趣,才能化被动的任务性阅读为学生自主的阅读行为,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认为做到以下几点是十分重要的。
  1.听老师大声读
  国内外诸多实践表明:阅读从倾听开始,孩子最初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来源于倾听。孩子用倾听的方式开始最初的心灵阅读,构筑了自己精神的芳草地。其实在视听媒体已经普及的今天几乎所有的孩子仍然酷爱听故事。听故事几乎是每一代孩子共同的享受和心灵慰籍。用耳朵倾听故事给孩子的是最畅快的阅读享受,他没有家长逼迫的痛苦,也没有生字的羁绊,纯粹是处于一种放松的愉悦状态中,所以最吸引他们。听老师大声读往往用在识字不多的一二年级学生身上,要想让学生完成新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这一目标,首先解决了书源问题。目前大部分的家庭藏书还是非常有限的。特别是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家庭,为孩子购书更加困难。大声读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孩子读书难的问题。其次小学生还不具备挑选图书的能力,老师帮助孩子们挑选适宜的图书防止学生读书的盲目性,保证读书的质量。由于教师读的书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内容丰富,充满童趣,在加上老师抑扬顿挫,绘声绘色的朗读每次都能使孩子体会到读书的乐趣。他们会觉得一本好书会有这么大的魅力,读书是这么有趣的事,渐渐地他们会觉得只听老师读是不过瘾的,自己得找本书读。
  2.给孩子最好的书
  所谓最好的书是指在特定的成长阶段最适宜阅读的优秀读物。读书也是要讲究“营养”的。我们要把色香味俱佳的、能打动孩子心灵的书引入到孩子们的生活中来。一个人童年没有读到适宜的优秀读物,后来生命里很多东西是不一样的。从小面对零乱荒芜的杂草、面对臭烘烘的垃圾堆和孩子们从小目睹美丽的鲜花目睹碧绿的草地是一样的吗?它们在孩子们心灵中引起的感受一个是蛮荒的,一个是美丽温柔的。好书的意义其实就在这里。对于孩子们来说什么是最好的书呢?著名儿童作家梅子涵说:“有一个事实我们应当知道,在一些儿童文学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走进书店的儿童图书区,扑面而来的一定是大量的绘本。绘本是最适合低年级孩子阅读的。对于培养阅读兴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除了绘本以外还有其他许多适合孩子的图书,这需要教师和家长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3.给孩子专门的阅读时间
  所谓专门的阅读时间,是指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进行自由阅读的时间。因为只有进行自由的阅读,学生才可能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视书为朋友。也许有朋友会认为,语文课不是很好的阅读时间吗?不错,语文课确实是很好的阅读时间,但语文课更多的是语文老师指导学生阅读的时间,因此它不能排除语文老师手舞足蹈的表演、锦心绣口的展示,更何况语文老师还要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如果我们期望语文老师能让学生在语文课上自由阅读,显然是不切实际的。不是笔者思想保守,实在是笔者就是一名语文老师,不仅深知语文老师的心理,而且还深知语文教学检测的现状,因此即使想唱些高调,也是言不由衷。笔者认为,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必须要有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而这个时间,应该由学校统一调配。笔者所在的学校就充分考虑了这个问题,在排课的时候,每周排一节阅读课。而这节阅读课,就是学生自由阅读的天堂。同时要切实减轻学生课后作业负担,让学生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课余时间,从而有功夫去阅读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籍。
  4.说出你喜欢的故事
  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而孩子们这种表现欲望更为强烈。有哲人云:“一个人无论看到怎样的美景奇观,如果没有机会向其他人讲述,他就决不会感到快乐,人终究是离不开同类的。一个无人分享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而一个无人分担的痛苦是最可怕的痛苦。”当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和知识积累后向别人讲述自己的奇特见闻时,会引起其他同学的惊羡的目光,引来伙伴的啧啧称赞,而这时的孩子会非常有成就感。这就将成为他讲述的动力,为了更多获得同伴的或其他听众的赞赏,他会想方设法地去猎奇,从书本上寻找更多更新颖的故事。而此时的家长和老师也应该是他忠实的听众,而且还要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和鼓励。对孩子们在日常说话和写作中的闪光点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同时可以要求孩子说出所讲内容的出处,这对其他孩子有着十分积极的导向作用。
  5.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可见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古时候有孟母三迁之说,今日强调校风校纪,成语中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谚中有“江浙出才子,燕赵多壮士”,所要表明的无非也是这个意思。良好的阅读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首先我们要给孩子可以选择的图书。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室的有利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到图书室借阅,当孩子们看到满目的图书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孩子们对阅读对象的选择是不确定的,模糊的。教师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如果图书室的开放不方便可以组织学生组建自己的班级图书角。每人配备两本或两本以上的课外书籍,编写好号码,归置于班级图书角实行专人管理。这样让学生捧出两本书你就拥有全班一百多本书。同时这项举措也能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集体主义观念,易于形成团结、互助、乐学、上进的良好的班风。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途径还有很多,这只是笔者的一点不成熟的体会。我们只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习惯,适时鼓励,激发其阅读兴趣,总会有所收获的。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追求的目标。
其他文献
【摘要】想象作文是给小学生一双思想的慧眼和一把通向未来的金钥匙。思想创造世界,绝妙的创意来源于伟大的思想。追溯科学发展的每一步,每一次成果,无不闪耀着科学思想的光辉。面对这“分新妙异”的世界,时代给了我们什么启示?教育应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国家已把“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最好的回答。这既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因而,在小学生作文教学
期刊
名著是数千年文化的积淀,名著阅读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对中学生来说,阅读是语文学习中基础的基础,关键的关键,他们的知识面通过阅读来拓宽,他们的思维不够活跃,通过阅读来促进;他们的语感通过阅读来培养,“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只有一定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唯有博览群书,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受益。那么,如何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呢?  1.引导学生,制定规划,走近名著  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阅读是
期刊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把阅读教学当作重中之重,把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重点是阅读能力)作为最终目的。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也要看重学生阅读理解的方法和技能的培养,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通过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不同的测试目的,不同的测试类型的解题技巧的指导,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纵观近几年高考的阅读理解,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测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期刊
不知何时,学校那些思想行为、学习成绩、智力发展等方面低于合格水平的学生被冠以后进生的名字。提起后进生,几乎所有老师都会感到头疼。他们虽然成绩不好,但是能量较大,不仅影响班级的整体成绩,甚至影响老师的正常教学。但是后进生也是学生,他们也是人,应该享受正常学生同等的待遇,我们不能放弃他们。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怎样转化他们呢?笔者认为,了解后进生的特点,剖析他们后进的根本原因对转化他们尤为重要。  1.
期刊
作文——“学生怕写,老师难教”已成为了通病。当初,我从教初中语文教学,每一次作文,学生不是东拼西凑就是到处乱抄,即使是自己写出来的也是空洞无物或者是缺乏真情实感的。新课程倡导的是真情性、真表达,再现原生态的写作风格,也就是提倡学生“以我手写我心”,让作文真正走出考场的牢笼,走进生活,再现本真的自我。那如何让学生做到“用我手写我心”呢?下面是我几点粗浅的看法。  1.培养学生说真话、吐真言的习惯  
期刊
人类已经进入飞速发展的时代,教师面临严峻的挑战。要么淘汰要么顺应时代潮流迎韧  而上。作为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基本素质。当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从小就具有创新意识,教师是学生效仿的榜样。教师的言行直接影  影学生健康成长。教师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学生的历史责任。那么就要吸收先进的科研成果和课改信息,不断自我完善。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学生反馈,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
期刊
技工学校学生大多是十六、七岁的青少年,从生理到心理正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又由于他们自身特点,他们的思想复杂。十六、七岁的年龄应该是充满激情与幻想的,而更多的学生是生活在一种得过且过的盲目中,没有什么憧憬,没有为之心动、值得付出的目标。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技工学校里,有那么多学生看起来总是无精打采,表情麻木、疲倦,上课昏昏欲睡,下课无所事事,许多学生对国家、本地区、甚至学校的事都不太关心,对学习没兴趣,
期刊
【摘要】英语写作是英语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中难以掌握的一种技能,中学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写作训练时间少,写作训练不能持之以恒,缺乏系统的写作技巧的指导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该在语言学及外语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应用科学的教学培养手段,从语言和写作知识的“输入”以及写作能力训练,同时在教学中学习英文写作的各种体裁,重视写作技巧的培养,丰富英语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期刊
【摘要】主要分析高考政治经济生活措施类主观题试题的特点,回答解题思路与技巧,帮助学生从容应对高考,获得高分。  (1)抓住主体。如:国家、企业、消费者、个人等。  (2)解答这类题目时采用定点法:①从课本知识中找方法;②从材料中找方法;③从当前时政热点和党、国家重大政策中找方法。  (3)常用的行为主体的经济措施整理。  (4)注意事项:书写工整又讲究速度,做到好中求快。  【关键词】高考经济生活
期刊
【摘要】在阅读教学中,“问题引领,探究教学”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但是其弊端是课堂上问题像连珠炮,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回答问题的过程。此类课堂,学生学习被动,语文课堂实效甚微。鉴于此情,我在教学中尝试着探索出一条新路:用一个最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统领全篇,引导学生去探究。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量、直接、积极、主动、自觉地接触了文本,在语文实践中掌握了一些运用语文的规律。以关键问题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