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建设和谐校园的关系

来源 :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15257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建设和谐校园的关系之间具有共同的一致性,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现实需要,建设和谐校园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校园;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28-02
  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和谐校园是指校园内部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发展状态。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这就要求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谐校园建设的全过程,二者的建设之间具有共同的一致性。
  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校园的现实需要
  我国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实现这一根本任务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与命运,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随着政治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思想文化领域正处在多元思想的交融碰撞中,人们的观念不断更新,思想不断解放,导致传统道德体系逐渐瓦解,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判别上模糊不清,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价值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力趋于弱化,甚至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发生动摇。高校的这种状况表明,要建立和谐校园,必须在价值观上构建一个健康向上的核心价值体系,以这一体系为核心,引导广大师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找到正确的方向。在建设和谐校园的过程中,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也就把握住了和谐校园建设的正确方向。必须充分明确“建设什么样的和谐校园”,“怎样建设和谐校园”等和谐校园建设的重点问题,要求高校必须深入研究和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和谐校园建设,使其为每一名大学生所接受和掌握,并自觉遵守和奉行,通过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社会实践,对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产生广泛的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带来了强大的动力,同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来建设和谐校园从而也成为建设和谐校园的现实需要。
  二、建设和谐校园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和谐校园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和谐校园的建设过程中也要求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思想,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和谐校园的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失去根本。要在和谐校园建设中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终要体现在实践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高等学校以培养人才为己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把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要求必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牢固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理想信念教育。同时,要求高校必须加强师德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树立远大理想,具备世界眼光和时代精神,从而言传身教影响和带动学生成长,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该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不断丰富工作手段,创新工作载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机制。
  (二)优化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既是学校师生员工在从事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方式和活动结果的总和,又对高校广大师生员工从事教育和教学等活动发挥着引领和导向的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价值观念的和谐校园文化建设,实际上也就对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为什么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构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思想基础和基本的价值理念,努力营造高校青年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建构高校青年学生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创建高校和谐的校园文化奠定坚实而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和文化价值基础。
  (三)促进和谐校园制度创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要加强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方向;又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高效有力的运行机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和谐校园制度的创新,建立高效有力的运行机制。一是要建立“抓好基层、落实责任、凝聚人心、合力推进、共促和谐”和履责究责机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二是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奖优罚劣,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三是把政策导向和价值导向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创建公平有序、协调发展的制度平台。
  三、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引领和谐校园的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学校思想教育的主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人们思想观念,要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和谐校园建设全过程,明确“建设什么(上接第28页)样的和谐校园”、“怎样建设和谐校园”的宗旨,要求将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宗旨,转化为高校建设目标的价值判断标准上来,用以规范、指导人们建设和谐校园的行为,并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首先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的指导思想,整合和引领多样的思想文化,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自觉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路,为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安定型校园建设指明方向,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其次,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将促使大学生自觉地把个人的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统一起来,要求加强培育大学生的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鼓励他们特别在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能够积极钻研创新。最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荣辱观思想的教育使大学生全面确立荣辱观的道德思想,能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了和谐校园建设,并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指明了社会主义方向,凝聚了社会主义力量,发展了社会主义文化,构筑了社会主义道德。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和谐校园的建设
  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应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纳入国民教育的培养目标和教学体系,认真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三进”工作,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教师、学生头脑,全面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观念,不光要从思想道德观念上来贯彻,更要从实践行为规范上来贯彻。作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在课程的设置上和教材的编写上,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来布局,并结合多种形式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育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从而达到入耳、人脑、入心的目标,同时还应加强开展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开展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教育,从多角度多途径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确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同时,建设和谐校园关键在高校各级党组织。高校各级党组织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领导者、组织者和实践者,成为推动和谐校园建设的主导力量。党员应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以党内和谐促进校园和谐,不断推动和谐校园建设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向信.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出版社,2006,(12).
  \[2\]张书明,于春明.高校和谐校园理论与实践\[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8).
  \[3\]张苏峰.试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8.
  \[4\]徐鼎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构建和谐校园\[J\].理论与实践理论月刊,2008,(6).
  \[5\]李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谐校园建设\[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9).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在探讨幼儿学英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的前提下提出在幼儿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活动,使他们在创设的宽松语言环境中学好英语,促进其整个身心的发展。  关键词:教学法;幼儿英语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84—02  一、引言  学前教育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教育的重头戏,而幼儿英语教育是新时期全球化
期刊
摘要:认为语言损耗是语言学习的逆过程,普遍存在于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该文作者简述了语言损耗理论及其对应的相关假设并结合工作实践经验,针对明显影响国内大学生英语损耗现象的部分因素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对大学英语教学及其改革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语言损耗;大学英语;教学;影响因素;提高  中图分类号:H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90—02  我国大
期刊
摘 要:德育情境教学模拟实验除了具有实验教学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因其独特的内容和形式而衍生出一系列新特点,主要是:在感知方式上具有情感性,在主客体关系上具有主体性,在价值诉求上具有多元性,在现实层面具有超越性,在参与过程上具有趣味性。  关键词:德育;模拟实验;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07-02  德育情境教育模拟实验是按
期刊
摘要:《绝望主妇》是ABC广播公司出品的一部人气很高的情景家庭剧,讲述了五位住在美景镇紫藤郡的中产阶级家庭主妇的生活。本文尝试利用韩礼德语法隐喻系统中的概念语法隐喻理论分析该剧中的语言运用如何帮助营造了各种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概念隐喻的巧妙运用有助于推动情节发展、展现人物内心微妙情感,增加了故事的可看性。  关键词:绝望主妇;对白分析;语法隐喻;概念隐喻  中图分类号:H31
期刊
摘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文化以及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都有重要的论述。提高文化软实力是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推动经济发展和整个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支撑。民族素质的提高也有赖于文化软实力建设。因此,我们要通过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传播能力,不断扩大我国文化的影响力等一
期刊
摘要:本研究对北京市两个区的教师进行了关于有效教学概念的问卷调查(N=422)。结显示:不同类型学校(普通校和示范校)和不同学科以及不同课型方面,教师在对有效教学特征的理解方面,并没有显著差异。依据上述调查数据,本研究形成了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框架,以完善当前的课堂有效教学评价标准框架。  关键词:有效教学;评价标准;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
期刊
摘要:伴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逐年扩大,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步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提升大学生自身就业能力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本文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出发,延伸至就业能力的构成,以青岛科技大学为实例,提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举措,以期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就业能力;举措;服务;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医学院校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一步完善医学院校的资助体系,尽最大效能发挥资助作用,提出了一些思考,从而对进一步加强医学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促进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医学院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31-02  我国的高校大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在信息化管理的内容和应用日趋深刻、广泛。当前一些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管理理念落后、信息资源分散、机构设置臃肿和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等问题,高校应该更新管理理念,整合、集成信息资源,进行机构改革和人员培训,进一步推动信息化管理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理念;机构的调整;教育环境的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期刊
摘要:以高职高专应用英语专业学生就业调查为基础,提出满足学生需求的高职高专应用英语专业金字塔式课程设置。该课程设置模式,即符合“厚基础,宽口径,多元化”的原则,又具有“模块式”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在课程的纵向、横向衔接上,从易到难,联系紧密,核心课程知识连贯,融会贯通,形成一种“拾级而上”的人才培养系统,使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最终的求学目标。  关键词:高职高专;应用英语;课程
期刊